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初一不分上下,為何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反思:初一不分上下,為何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大家都聽過一句可以稱得上經典語錄的初中名言“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這樣的描述對於初中三年來說,確實再貼切不過,我們自會明白初二初三的重要性。然而,我還是禁不住要反問自己一句:既然初一不分上下,那為何初二會兩極分化、初三甚至會出現天上地下的局面?
  或許你會說,這主要是因為初二、初三課程加多、難度加大、節奏加快所導致的結果。我不否認這一點對於這一局面形成所產生的影響,但我想說最根本、最本質的原因在於:對“初一不分上下”的認識有失偏頗!
  什麼是“初一不分上下”?通常,我們對它的理解是初一的知識很簡單(我教數學,僅論數學),成績上沒有什麼區分度,只要不出大的失誤,差別僅在分釐之間,甚至會出現初一的時候,每次考試都總是和滿分差那麼幾分,大家的成績拉不開差距,這就是所謂的“初一不分上下”。
  我們只是被表象迷糊住了雙眼,“初一不分上下”這一表象下深藏著初二、初三發生質變的重要因素,恕我不才,總結如下:
  1、學習成績好但忽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日裡,一個小毛病、小問題看似不重要、無所謂,但是日積月累時間久了,就會導致積重難返的後果,大家已經學過或者即將學習《扁鵲見蔡桓公》(不知舉例是否恰當)這篇文言文小故事,就會明白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的道理。


  2、基礎知識不牢固:很顯然,初一的知識不難,接觸的新概念、新名詞比較多,再加上各個學校上課趕進度,上的快、考的慢,導致考試難度也一般,所以如果基礎不牢固,初一很難拿高分更何況滿分,而且最重要的是,初一的基礎不過關,不過很難上難度,初二、初三何談跟得上、站得穩?因此,基礎一定一定要打好了,不管暑期你學了幾遍新初一的知識,複習——鞏固——掌握,把它們消化了,否則一開學又是從頭學,交給老先生了。
  3、偏好簡單題:這樣的一個重要影響是,不利於數學思維的培養,思路打不開,面對初二陡增的知識量和難度,會片刻時亂了分寸,影響自信心,從而影響自己對數學等科目學習的興趣。因此,自己可以有意識地做一些有難度的題(每份講義選講部分的難度就差不多了),開拓思路,為以後的學習做好數學思維上的準備。
  4、初高中階段的“兩本”缺失——筆記本和改錯本:這“兩本”對於你的課後複習、考試複習、查漏補缺的重要性就不需我再贅言,試想,拿著兩個小本進行針對性的複習和備考,肯定要比拿著厚厚地教材和習題冊茫然地不知所措要好得多吧!
  最後的最後,提示各位即將邁入初中的孩子們,從你踏入初中的那一刻開始,將會有不計其數的考試在等待著你,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成功者善於從中總結經驗教訓,跌倒了再爬出來,所以一次兩次的失利並不是世界末日,重要的是你從中收穫了什麼,對你而言,真正的世界末日是你從中一無所獲並且自暴自棄。當然,也不能因為一次兩次的優異表現而沾沾自喜、從而不進則退。所以,上了初中的你,只要肯於付出、樂於努力,就不要糾結於一時的得失,做到泰然處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