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母親對於學校教育的反思——學校不應以成績論英雄

我作為一個一年級小學生的母親,同時我也是一個焦慮的母親。其實我自己也知道焦慮是會傳染給孩子的,但是無奈老師施加的壓力實在太大。

一個母親對於學校教育的反思——學校不應以成績論英雄

我兒子今年讀小學一年級,因為讀幼兒園的時候,孩子身體不是太好,所以經常請假,那時我對於學習這一塊也沒有太在意。當時我主要是覺得孩子那麼小,就讓他玩個高興吧,沒有必要什麼都拘著他。基本沒有系統的學過拼音和認字,導致現在認字量少,學習確實有點跟不上,所以老師可能也是著急了,打了幾次電話給我。

一個母親對於學校教育的反思——學校不應以成績論英雄

老師打第一次電話的時候,我還沒有什麼反應。因為我瞭解我兒子,他就是喜歡玩,上課也認真,課後的作業大部分都是可以完成的。其實在我看來,問題不大的,就是孩子基礎稍微弱一點,我又不要求他一定要考一百分,我主要是希望他能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在這個過程中,他能形成一個比較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我們父母就是要在這個過程中,能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加以引導,讓他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並堅持努力。

在我不經意的過程中,又過了大概兩個星期左右,老師又打來電話了。這次談話就比第一次更加的語重心長了。這次談話主要有三個個方面,第一拼音太差,第二認字太少,第三寫字不認真。後面老師還給我佈置了作業,每天教孩子讀兩篇課文,讀兩篇課外閱讀,還要讀拼音,而且每天晚上要發錄音給老師聽。

一個母親對於學校教育的反思——學校不應以成績論英雄

我發現為了讓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起碼得需要兩三個小時,這麼長時間的學習,孩子才六歲,很顯然很難堅持。才第二天,孩子就開始各種理由逃避。

為此我想盡各種辦法,軟硬兼施,但是沒有用。實在是作業量太大了,孩子一下子沒有適應也是正常的。我自己也開始感覺到焦慮了。

一個母親對於學校教育的反思——學校不應以成績論英雄

我很認真的反思了,我還是認為,這麼小的孩子不應該給他那麼大的壓力。這樣就相當於完全剝奪了孩子童年的快樂,這個年齡應該正處於快樂探索的年齡,早早的給他們套上學習的枷鎖,真的好嗎?

我並不是埋怨老師,在現在的教育環境下,老師確實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老師。但是我覺得我的孩子,在這個年齡不應該束縛在學習中,而失去了很多的樂趣。

我給他制定了一個比較適合他的計劃。

第一:每天讀一遍拼音。

第二:每天說一件有趣的事情給媽媽聽。

第三:每天讀一篇課外閱讀。(字數不需要太多,一兩句話就可以了。)

第四:每天讀一篇課文。

數學的話,就按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就可以了。

一個母親對於學校教育的反思——學校不應以成績論英雄

反思

我真的認為孩子成績即使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關係。但是老師的否定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差生。而且老師給家長打電話,也會提醒家長,家長也會認為孩子是差生。那麼孩子自然而然的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差生。所以我們不要急著給孩子身上貼上差生的標籤,我們應該給孩子身上貼上,努力,勤快,勇敢,有擔當等等比較有正面意義的標籤。因為一旦給孩子貼上這樣的標籤,那麼孩子可能一生都會活在這樣的標籤下。

孩子身上一定還有其他的閃光點,所以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而不是一直盯著他的學習不放。我們缺少的是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而作為學校老師,更應該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當發現孩子身上有潛力和閃光點,應該多加鼓勵和引導,讓孩子能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優勢,這才是教育的意義吧。

一個母親對於學校教育的反思——學校不應以成績論英雄

我們需要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一味的壓著孩子學習,其實又有什麼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