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不想學習不想工作——整理

核聚 2019年 2月28日

核聚老師,請問應該如何克服學不進去?

你提的問題每個人都會遇到,而99.99%的人並沒有認真對待。對待這些問題的方式不同,人的境遇也會隨之不同。差別是點點滴滴積累出來的。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人,一個月之後忽然變得很厲害,原因可能就在於他深思過這些問題,而且有了確切的答案付諸了切實的行動。

許多人誤以為那些很厲害的人像打了雞血一樣,每天都能忘我的學習和工作。所以,一旦我們自己對學習和工作沒什麼熱情,就會以為自己出了問題,甚至可能會得出因為自己不喜歡、不適合所以才這個樣子,由此又會猶豫是不是要放棄,然後展開了無窮無盡的心裡掙扎,白白耗費心理能量。而關鍵的事實並非如此。

比如,愛因斯坦厲害吧,思考物理問題常常進入忘我境界,以至於剛剛結束的那頓飯有沒有吃魚子醬都不記得了。但是,在許多時候,他的學習和工作都是自我強迫

的——或者稱之為“自律”、“意志力”,或者老子的話叫做“強行者,有志”。

比如他說:我們這些總有一死的人的命運多麼奇特!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只作一個短暫的逗留;目的何在,卻無從知道,儘管有時自以為對此若有所感。

但是,不必深思,只要從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我們的幸福全部依賴於他們的喜悅和健康;其次是為許多我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命運通過同情的紐帶同我們密切結合在一起。

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是以別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勞動為基礎的,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我強烈地嚮往著儉樸的生活。並且時常發覺自己佔用了同胞的過多勞動而難以忍受。(出自《我的世界觀》)

這段話裡的“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意味著什麼呢?

首先意味著,愛因斯坦每天有上百次想要放棄——別學習了、別思考了、別研究了、別工作了。大腦和身體告訴他這很難受、甚至很痛苦。

如果你瞭解過有關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的心理學理論,你會知道,一個人處於學習狀態,他必定是離開心理舒適區的。他得面對未知、不確定,面對錯誤、挫折和失敗(包括學了就忘)。所以,必定是不舒服的、難受的

這是規律,連愛因斯坦也不例外的心理學規律

所以,每當難受的感覺升起的時候,他就會面對抉擇:要不要繼續下去?一種可能是放棄。另外一種可能是提醒自己,找一個理由撐下去,而且是一次又一次的找個理由撐下去

如果用平行宇宙的視角來看待,愛因斯坦的每次抉擇,宇宙都在分叉。在其中的一個宇宙,那個一次次選擇放棄的愛因斯坦就是個凡人,如同你我一般的凡人,甚至可能比你我還差勁。雖然在那個宇宙中那個人仍然叫做“愛因斯坦”。然而,在我們這個宇宙中,

愛因斯坦靠“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修煉成“神”

說的再直白一些,愛因斯坦那種自我提醒的背後是責任。這是許多人都擁有的一種心理能量。

在責任面前,喜不喜歡、適不適合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正如,許多成年人,他們每天都有許多次不想上班,每天都有許多次想要早早回家。但是,他們沒這麼做。為什麼?因為貸款要還,老人要養,孩子要交學費。就是這麼簡單。

愛因斯坦的特別之處在於,他把責任感變成了一種方法,學習的方法、工作的方法、不斷激活心理能量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不是一次,不是兩次,而是上百次,他居然還給提醒自己的心理活動記錄了次數!

當責任感把思維和行動推上軌道的時候,有那麼一些學習和工作的片段,的確,人進入了忘我狀態,渾然不覺時間的流逝。有時,有重要的進展,有明顯的收穫,那種收穫的喜悅壓過了枯燥、辛苦、勞累與疲憊。於是,我們看到,

那些人學習和工作的時候居然經常很興奮。而這卻只是整個身心過程、整個人生過程的片段而已

於人於己,學習是人的道德責任,工作也是人的道德責任。

除了必要的休息之外,應該如何克服經常性的學不進去、不想工作呢?如果變換了花樣、變換方式之後仍然沒有明顯效果,那麼就要回到最本質的東西,責任。

然後,你可能會問:如果沒有明顯的責任感怎麼辦呢?

首先,你要知道,這是你必須找到的東西,無論如何都要找到的東西。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隨時可能因為各種偶然發生的小事情而陷入崩潰。知道必須,就容易想出辦法了。

其次,讓人產生責任感有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行動,在行動中激活責任感。

這聽起來自相矛盾。本來需要責任感激發行動,而你卻說在行動中激發責任感,到底,誰是因誰是果?答案是互為因果。事實如此,人就是這麼奇怪。人的認知、感知和情緒在許多時候都是行動帶來的。比如,有確切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微笑的面部動作引發了積極的情緒,雖然,反之也是成立的。

我們本質上是個迴路動物。不管誰激活誰,只要心理和行為之間的良性迴路激活了就是成功,至少是小成功。小成功積累多了之後,自然有學習成果、有工作成果,然後那個良性迴路會更強。

一個人的品質、能力、技能、知識等等,都是在一次次抉擇,一次次考驗之中形成的,人是磨鍊出來的

這就是愛因斯坦這樣的人每天都在進行的自我訓練。顯然,每個人都可以這麼去做人的境遇的變化,根源於此,人與人之間也是這樣點點滴滴拉開差距的

另外,最好不要把愛因斯坦這樣的人僅僅當做榜樣,還要當做對手。想想看,你身邊坐著的那位不起眼的人,每天從早到晚心裡經常提醒自己這些東西,是不是有點兒恐怖?

恐怖就對了。恐懼也能讓人迅速行動起來,乃至一次次行動起來。畏懼、敬畏、恐懼這些“負面”的情緒都是可以利用的。

最後,我有好幾次不想回答這個問題,有好幾次不想今天寫完這篇文章,還有好幾次不想寫得這麼長、這麼具體。我只讓這些想法存續了一瞬間,沒給它們時間長得枝繁葉茂盤根錯節

祝,勇猛精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