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尊重個性,尊重個體生命,自己的路自己去走。”

梁漱溟:“尊重個性,尊重個體生命,自己的路自己去走。”

梁漱溟是20世紀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和社會實踐家之一,在很多人心目中,他是“中國的脊樑”。


梁漱溟:“尊重個性,尊重個體生命,自己的路自己去走。”

梁漱溟(中間)在山東鄉建院時期與工作人員合影


但在子孫後代眼中,梁漱溟可親可愛,沒有一點家長的嚴苛與威嚴。


他給兩個兒子分別取名為培寬、培恕。因為“寬恕是我一生的自勉”


梁漱溟:“尊重個性,尊重個體生命,自己的路自己去走。”

1936年暑期梁漱溟與長子培寬(右)、次子培恕(左),留影於濟南


在大兒子培寬心目中,父親與他的關係是“多年父子如兄弟”。


梁培寬曾說:


“父親對我完全是寬放的。我在父親面前,也完全感覺不到任何精神上的壓力。他從不以端凝嚴肅的神氣對待我和弟弟。他認為好的會明示或暗示鼓勵。他不同意的,會讓我明白他不同意,但從來都不會橫加干涉。”


梁培寬求學生涯中只有一次不及格,那一次,補考通知書正好寄到父親手上,他打開一看是補考通知書,看過之後,一言不發地將通知書遞給他,表情也依然平靜。


因為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考砸後最需要做的,就是好好準備補考,下次把這門課考及格。


從那以後,梁培寬的那門課不僅再也沒有不及格過,而且每次都考得非常好。


做錯了不會苛責,做得好也不會大加讚賞,因為這都是子女自己的事情。


這就是梁漱溟的教育觀,


無為而治,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選擇和方向。但認定一條道路後,就應該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並且有所成就。


梁漱溟向來聽任孩子們在個人興趣、職業上做出遵從自己內心的個人選擇,他對兩個兒子的要求很簡單:自己尋路走,不做“自了漢”。


意即自己尋找人生方向和道路,這個過程中,不要成為只顧自己、完全不顧他人的人。


就像他寫給兩個兒子的信中說的那樣:“在人生道路上不趨於低俗,在識見上不流於淺薄。”


梁漱溟:“尊重個性,尊重個體生命,自己的路自己去走。”

1948年,梁漱溟在北碚勉仁文學院工作時的留影


梁漱溟的這種教育觀其實源自父親梁濟,他的教育非常新式:讓兒子自己主動去碰撞、去成長,而不是實時指導他這個該怎麼做、那個該怎麼做。


梁漱溟父親對他的教育就三點:


  • 第一是帶他去看戲,給他講戲裡的故事;
  • 第二是帶他上街購買日常用品,藉此瞭解人情世故;
  • 第三,是教會他穿衣吃飯等生活基本技能。


在這個過程中,梁濟適時鼓勵梁漱溟,你可以從事任何你感興趣的工作,你自己為自己的前途作主,但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


所以只要是梁漱溟自己認真考慮並決定的事情,父親必定點頭認可,即便這個決定在他看來是錯的,也從不會橫加阻難,而是“隱然詔示”:讓孩子自己慢慢思索,自己決定是否轉變。


18歲那年,梁漱溟認定了自己的人生夢想,並毅然進入《民國報》當編輯(記者),父親既沒有阻攔也沒有給過多建議,只是提醒他,自己尋路自己走,但不要做“自了漢”。


梁漱溟的孫子梁欽寧上大學時迷上當時風靡一時的迪斯科,一天,他跟祖父演練自己新學的迪斯科,一邊跳一邊問:“爺爺,喜歡嗎?”梁漱溟莞爾一笑,說道:‘你喜歡就好!’”他對孫輩的教育講究“君子行不言之教”。


梁漱溟:“尊重個性,尊重個體生命,自己的路自己去走。”

1953 年,梁漱溟在會議上


兩個孫子欽元、欽東邁入青少年階段,梁漱溟專門買了一本《生理衛生知識》,親自包了書皮後送給他們,還在書中夾了一張便條:


“此書可先粗看一遍,再細讀之。粗看和細讀均不妨從自己興趣上選擇地看或讀,不必挨次序。隨遍數增加,自然會慢慢地全部通看了。”


這件事,兩個孫子至今還記憶猶新,想起來就覺得很溫暖。


“尊重個性,尊重個體生命,自己的路自己去走。”梁欽寧說,這是他理解的祖父的教子觀,也是他們家一定會傳承下去的傳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