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博物館,皇帝替您教子,孝順要刻在石頭上永世流傳?你咋看?

早就聽說西安碑林博物館裡有一座石碑——石臺孝經碑。此碑名氣很大,小編硬擠著從牙縫裡省出半天時間,打卡了碑林的孝經碑。(沒誇張,就是為了感受點孝道教育,做個更好的孩子,小編犧牲了美食時間)

碑林博物館,皇帝替您教子,孝順要刻在石頭上永世流傳?你咋看?

進入碑林博物館,一眼就見到一處特別顯眼的亭子,民族英雄林則徐題寫的碑林兩個大字赫然列於碑亭之上。石臺孝經碑,就這樣連碑帶亭的立在整個博物館的中心位置,成為西安碑林的標誌性建築,這塊國寶石碑的地位和分量由此可見一斑咯~

碑林博物館,皇帝替您教子,孝順要刻在石頭上永世流傳?你咋看?

之所以叫石臺孝經碑,是因為這塊碑上刻的是孔子著的《孝經》而碑又是立在三層石臺之上。碑頭上雕刻著精美花冠,碑身由四塊青石相合而成,四面刻字,它最顯貴之處是集兩位帝王的四種書體於一身。

碑林博物館,皇帝替您教子,孝順要刻在石頭上永世流傳?你咋看?

碑身正文的《孝經》由唐玄宗李隆基親筆抄錄,是隸書,用筆豐腴華麗、大氣磅礴,結構莊嚴恢弘,充分顯現了開元盛世的堂皇和大唐基業的雄風。碑額之上,是“大唐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注孝經臺”16個字,是當時的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李亨為這方碑石所撰寫的,字體為秦小篆,字跡清秀。碑側刻有唐玄宗親自寫下的批註,為行書,飄逸靈動,自然流暢。

碑林博物館,皇帝替您教子,孝順要刻在石頭上永世流傳?你咋看?

碑林博物館,皇帝替您教子,孝順要刻在石頭上永世流傳?你咋看?

碑林博物館,皇帝替您教子,孝順要刻在石頭上永世流傳?你咋看?

兩位皇帝,三種字體,這個碑確實很了得呀!因事前沒做功課,小編完全是慕名而去,所以當時立於石碑下,崇拜的心情無以言表!第一是這個字,對於很多好好寫字,寫的都像螃蟹腿的人來說,這麼美的字絕對是此生不可能達到的高度吧!我中華書法絕對是博大精深的藝術!第二是這個內容,母慈子孝一直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個教義確實很好呀,連古代的皇帝都覺得太重要了,寫在紙上流傳都不行,一定得刻到石頭上好讓它永垂不朽,永世流傳~小編當時就覺得,對於那些有熊孩子的父母,完全可以帶這來,讓幾千年前的皇帝替你教育教育~但是!回到家仔細一研究,小編髮現,這第二點,小編完全意會錯了!

遊覽結束後查了相關歷史,李隆基以兩次兵變,殺伯母韋皇后,誅姑姑太平公主,立父唐睿宗,後又黃袍加身,史稱唐玄宗。為避“名不正言難順”之諱,以確保帝位,他宣佈以“孝”治天下。詔令天下家藏《孝經》一部,讓子弟精讀勤學,並親自書寫《孝經》,刻碑以示天下。李隆基愛上親兒子壽王的王妃楊玉環,以致日思夜想,茶飯不思。高力士靈機一動,勸李隆基令各位皇子研讀《孝經》,以啟發壽王以孝道為重,獻出玉環。李隆基欣然採納,並對諸皇子解釋說:“孝之精義乃在於順,順者,以父母之願為己願,以父母之想為己想。”希望壽王有所感悟。同時,高力士進一步謀劃,令楊玉環自薦為道士。免去壽王妃的身份。天寶四年,玄宗立孝經碑後,詔玉環還俗,冊封貴妃。

小編查了歷史,又查了一下孔子《孝經》的內容,差點沒噴出一口老血~歷史是真實又殘酷的,《孝經》的內容放在現代,小編也不認為會有很多的父母/子女 贊同。但是通過旅行,多見,多學,多感悟,這件事還是不錯的。不知道,您對石臺孝經碑怎麼看呢?您對孝順這事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