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扶貧責任 牢記脫貧使命記

消費日報網訊(蔣燦祿)今年57歲的高瑞萍,從2014年4開始,先後任職於德化縣祥光村和尤溪縣汶潭村,是兩地駐村第一女書記;在兩地掛職中,她承擔了第一書記的責任,履行了攻堅克難的使命,實施精準扶貧,提升村民生活質量,創建和諧美麗鄉村。

不忘扶貧責任 牢記脫貧使命記


  從福建省審計廳來,她轉戰兩個省級貧困村,先後策劃、發展、建設、整治38個產業和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達2450萬元,兩個貧困村均實現脫貧摘帽,兩個貧困村46戶14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年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實現全面脫貧。  


不忘扶貧責任 牢記脫貧使命記


駐心注情 著力提升基層組織建設

  “駐村要駐心,還得要注情。”這是高瑞萍第一書記的駐村的感慨之言。

  “要想讓村民擺脫貧困,要傾聽她們的疾苦和心聲,同情她們的不幸與遭遇,用溫情和愛心關愛貧困戶,讓她們樹立起脫貧的信心、決心、恆心;要因地施扶地制定切實可行、力所能及的幫扶措施和方案。”

  駐村,高瑞萍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戰勝困難,培育發展富民產業,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加強調研做好扶貧發展工作規劃,著力提升基層組織建設,提高黨員幹部政治素養,形成有效攻堅合力,是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保證。”

  高瑞萍到任後第一件事,就是虛心誠心地向地方政府和村兩委們學習、請教,摸清家底,瞭解村情民意,掌握地理和資源優勢,她分別制定了兩個貧困村扶貧發展工作規劃;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扶貧發展政策,注重引導貧困戶轉變“等、靠、要”思想,從簡單的訪貧問苦“輸血式”向自強自立的“造血式”轉型。

  為了加強對扶貧工作的領導,提高運作效能,祥光村和汶潭村均成立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監督小組,並建立健全領導責任制,加強對發展項目的領導,並將確定的幫扶項目進行細化、分解,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同時,設立扶貧開發資金專戶,建立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制度,確保扶貧開發資金的安全、及時、規範地用在刀刃上,防止腐敗事件的發生。

  高瑞萍常常帶頭上黨課,並時常組織村兩委認真學習領會並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還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同時,還組織黨支部全體黨員到福州林則徐紀念館等愛國教育基地參觀學習,來全面提升黨員幹部愛國情懷和政治素養,進一步增強全體黨員幹部的脫貧致富意識和攻堅力量。

  在高瑞萍書記的努力下,兩個貧困村均採取了“兩推直選”和“普選”的方式,公正、公平、公開地順利選舉產生了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優化了村級組織結構。健全決策議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黨務公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等制度,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村務決策聽證、村集體會計委託代理、村財計算機網絡監管工作,推行黨務、村務網上公開,促進各項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民主化。

不忘扶貧責任 牢記脫貧使命記


   培育發展富民產業,著重技術扶貧

  貧困戶衣食不足,房屋破陋、入不敷出、生活困苦,這也成了高瑞萍心頭最大的煩惱,常常夜不成眠。

  “貧困村基礎設施落後,其制約著生產的發展,既使種養殖了一些農產品,銷路也成問題”。高瑞萍書記坦言:第一書記就要有擔當,扶貧就要為民辦實事,破解發展瓶頸,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產業,興建惠民設施。

  在村裡,高瑞萍帶領兩委班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帶領村民發展富民產業,著重技術扶貧,能力扶貧,變“輸血”為“造血”。

  “重點引導貧困戶增強自主脫貧的意識和能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邀請油茶專家黃勇等有關農業專家和技術能手到村授課,現場指導農民科學種養,促使貧困群眾真正從掌握技術中壯大產業和提升經濟效益;同時,她還組織黨員幹部和種養能手外出參加培訓、交流和研討,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的“雙帶”能力。

  通過因地制宜地大力發展經濟,鼓勵和幫助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自身擺脫貧困,目前兩村每戶貧困家庭至少有1項增收產業,有1人掌握致富技能或穩定就業。祥光村就大力扶持發展油茶、毛竹兩大優勢主導產業,全村現有油茶林6300畝、毛竹林3200畝,通過不斷髮展生產,全面增加了村民收入。

  高瑞萍還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增強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因地制宜地大力發展生產和多元經濟,深化“黨支部+基地+合作社+農戶”促增收模式,著力構建貧困戶與合作社、基地、種養殖大戶等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戶抵抗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組建了尤溪縣潭美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等三個合作社,引導村民種植油茶、柑橘、百香果、養魚、養羊等富民多元產業;參與農戶有400多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9戶123人,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使貧困戶有了產業,有了實現富裕出路;另外,還籌資50萬元,投入尤溪縣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落地汶潭村水利發電項目,此項目每年可增加村財收入10萬元以上,且帶動村民就業,真正實現了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對貧困戶精準幫扶,在政策、做法、資金上向他們傾斜,特別是在選擇發展產業,給予可行評估,對評估等級達到良好的列入村裡扶貧發展規劃,並在人力物力和政策方面給予支持,提供項目啟動、進展階段性的幫扶資金;同時,降低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的門檻,在收入支配上給予優先權,並在農產品銷售方面給予幫助,讓貧困戶放下包袱,專心致志發展生產脫貧致富。

不忘扶貧責任 牢記脫貧使命記

  

辦好實事改善民生 致力創建和美鄉村

  五年多輾轉兩個貧困村,風裡來雨裡去。高瑞萍改造了長期廢棄的452畝油茶林,促進生產和發展,實現了增收節支;籌資50萬元,建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增強了發展生產的後勁,促進貧困戶和村財的增收。

  她拓寬改造和硬化祥光村公路19.5公里以及改造林業道路6公里,修建祥光村防洪排澇管網4800米和汶潭村防洪排澇堤1.3萬方, 方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惠及兩村和周邊村民8600多人。

  建設了汶潭村安全飲水擴建及供水網管延伸改造工程,以解決村民長期飲用水缺乏問題,建設祥光村節能路燈120盞,方便村民生活和生產,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

  興建了汶潭村蓮花寨旅遊與文化特色產業,及與其配套的文化廣場、旅遊服務中心、停車場所等8000多平方米,豐富其旅遊項目,帶動相應產業的發展和村民就業,增加了村民和村財收入;同時,還興建老年人活動中心、體育場所1500多平方米。提升村民生活質量,創建和諧美麗鄉村。

  為了過好歡樂祥和的春節,在五年多駐村工作中對89戶困難家庭、123位癌症、重病及殘疾群眾實施了關懷慰問;同時,在重陽節對503位的老年人實施了關懷幫扶活動;還對35名困難學生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對5名特困學生開展結對子幫扶;另外,還建立“汶潭村審計書屋”,購置收集圖書1500多冊,方便村民和中小學生查閱,提高知識面。

  在駐村工作中,兩個村共整治、改水改廁239座,新建垃圾池8座,氧化塘3個,發放垃圾桶125只,拆除廢棄房、危舊房、旱廁、雞舍303座2300平方米,使農村生活垃圾長效保潔全面覆蓋。

不忘扶貧責任 牢記脫貧使命記


  

五年來,高瑞萍書記憔悴了,鬢角露出了白髮,但她總覺得五年多來做的太少,與各級領導對她的要求,村民對她的期待還差的很遠,她將會繼續戰鬥在脫貧致富的第一線,努力去圓她一個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美麗鄉村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