临摹唐楷时间久了会感觉拘谨怎么办?换成智永的《千字文》试试

零起点学习书法一般从楷书学起,学习楷书又多从临习唐楷开始。中国楷书四大家中,赵孟頫的字因为本身就带有明显的行楷笔意,还好一些,而唐楷大家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字则因为法度森严、结构和笔法都过于严谨刻板,临习时间久了就会感觉拘谨,笔法上放不开,尤其是从楷书向行书过渡就很难出帖。

临摹唐楷时间久了会感觉拘谨怎么办?换成智永的《千字文》试试

初学书法多从唐楷开始

那么,遇到上述情况应该怎样继续学习呢?我的建议是:换成智永的《真书千字文》,然后结合唐楷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特殊效果。

临习唐楷为什么会越写越拘谨?

中国书法各种书体中,楷书同草书是出现最晚的书体。但现代人零基础学习书法最好从楷书学起,这是因为楷书具有笔画横平竖直,规范整齐的特点,而且书写时注重笔画的起、行、收完整过程,书写速度相对缓慢,便于初学者学习和掌握。而对于刚刚识字的儿童初学者,因为楷书字体同教课书上的印刷体一致,还便于孩子认识汉字,提高书法学习的兴趣。

中国楷书最顶峰的发展时期是唐朝,唐楷也就成为楷书最典型的代表,而其中最优秀的唐楷书法家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虞世南等,他们的楷书虽然风格各异,但共同的特点却是:

  • 法度森严:笔法讲究中锋行笔,少用侧锋,绝对禁止偏锋。起笔多藏锋,收笔要护尾。而且笔笔到位,绝对不能出现草率和荒浮;
  • 结构规范:单字结体以长方或正方为主,横平竖直,笔画排列整齐,穿插有序,疏密得当,重心平稳,绝对不能出现夸张变形;
  • 章法均匀:唐楷的特点是章法布局尽管单字依字定型,大小各异,但横成列、竖有行,排列组合整齐划一,绝对不能越界和扭曲。
临摹唐楷时间久了会感觉拘谨怎么办?换成智永的《千字文》试试

唐楷部分代表碑帖

由于唐楷的上述特征,长期临习唐楷碑帖就会养成规规矩矩的书写习惯,笔法上就会放不开,写出的字就会感觉拘谨而死板。这也是很多现代书家崇尚行草,而贬抑楷书的重要原因。所以,很多有经验而负责任的书法老师都建议学生临习一段时间的唐楷并且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就同时教授他们学习行楷书,目的就是纠正唐楷书法的上述弊端。我在头条号上也经常回答一些初学书法的朋友提出的相关问题,多建议他们在练习唐楷的基础上同时临习智永的《真书千字文》。

有必要先简述智永其人和《千字文》其文

先说智永——

智永是南北朝时期著名书法家,同怀仁、怀素一样也是一位出家人,被称为“永禅师”。智永出身书法世家,是王羲之第七代嫡孙。出家后闭门研习王羲之《兰亭序》达二十年之久,光用废了的笔头就积攒了一大筐,后来他就专门将这些的笔头埋葬,成就了书法文化史上有名的“退笔塚”典故。后来,他专门书写周兴嗣集王羲之字而成的《千字文》给当地老百姓习字用,目的也是为了推广王羲之的书法。据说他一共抄写了800多本,但目前留存于世的墨迹只有一本了,遗憾的是这个版本还在日本人手里,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这个存本的印刷本了。

智永当时临写的《兰亭序》应该是王羲之的真迹,他手写的《千字文》也应该是原始本,所以,他现在留存于世的《千字文》版本应该是最接近原版。我们现在学习王羲之的书法没法见到墨迹本,而学习智永的书法可以最接近王羲之笔法真谛。

再说《千字文》——

《千字文》是由梁武帝时期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据说,梁武帝也是王羲之的忠实粉丝,同唐太宗李世民一样喜欢《兰亭序》,但他比王羲之好的地方在于没有将《兰亭序》带进坟墓,这才使得褚遂良等唐代大书法家有机会临摹真迹。为了让他的子孙更好地学习王羲之书法,他命人将王羲之书法碑上拓印下1000个互不重复的单字,然后交给周兴嗣,令其编撰成有内容、有韵律、上下连贯的文章,以更好地让他的皇子皇孙们学习和记忆。

没想到这个周兴嗣却真下起了狠功夫,他不仅将这一千个互不关联的单字连缀成文,而且还是一篇韵文,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这篇文章将中国历史上梁以前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典故贯穿在一起,四言一句,朗朗上口,文理兼具。临习智永书写的《千字文》不仅可以学习书法,能学习中国历史文化,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所以,

我一直主张初学书法的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兼学这篇《千字文》目的也在于此。

历代书法名家多有书写《千字文》者,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欧阳询的行书版本、赵孟頫的真草对照本和智永的真草对照本,现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也有楷书、行书对照版本,其中,我认为以智永禅师的版本最佳。

临摹唐楷时间久了会感觉拘谨怎么办?换成智永的《千字文》试试

智永《真书千字文》局部

为什么临习智永真书《千字文》能够克化唐楷的拘谨?

克服唐楷拘谨死板的书写笔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其基础上同时练习行书或行楷书。而智永的《真书千字文》虽然被归类为楷书行列,但在笔法和结构上却分明带有行楷书的韵味,也可以称之为“动感楷书”。

智永是南北朝时期人,介于魏晋与唐朝之间,又因为其书法传承于王羲之,在晋楷和唐楷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智永《真书千字文》(以下简称为智楷)同唐楷相比,在笔法、结构和章法上主要区别在于:

(一)在笔法上

唐楷严格讲究起笔藏锋、行笔提按和收笔护尾,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的楷书作品都是这样的要求。而智楷则具有以下不同的特征:

1、起笔多露锋入纸。除非一些作为主笔的长横、长竖笔画起笔使用切笔以外,大多数笔画的起笔采用露锋入纸,往往带有明显的尖角;

临摹唐楷时间久了会感觉拘谨怎么办?换成智永的《千字文》试试

智楷与唐楷在起笔上的不同

2、入纸前凌空取势。这是智楷最大的一个笔法特征,即毛笔的尖锋在入纸前,先在空中划虚线,所以,毛笔入纸后能够看到明显的尖锋痕迹,这是所有唐楷所不具有的特征;

临摹唐楷时间久了会感觉拘谨怎么办?换成智永的《千字文》试试

智楷典型笔法:凌空取势

3、长笔画讲究提按。智楷同唐楷讲究提按不尽相同,唐楷的长笔画提按顺序是“按——提——按”,两个动作的时间长度大致相同,而智楷则是“按——提、按”、或者“按、提——按,两个过渡段不等距;

临摹唐楷时间久了会感觉拘谨怎么办?换成智永的《千字文》试试

智楷里的提按

(二)在结构上

唐楷结字中宫收紧,字形以长方或正方为主,笔画排列等距匀称。智楷虽然总体上还是恪守这些基本原则,但却不再那么刻板拘泥,而是在一些字的处理上进行灵活变通。

1、因字立形,大小随意。这个特征在唐楷碑帖中也有表现,但却尽量将小体型的字向大处写,将大体型的字往小处压。而智楷则不再作字形上的调整,一任大小字随形而定,率性自然,却增加了不少章法上的意趣。

临摹唐楷时间久了会感觉拘谨怎么办?换成智永的《千字文》试试

智楷字形随形而定

2、笔画排列,上紧下松。智楷在笔画排列和重心安排上坚持疏密均匀和中宫收紧的原则,所以,整体上同唐楷严谨内敛的风格是一致的。但智楷不同于唐之处在于,智楷笔画排列上紧下松,重心偏上,下部笔画往往写的比较粗重,看起来就很稳定、很有质感。

临摹唐楷时间久了会感觉拘谨怎么办?换成智永的《千字文》试试

智楷字形结构

3、章法布局,多姿多彩。唐楷碑帖因为字形大小均衡,排列整齐划一,而限制了章法布局的灵活性,这也是唐楷倍受现代流行书风诟病的主要原因。智楷因为书写时间大大早于唐楷,所以就没有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反而更加灵活多姿,意趣盎然。一是字型大小随形。前边已经说过,不再赘述了;二是笔画前后呼应。不论是单字前后笔画之间,还是上下相邻字之间,智楷不同于唐楷基本不连贯的用笔方式,而是前后呼应,笔画连贯,气息贯通,有的笔画或字与字之间甚至出现行楷书里的牵丝引带,看起来就顺畅灵动,韵味无穷;三是用笔方圆结合。唐楷书法多用方笔,表现的棱角分明,中规中矩,而智楷则灵活的多,用笔方圆相济,变化多样,这也是克服唐楷拘谨死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临摹唐楷时间久了会感觉拘谨怎么办?换成智永的《千字文》试试

智楷的章法表现

结语:给初学书法朋友的三点建议

  • 初学书法,尤其是零基础学习书法最好从唐楷开始学习,无论是学习欧阳询,还是颜真卿、柳公权,一定要扎扎实实地认真临帖。根据我个人的学习经验,这个过程至少要达到一年以上;
  • 临习唐楷碑帖一年以后,开始临习智永的《真书千字文》,其间可以同时临习以前学习的唐楷,也可以暂时放下,单独临习智楷。我感觉,这个过程至少要达到半年以上;
  • 临习半年以上智楷之后,再回头临习原来的唐楷,一定会有不同的感悟,对以前的笔法、结构和章法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时,如果升级学习行楷书一定会很容易出帖,水到渠成。
临摹唐楷时间久了会感觉拘谨怎么办?换成智永的《千字文》试试

方圆居主人临习智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