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5月6日18點25分,人民日報發佈最新消息,全球超363萬例,美國超120萬例。

又看到新冠病毒已高度適應人類,簡直是瑟瑟發抖。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圖片來自人民日報


1

在各大洲疫情水深火熱的時候,我們以一組數字,上了全世界的熱搜。

3600人,108歲。

什麼意思呢?

湖北省已治癒3600多名80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其中最年長者來自武漢,108歲。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這不由讓我們想到,半個地球開外的西方,如今正接二連三表示對老年人“棄療”。

65歲以上患者的呼吸機被拔掉,留給年輕人使用;

70歲以上患者不得插管;

強調年長者要為國犧牲,以拯救經濟;

(gif圖1)

向年邁體弱患者發放“放棄急救同意書”,一名老人稱這就像給自己判了死刑;

一家養老院在疫情爆發後遭遺棄,87名老人有80人感染新冠病毒,死了的當然就死了,沒死的也都在等死……

(gif圖2)

一名外國老人,丈夫好容易排到呼吸機,醫院卻挪給了更年輕的後來者使用。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老人的無奈:我們為祖國做了一輩子貢獻,到頭來下場卻是被拋棄!

高齡患者,治癒難度有多大?

以我國為例,新冠肺炎重症發病率約為20%;

但高齡患者,由於基本都有各種各樣的基礎疾病,重症發生率高達40%。

救一個,往往要耗費上百萬元,並且很有可能錢砸進去,人還是走了。

但即便是這樣,我們也豁出去了,照樣掏錢免費救治。

疫情面前,生命平等,不論年齡長幼,一視同仁。

每位同胞,都有好好活下去的權利。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圖源:長江日報)

與其說,正因中國竭盡全力,才造就了令無數歪果仁驚掉下巴的“奇蹟”。

倒不如說,正因我們始終在抗疫道路上竭盡全力,才讓一個個“奇蹟”變成理所當然。

2

“阿中”速度,讓世界望塵莫及

1月22日深夜,李蘭娟院士向上級彙報,指出武漢必須馬上封城,而且時間決不能拖到大年三十,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是李蘭娟院“”士在確診病例水漲船高、春運頂峰又即將到來的危急關頭,當機立斷提出的建議。

上級連夜討論後,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封城。

有專家坦言:再晚三五天,封的恐怕就不止一個武漢了。

阿中哥就這樣,以最快的速度斬斷了病毒外流的通道。

封城之後,武漢各家醫院發熱門診飽和,出現感染症狀的人越來越多,900萬名滯留武漢的群眾,個個人心惶惶。

上級又拍板:仿照非典時的北京小湯山醫院,建一個武漢版的“小湯山”醫院出來!

1月24日,大年三十,火神山醫院開始施工,很多施工人員在年夜飯的餐桌上接到消息,旋即匆匆趕到工地。

火神山醫院,在數億網友的“雲監工”下,僅用十天時間便拔地而起,隨即雷神山醫院也同步建成。

光有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還不夠,為確保輕症患者全部得到收治,武漢又立刻徵用了數家體育館、會展中心等,先後成立了16個方艙醫院。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圖源:搜狐網)

色調鮮豔的床單被褥,配以環境優雅的活動場地,是我們方艙醫院的內部景觀。

而方艙醫院的建設,並不是像照片裡看到的那樣,在現成的場所擺上床、攔起隔板就算完事。

首先,要嚴格遵循院感流程,“三區兩通道”(清潔區、潛在汙染區、汙染區及醫務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必須具備;

其次,還要留一定空間成立護士站和急救室;

接下來,還要按照床位數量,安排一定比例的衛生間、洗刷間等供患者使用;

上千名醫患聚集在一起,龐大的用電量需要考慮,消防設施要完善,通風要保障……

“邊設計、邊修改、邊施工”是方艙醫院的建設常態。

而這樣巨大的工程量,也在兩週之內就全部完成了。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醫院早一天建成,就能早收治一批患者。

每分每秒地搶趕工時,是在和死神拖延時間,爭取談判的機會。

國外疫情嚴重起來後,不少國家效仿中國,開始建自己的方艙醫院。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某國方艙醫院,沒有隔板,行軍床就是病床;

某國方艙醫院,跟上一張圖片相比,也就床的質量看起來好些;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某國方艙醫院,細看整個場館只有中間一處隔板,似乎還是用的篷布?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圖源:網易新聞)

就算速度差強人意,可這個建成後的效果,和我們相比仍然差了不止一點半點。

因為總有些東西,是他國學不來的。

硬件設施,其實誰都不缺;技術也不是什麼機密,只要願意,就能掌握。

可唯有中國,有獨一無二的集體行動力,有舍小家團圓、為大家奉獻的精神;

也唯有阿中哥,在與病魔搶佔山頭的關鍵時刻,是在竭盡全力,用最快的速度奔跑。

3

“阿中”力量,是與死神進行“爭奪戰”的必勝武器

2月7日,國家衛健委宣佈,建立16個省支援武漢以外地市的對口支援關係,由各省派出醫療隊,對湖北進行醫療支援。

這就是 “一省包一市”策略。

仍然是在春節期間,元宵節未過,是闔家團圓的好日子。

況且,此去前路兇險,生死未卜,誰知道一去能不能復返?

然而,天南海北的醫護人員,將生死置之度外,紛紛報名。

2003年奉命赴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的南方醫院醫療隊隊員,此次再度寫下請戰書:“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下面,是24名隊員鮮紅的指印。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這句話一度刷屏,也成為了所有援鄂醫療隊員的心聲。

各省市醫學界的精英,抗疫最“硬核”的一支支浩大力量,從四面八方,向湖北集結。

湖北,我們來了!我們來救你了!

這令我想起數月前的澳洲大火,時值西方傳統節日聖誕節,消防員們卻集體放假,致使錯過了撲滅火災的最佳時機;

今年,新冠肺炎恰好也發生在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可國難當頭,無數醫護人員主動捨棄了所謂的“自由”、“休假權利”,說走就走,說上就上。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圖源:新浪新聞)

登上春晚大屏幕、奮戰在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的“90後”女孩汪俊,被稱為“最美口罩勒痕”護士,最忙碌的時候,一天工作近20小時,卻在接受採訪時說“是使命感讓我們堅持著”;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山東省援鄂醫護人員李偉的兒子出生,奮戰在一線的他,卻只能通過視頻看看辛苦的妻子和新生的寶寶,然後,他給兒子取名“李援鄂”;

火神山醫院護士吳亞玲的母親在雲南去世,回不去見母親最後一面的她,只能哭著向家的方向遙遙祭拜,擦乾眼淚後繼續投入工作;


湖南省援鄂醫療隊隊員、金銀潭醫院唯一的鄉鎮護士張更姣,不顧母親的勸阻,留下一封遺書後,毅然出征,“出了事也不要國家給我擔責,是我自願的”……

無論付出多大代價,哪怕是承受著與親人的生離死別,他們依然咬緊牙關“逆行”在最前線,冒著被感染的巨大風險,把生的希望交到患者手中。

一批人撤下休息去了,一批人接著又頂上。

晝夜不停,分秒不歇。

不拋棄、不放棄,無論老幼,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一定盡百倍努力。

幾個月來,一直關注著各省醫療隊的動態,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雲南省援鄂醫療隊員寧選波醫生的一句話:

“搶救,就像在跟死神拔河一樣!”

各省都把最硬的鱗給了湖北,竭盡全力支援一線。

這群衝鋒在一線的白衣戰士,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堅韌不拔、一往無前的中國力量。

也正是依靠這股力量,與死神的“拔河”才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3

“阿中”大愛,植根在每個國人的骨子裡

春暖花開的季節,因為每一位中國人的大愛,病毒帶來的陰霾終於漸漸消散,曙光初現。

醫護人員在前線拼命,還有很多行業默默支撐起大後方。

公安、民警對所有人員、企業等進行情況摸排和管理穩控;

公職人員提前返崗,參與到基層疫情防控工作中;

快遞小哥幫患者送藥;

科研工作者加班加點研發新冠肺炎疫苗;

酒店變成了隔離點,餐館為醫院提供外賣,的哥負責接送援鄂醫護上下班……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河南一名村支部書記先後兩次為武漢捐贈蔬菜35噸,其中第一次捐贈的5噸,是他大年三十獨自一人連夜開車送達“火神山”工地的;


山東一位大哥捐贈物資30餘萬元:“你們守衛一線,我們守護你們”;


安徽一位小夥弄來500個口罩,放下就跑,值班民警追都追不上;

很多老人捐出了自己的“棺材本”,工作人員不忍心要,誰知老人失望了,當場哽咽:“我沒法去前線幫忙,就想捐點錢以表心意”……

還有億萬普通人,因為疫情停工停學,他們堅決響應號召,“鍾南山說動再動”,“宅在家裡就是為國家做貢獻”。

雖然宅在家裡的生活很枯燥難熬,大家卻努力苦中作樂,認真踐行著“不出門、不串門、不聚集”的要求。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武漢最年長新冠治癒患者108歲: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竭盡全力


而已治癒的患者,身份由“受助者”變為“捐助者”,紛紛獻出血漿,用於其他患者的治療。

大愛,就這樣一波接一波傳遞下去。

鍾南山院士說:“中國的老百姓很可愛。”

真的,這樣一群竭盡全力在後方默默奉獻的中國人民,既可愛,又可敬。

多難興邦,我們只要攜起手來,竭盡全力,就一定能度過難關。

這就是無數普通中國人的大愛。

這樣一群可愛的人,他們的大愛,已經植根在了骨子裡。

平時或許感覺不到,而一旦大難臨頭,就會清晰地浮現出來。

5

永遠記得武漢剛封城時,很多小區全體居民齊唱國歌的場景。

在那一刻,財富、地位……所有的差異似乎都不復存在了,大家只有一個身份:中國人。

在最為艱難的時刻,對自己國民身份的認同感,讓無數人團結在一起,彼此加油打氣,共同走出沼澤。

這是孩子對母親最本能的信任,是人民對國家最質樸的依賴。

祖國母親不惜一切代價保護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也始終不渝地信任母親。

而只有這樣全然的信任、全然的認同,才能讓十四億人團結起來,凝成一塊鐵板,竭盡全力抵抗災難。

且看別國就可知,“竭盡全力”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到卻很難。

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在這場疫情中,都做到了。

所以,才產生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當然,現在遠遠不到樂觀的時候,許多地區疫情形勢依舊嚴峻。

但只要病毒一天不退,我們就將始終竭盡全力地與它搏擊。

希望越來越多的“奇蹟”能夠發生,希望人類早日戰勝新冠病毒。

小柚梨子,90後北方姑娘,一位喜歡碼字的理科女,身處喧囂紛雜地,心在山水田園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