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 科技日報記者 唐婷


在眾多網友的圍觀下,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了!假期雲考古的你,猜對了幾個?


好奇答案的不只是普通網友,專業考古人也對結果充滿期待。“五一”假期裡,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員彭小軍看直播的同時,也排出了他心目中的“十大”。


“往年我最好的戰績是猜對6個,今年是8個。”彭小軍笑道。在他看來,能入圍終評,說明項目的學術意義都很重要,而最終入選“考古十大”,無疑是許多考古人的念想。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答案吧!


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項目為:


  • 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 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
  • 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
  • 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
  • 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
  • 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
  • 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
  • 新疆奇台石城子遺址
  • 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
  • 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


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發現距今10-1.5萬年間豐富遺存


2017年以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單位聯合在漢中盆地開展了洞穴專項調查,在南鄭區梁山鎮南寨村附近新發現了疥疙洞遺址。由於遺址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對其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疥疙洞遺址近景


據介紹,該遺址是中國舊石器時代遺址中罕見的、保留了距今10-1.5萬年間人類化石和豐富文化遺存的洞穴遺址。地層堆積基本連續,層位關係清楚,出土遺物性質明確。


中國早期現代人化石的地點中包含文化遺物者極少,疥疙洞遺址不僅出土有距今3萬年左右的現代人化石,還發現有豐富的、共生關係清晰的小石片工業系統的石器。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疥疙洞遺址第一期石製品


專家點評認為,該遺址的考古研究工作,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境內距今10-5萬年間的關鍵考古資料,同時,為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早期現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證據。


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

中國玉文化的曙光


小南山遺址位於黑龍江省饒河縣烏蘇里江左岸,總面積40餘萬平方米。該遺址發現於1958年,曾做過小規模考古工作。2015-2017年和2019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饒河縣文物管理所進行了連續發掘。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2019年出土的小玉墜


據介紹,近幾年在小南山遺址發掘出土玉器120餘件,加上以往發現總數超過200件。種類包括玉玦、環、管、珠、扁珠、璧飾、錛形墜飾和玉斧等,對其後的東亞玉器文化產生巨大影響。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2017年出土的玉環


專家點評認為,小南山遺址的考古工作,將中國玉器的起源追溯到距今9000年上下的時代。從玉器類型和製作工藝來看,該遺址的玉器跟後續其他文化中發現的玉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

或具備早期“宮城”性質


石峁城址位於陝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鎮,城內面積逾400萬平方米,以“皇城臺”為中心,內、外城以石砌城垣為周界向內拱衛,氣勢恢宏。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皇城臺考古工作區域


皇城臺位於城址中部偏西,為一處四圍包砌石砌護牆的高阜臺地。2016年皇城臺考古工作啟動,發掘地點分別位於東護牆北段上部、門址及臺頂大型夯土高臺建築基址。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東護牆北段上部棄置堆積內出土口簧


據介紹,發掘之前,東護牆北段上部區域主要被來自皇城臺頂部的棄置堆積覆壓,棄置堆積內出土了數以萬計的各類標本。其中包括20餘件骨制口簧,形制完整、共存器物豐富,是世界範圍內年代最早的口簧實物。


專家認為,連續數年的系統考古工作表明,作為石峁城址的核心區域,皇城臺或已具備了早期“宮城”性質,是目前東亞地區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早期宮城建築遺址,展現了黃土高原上一處神秘王國都邑的極致輝煌。


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

古代城市規劃的原初印記


平糧臺城址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大連鄉大朱莊村,是中國最早確認的新石器時代城址之一。


2014至201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城址進行了系統勘探、調查與發掘。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南城門附近排水設施


六年來的考古工作,進一步揭露和確證了平糧臺龍山城址的正方形形狀與對稱城門結構;發掘並復原了城內的“中軸線”佈局、完備的排水系統。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龍山時期玉冠飾殘片


專家點評認為,平糧臺城址方正規整、中軸對稱的特點,可以視作中國古代城市規劃思想的源頭。該遺址發現的陶水管排水系統也為研究早期城市的水資源管理提供了材料。


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

夏商王朝規模化冶銅作坊


西吳壁遺址位於山西省絳縣古絳鎮西吳壁村南,包含仰韶、龍山、二里頭、二里崗及其後多個歷史時期遺存。


勘探發現,冶銅遺存集中分佈區存在內、外兩重環壕,壕內面積分別為1.2萬和6萬平方米,局部探溝解剖顯示其形成年代很可能在二里頭到二里崗期之間。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西吳壁遺址出土的冶銅工具


據介紹,西吳壁遺址夏商時期面積較大,應具有中心聚落的性質。發掘出土的種類豐富的遺蹟和遺物共同構成了冶銅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為進一步復原早期冶銅工業的技術、生產方式、生產場景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二里頭灰坑中出土的銅礦石


專家認為,該遺址呈現出一種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的冶銅作坊形態,為深入探索早期冶銅手工業技術及生產方式,乃至探索夏商王朝的崛起與控制、開發、利用銅這種戰略資源之間的關係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

回望數千年前古人採玉場景


近年來,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多家單位持續續開展了“河西走廊早期玉礦遺址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項目,先後發現了馬鬃山徑保爾草場、寒窯子草場和旱峽玉礦遺址。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


旱峽玉礦遺址位於敦煌市東南三危山後山。該遺址早期為西城驛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存,碳十四測年為距今4000至3700年,晚期為騸馬文化遺存,年代早於徑保爾草場玉礦騸馬文化遺存。


據介紹,旱峽玉礦等遺址直觀呈現了自西城驛文化、齊家文化時期至騸馬文化晚期、西漢早期這近2000年間甘肅西部地區透閃石玉料開採、利用的景象。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旱峽玉礦遺址出土山料


一系列的證據表明,甘肅地區的透閃石玉料很早就進入到甘肅以東及周邊區域,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發揮了獨特作用。


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

填補春秋中期曾國考古缺環


棗樹林墓地位於湖北省隨州市東城辦事處文峰社區。2018年3月,棗樹林聯合考古隊對墓地已勘探的86座春秋曾國墓葬進行發掘。


該墓地按曾侯及其夫人墓、高等級貴族墓和低等級貴族墓可分為5座“甲”字形大墓、19座中型墓、62座小型墓,墓葬均為東西向。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曾夫人漁墓出土銅鬲


其中,5座“甲”字形大墓分三組由北及南排列,三組大墓墓主分別為曾公求及夫人漁、曾侯寶及夫人羋加、曾侯得。每組北部為夫人墓,曾侯墓居中,南部東西兩側分別葬有馬坑和車坑,中、小型墓葬分佈在大墓外圍。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曾公求墓出土編鐘組合


據介紹,棗樹林墓地發掘的三組侯墓是經過科學考古發掘、棺槨結構和器物組合等保存很好的春秋中期諸侯級墓葬,填補了史書記載中不見春秋中期曾侯的空白,對完善曾國世系及研究春秋中期諸侯墓葬提供了翔實的資料。


新疆奇台石城子遺址

基本確定為“疏勒城”舊址


石城子遺址位於奇臺縣,地處天山山脈北麓山前丘陵地帶。2014~2019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石城子遺址進行了系統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遺址全景


考古人員調查勘探發現,石城子遺址由城址、手工業作坊和墓地等三部分構成。城址位於遺址東部一座突出的山嘴上,依山形水勢而建,北、西面築牆,東、南以深澗為屏障,地形險峻,易守難攻。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西北角樓及城牆


專家點評認為,石城子遺址是迄今為止新疆地區發現的唯一一處年代準確可靠、形制基本完整、文化特徵鮮明的漢代古遺址。參照文獻記載,基本確定石城子遺址即為東漢耿恭駐守的“疏勒城”舊址。


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

墓葬暗格中發現鎏金王冠


泉溝墓地位於青海省烏蘭縣希裡溝鎮河東村泉溝周邊的山谷地帶,屬青海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


一號墓葬建於一座獨立山丘的斜坡之上。2018年9月-2019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聯合對該墓葬進行了發掘。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前室東壁儀衛圖


據介紹,青海烏蘭泉溝一號墓發現罕見的繪製精美的壁畫,裝飾形式和繪畫技法帶有濃郁的中原風格,內容則兼具青藏高原遊牧民族特色,對探討漢藏文化融合進程和絲綢之路沿線各民族交往交流狀況具有重大價值。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暗格木箱內的王冠和金盃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墓葬內發現設置有密封的暗格,這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考古史上,都十分鮮見。墓葬暗格中放有保存完好的鎏金王冠和鑲嵌綠松石金盃,據此推測墓主是唐吐蕃王室成員,為了解唐吐蕃在該地行政與軍事建制情況提供了線索。


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

見證古代“海絲之路”繁盛


“南海I號”沉船1987年發現於廣東省台山、陽江交界海域,國家先後組織開展過多次水下搜尋、物理探測、水下考古調查與發掘等工作。


據介紹,截止至2019年,共發掘文物近18萬件套,主要為瓷器、銅鐵器、金銀器、漆木器、錢幣等,其中瓷器約16萬件套。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白釉印花罐及內裝喇叭口瓶


船上碼放整齊的各類瓷器,幾乎囊括了當時南方主要窯口與瓷器種類,大部分產自江西、福建和浙江。一些器形較為特殊的外銷瓷器、濃郁異域風格的金飾品和剔犀、剔紅漆器值得考究。


揭榜!中國考古界“奧斯卡”來啦

韓四郎金葉子


此外,大量金、銀、銅幣的出現,顯示出宋代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已涉及到海外貿易體系當中,再現了南宋海洋活動的繁榮景象,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繁盛的歷史見證。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由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辦公室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