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造型有種“龍像”,你看出來沒?

開闢鴻蒙,誰為龍種?

不知道大家對劇作中“聖人”李隆基的造型怎麼看?我相信這個造型劇組是花了很大心思的,他們試圖塑造一種 “龍相"出來——何為龍相?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造型有種“龍像”,你看出來沒?

中國龍與帝王之文化互動關係,是一個龐大的話題。至少自唐代開始,畫師開始有意識的將龍的面相與帝王的形象,融合起來。這是受大環境印象——天子龍相,這正是劇作中,“聖人”說,要塑造萬民信仰,脫離人,成為“神”的歷史大背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造型有種“龍像”,你看出來沒?

帝王的治人之術,除了在宗教上神話以外,其人格上,也會有意的進行一些“乖戾”、“喜怒無常”、“捉摸不定”的形象塑造。以使得世人生畏懼心。而這一點,正與民間對“龍王”的形象,不謀而合。在很多神話故事裡,例如“哪吒鬧海”、“張羽煮海”、乃至西遊記的“斬涇河龍王”,莫不以乖戾老龍為橋段,看起來民間是有夠畏龍,恨龍了。但這不影響龍王廟數量在北方民間宗教寺廟裡居於前茅的事實。

龍王與天子,在中國文化裡有非常生動,也非常深層的圖像互動、心靈互動關係,這一點我不知道《長安》劇組是有意還是無意,但這一啟發是非常真實的。

本文中的圖,取自宋代畫家陳容的九龍圖卷、墨龍圖等畫作。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造型有種“龍像”,你看出來沒?

我們注意到,聖人的眉毛,鬍鬚,以及演員刻意塑造的凹凸的雙睛,與真龍擬人化的面相極為相似,甚至一一對應。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造型有種“龍像”,你看出來沒?

按說電視劇的歷史背景是天保三年,李隆基58歲正當壯年,造型不應該如此蒼老。但是在影視語言裡,為了突出角色老年昏聵,以及天子的不怒自威,刻意如此塑造,是可取的。

這是十分正當的影視語言運用,與一些影視劇的粗編爛造需要區分開來。

最後,向《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影視劇致敬,對於真正熱愛傳統文化,熱愛歷史的觀眾來說,這部劇留下太多話題,可以聊下去了~~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造型有種“龍像”,你看出來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