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第一常勝將軍狄青,為何總是戴著面具作戰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兩位將軍習慣戴著面具作戰,一個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皇族、蘭陵王高長恭,另一個是北宋名將狄青。高長恭因為長相太過俊美,為了維護統帥的威嚴形象,所以用面具遮住臉。而狄青恰恰相反,他是因為臉上有刺字,怕對手看輕自己,這才戴著銅面具衝鋒。

北宋第一常勝將軍狄青,為何總是戴著面具作戰

蘭陵王

狄青是汾州人,善於騎射、弓馬嫻熟,最初在騎御馬直(北宋禁軍騎兵部隊)當兵。宋仁宗寶元初年,西夏王李元昊起兵反叛。仁宗皇帝命令近衛軍赴前線作戰,狄青就此領命前往西夏抗敵。

當時宋朝守邊將領屢屢被西夏人打敗,士兵們也毫無鬥志。狄青到西夏前線後,經歷了大小二十五場戰鬥;每戰必身先士卒,曾經八次負箭傷。在西夏戰場的四年中,狄青先後攻破西夏金湯城、宥州,屠滅了六個部落,生擒五千七百餘人。因為戰功卓著,宋仁宗升任狄青為樞密副使(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

北宋第一常勝將軍狄青,為何總是戴著面具作戰

狄青

宋仁宗皇祐四年,廣源州(今越南廣淵縣)農民儂智高起兵反叛,叛軍很快攻陷邕州、圍困廣州,嶺南地區大為震動。宋朝派遣官軍前往鎮壓,也都是勞而無功。關鍵時刻,還是狄青主動請纓前往嶺南平叛。仁宗皇帝很是歡喜,任命狄青為宣徽南院使,命他帥兵平叛,並在垂拱殿設酒宴裡為他踐行。

狄青到前線後首先下令全軍休整十日,在叛軍鬆懈之時突然派奇兵攻陷戰略要地崑崙關,緊接著大敗叛軍。此戰宋軍斬首數千級,殺死叛軍首腦五十七人,生擒五百餘人。叛軍首領儂智高縱火夜遁,嶺南地區平定。

狄青回到京城後,宋仁宗升任狄青為樞密使(中央軍委總參謀長),並在京城賜予他豪宅。狄青每次出行,士兵們都指著他相互誇獎。狄青戰功彪炳、出將入相、手握大權,引起了朝廷裡文官集團的忌憚。此時,恰好有人告發狄青家裡的馬頭上長了角(意圖藉此誣衊他有不臣之心),請求將他貶出京城。仁宗皇帝心裡也頗為猜忌狄青,將狄青明升暗降,任命他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判陳州。

正值仕途得意的狄青驟然被貶,心中十分苦悶,第二年就因病去世。宋仁宗為狄青發喪,追贈他為中書令,諡號“武襄”。

史書記載,狄青做到樞密副使的高官時,臉上還留有刺字。宋仁宗曾經賜給他特效藥水,命他洗去臉上刺字。狄青卻說“我出身低微,正是因為陛下您的提拔才能得如此高位。我要留著面上的刺字,以此激勵三軍將士”。

那麼狄青臉上為什麼有刺字呢,這還得從唐末五代時期說起。唐末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後梁太祖朱溫的軍隊裡有很多逃兵。於是朱溫命人在士兵的臉上刺字,以防止士兵逃亡。北宋統一後,這個殘忍的傳統也隨之繼承了下來。

北宋第一常勝將軍狄青,為何總是戴著面具作戰

配軍面部刺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