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大片裡的未來科技,有哪些已經實現了?

在我們的回憶中,2020年,是科幻片裡的重要時間節點。據維基百科不完全統計,至少有97部電影的時間線,涉及到2020年代。


科幻電影裡的2020年,人類早已能夠輕鬆地上天入地、遨遊太空,享受著高度的科技文明。不過在這些科幻電影中,沒有一部預測到了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如此深刻地改變了全人類的生活方式。


1982年的電影《銀翼殺手》中,人們對2020年的未來生活進行了大膽的暢想,所有的一切都實現了智能化、語音化;

2011年的《鐵甲鋼拳》,到2020年拳擊運動已經被高科技的機器人互搏取代;

2015年的《火星救援》中,2020年開始在一顆無人星球上種植土豆;

上世紀的電影《終結者》中,2020年人類打造的機器人在2020年開始統治世界...


科幻大片裡的未來科技,有哪些已經實現了?

火星救援:2020年人類開始在外星球上種植土豆

雖然這些還沒能成為現實,但是並不妨礙我們對未來的暢想。探測太空,追求新能源,人工智能,人機交互,以及向內探究認知科學,發展生命科學,無一都是近百年來人類科學與科幻的共同目標。


未來的迷人之處正在於此:難以預料,卻始終值得期待。今天盤點10部科幻電影,這些曾經看來是未來世界的科幻電影,很多都成為了現實。

科幻大片裡的未來科技,有哪些已經實現了?

丨01 交互式計算機:2001:太空漫遊(1968)

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早在十年前就預測了類似Siri的交互式計算機。《2001年:太空漫遊》裡出現了很多類似ipad的平板電腦、語音交互智能計算機。


除此之外還有裡面出現的太空旅遊。很多外國網友開玩笑說可能是這部電影啟發了SpaceX或Richard Branson的Virgin銀河公司(Virgin Galactic)的成立。

科幻大片裡的未來科技,有哪些已經實現了?


丨02 全息投影:星球大戰(1977)

科幻大片裡的未來科技,有哪些已經實現了?

全息投影:星球大戰

還記得第一部《星球大戰》中萊婭公主向絕地歐比旺·肯諾比發出救援請求的全息投影嗎?萊婭的三維圖看起來像漂浮在空中,這個場景效果非常逼真。


全息投影技術正在變成現實。根據Frost Sullivan最近的研究,3D全息顯示技術將成為顯示領域的下一個技術熱點。2006年,IO2 Technology推出了世界首款交互式3D顯示器,這款稱為HelioDisplay的顯示器能夠通過激光在空氣中進行3D圖像顯示,用戶還能通過手指與這款顯示器達到交互應用控制。隨後,菲利普、蘋果、索尼也都推出了不需藉助眼鏡就能看到三維立體畫面的顯示器。


丨03 無人機:終結者(1984)

科幻大片裡的未來科技,有哪些已經實現了?

終結者

終結者電影中,出現了自動控制的無人機。而在20世紀晚期之前, 他們不過是比全尺寸的遙控飛機小一些而已。20世紀90年代,海灣戰爭後,無人機開始飛速發展和廣泛運用。各國開始競相把高新技術應用到無人機的研製與發展上。


編劇兼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不僅在電影製作的技術方面定期取得革命性的進步,而且在預測即將成為現實的技術時,他也很有預見性。


丨04 反偵察隱形技術:Die Another Day (2002)

科幻大片裡的未來科技,有哪些已經實現了?

反偵察隱形技術

在電影中,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駕駛的隱形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現在的隱身技術離電影的水平差得還遠,但已經在軍用方進行了多年的研究。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戰場軍事偵察的技術手段已經實現了高技術化。現代戰爭中,偽裝和隱身技術作為高技術反偵察手段已成為戰場重要組成部分。


丨05 智能手錶:迪克·特雷西(1990)

科幻大片裡的未來科技,有哪些已經實現了?

智能手錶

提到智能手錶,可以追溯到1990年的電影《迪克·特雷西》,裡面展示了不少現在擁有的智能交互功能。現在的智能手錶智能手錶除指示時間之外,還具有提醒、導航、校準、監測、交互等多種功能。


丨06 隱身衣:攻殼機動隊(2017)

科幻大片裡的未來科技,有哪些已經實現了?

電影中出現的隱身衣,使女主角可以融入任何環境,達到隱形的目的。但是你不知道的是,隱身衣從科技原理上講現在確實可以實現了,而它也是納米科學的進步,因為它背後的技術叫做超材料(Metamaterials)。


丨07 虛擬現實:割草者(1992)

最早的VR技術不是《頭號玩家》,而是出現在1992年的電影割草者(The Lawnmower Man)。得益於斯蒂芬·金故事的改編,這部電影獲得了重大成功。在90年代,提出的VR技術包括三維圖形生成技術、多傳感器交互技術和高分辨率顯示技術;VPL公司開發出第一套傳感手套“DataGloves”,第一套HMD“EyePhoncs”;21世紀以來,VR技術高速發展,軟件開發系統不斷完善。


丨08 互聯網社會:王牌特派員(1996)

科幻大片裡的未來科技,有哪些已經實現了?

男主角Jim Carrey在電影結尾處發表演講說:“很快,每個美國家庭都會使用電視,電話和計算機。您將可以在一個頻道上訪問羅浮宮,或在另一個頻道上觀看女性摔跤比賽。未來的可能性永無止境!”今天看來,他成功預測了智能電視,流媒體,在線遊戲和在線購物這些現代社會的場景。


丨09 無人駕駛汽車:全面召回(1990)

科幻大片裡的未來科技,有哪些已經實現了?

上世紀90年代,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讓觀眾瞥見了自動駕駛汽車。《全面召回》是阿諾·施瓦辛格與機器人戰隊(RoboCop)導演保羅·維霍文(Paul Verhoeven)合作的第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自動駕駛技術。


丨10 未來的生活方式:少數派報告(2002)

在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電影《少數派報告》,從城市景觀到未來生活,面面俱到,充分展現出了50年後的未來圖景。


在創作之前,斯皮爾伯格希望創造一個即將到來的2054年的真實世界,而不是憑空想象的科幻世界。為此,在1999年,距離電影開拍還有兩年,斯皮爾伯格邀請了包括建築師、作家、生物醫學研究員、計算機科學家等人在內的十五位科學和文化專家,參加了為期三天的“智囊團”會議。


在此期間,斯皮爾伯格做了大量的功課,為電影制定了設計理念,他希望影片中的世界具有鮮明的未來感,但是設計一定要合理。


科幻大片裡的未來科技,有哪些已經實現了?

▲磁懸浮交通系統,磁懸浮私人艙可以在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上高速運動

《少數派報告》的場景和道具設計,結合了未來的社會、個人、政治、心理等方面的變化趨勢,每一處設計的背後都隱藏著無數的思考。我們可以看到,設計製造這樣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得益於多個專業的配合,這部電影是學科思維交叉碰撞的結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