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吨!中央储备肉投放!猪价稳了?股价呢?

一万吨!中央储备肉投放!猪价稳了?股价呢?

1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将投向市场!

9月17日,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发布消息称,中国拟投放1万吨储备冻猪肉,将会通过竞价交易的方式进行。据了解,交易时间将于9月19日正式开始,而每个企业的交易成交数量不超过300吨。这一消息意味着将有1万吨猪肉进入市场!


随即,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又公布了一个好消息。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介绍,从近期监测情况看,猪肉价格趋于稳定,9月11日—17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平均零售价格日均涨幅为0.28%,较8月份明显收窄;其中,中秋节第2天(9月14日)下降0.22%,36个大中城市10涨13跌13平。果蔬价格小幅回落,9月17日,水果、蔬菜平均价格比8月底分别回落3.2%和2.2%。

在此之前,各地猪肉价格已经有所松动。济南每斤便宜10元,杭州七折,上海部分标准化菜场低于市价20%以上......

源头方面,温氏、牧原等养殖龙头企业均在近期表示将通过新建养殖场、养猪项目建设等方式扩充产能。

这样看来,国庆佳节临近,物价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密切监测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变化,根据需要及时采取相应调控措施,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看到这里,相信有许多朋友会和小编一样,有个同样的疑问:

猪肉也能储备吗?

9月17日,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发布通知称,根据相关部委的要求,组织实施中央储备冻猪肉1万吨投放工作,将通过竞价交易的方式进行。通知显示,参与交易的每个企业,交易成交数量不超过300吨(含)。交易时间为9月19日下午13时-16时,竞价交易通过北京华商储备商品交易所系统进行。

一万吨!中央储备肉投放!猪价稳了?股价呢?

通知中称,交易按“同等条件下价高者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确定成交企业、成交数量和价格。成交企业不得借机囤积,要将购买的冻猪肉通过有效方式及时增加市场供给,如不及时投放,一经查实,将取消其交易资格。


官网资料显示,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成立于1998年,下设八个处室,专门从事国家储备糖、国家储备肉类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关系隶属于中央财政。

在此次交易的冻猪肉中,均为国外进口的猪肉,来自丹麦、德国、法国、荷兰、美国等。


根据《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储备肉是指国家用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引发市场异常波动和市场调控而储备的肉类产品,包括储备活畜(含活猪、活牛、活羊,下同)和储备冻肉(含冻猪肉、冻牛肉、冻羊肉)。


同时据悉,国家储备肉实行常年储备、定期轮换制度。冻猪肉原则上每年储备3轮,每轮储存4个月左右。冻牛、羊肉原则上不轮换,每轮储存8个月左右。活畜原则上每年储备3轮,每轮储存4个月左右。


也就是说,国家储备肉随时都在进行轮换,你吃到的肉最长时间也只冻了4个月左右。


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储备肉品质的问题。


其实除了国家储备肉,地方也有储备肉。

广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和广东省财政厅中秋期间组织投放1260吨省级储备冻猪肉,增加节日市场猪肉供给。

海南省9月14日起向海口、三亚、儋州、文昌、保亭等5个市县投放第二批省级储备冻猪肉,保障市场猪肉供应,稳定价格。

同一天,浙江省一批政府储备的平价猪肉开始在杭州多家超市投放,价格比在菜场的猪肉价格便宜了三成。

济南9月12日开始投放1500吨储备冻猪肉。之前猪前腿肉是26.3元一斤,现在的储备猪肉价格为16.2元一斤,足足便宜了10块多。

另外,在上海,部分标准化菜场推出平价猪肉销售,每日定时、定量向市民提供平价猪肉,均价为18.5元/斤,价格比市场价低20%-30%,每人每天限购两斤,售完为止。


龙头企业复产补栏

“牧原股份市值高达1677亿元,按照1200万头猪算,一头猪市值高达1.4万元;拥有10亿日活用户的腾讯,市值2.8万亿,一个用户只值2800元,人不如猪……”这是前段时间流传的一个段子,生动地反映了猪肉股的上涨行情。


年初以来,已经有超过20只猪肉概念股实现了大幅上涨。Wind猪产业指数由从初至今的涨幅已超过了80%。新五丰、益生股份、正邦科技3只个股年初至今的涨幅均在200%以上;牧原股份、天康生物、傲农生物、顺鑫农业、唐人神5只个股年初至今的涨幅也超过了100%;此外,正虹科技、天邦股份、龙大肉食、得利斯、广弘控股、温氏股份等其他个股,今年以来的股价涨幅也比较明显;合计有超过20只个股股价自今年以来集体走高。


海通证券研报显示,猪价拐点取决于供给改善,最根本的驱动是养殖利润。猪粮比是衡量养殖是否盈亏平衡的关键数据,展现的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


我国猪粮比的盈亏平衡点在6左右。前两轮猪周期的存栏都是随着猪粮比升破盈亏平衡点而改善,随后半年左右猪价见顶。今年7、8月猪粮比分别达到9.5和13.1,但7月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同比跌幅仍高达30%以上且尚未收窄。这意味着当前补栏意愿仍偏弱,未来至少半年猪肉供给缺口大概率持续。海通证券预计,出栏仍需时间,最快明年年中。


部分上市龙头养猪企业已逐渐补栏增产,如正邦科技的生产性生物资料增速2季度跌幅已经收窄,但我国生猪养殖市场分散,龙头企业补栏对整体的贡献有限。更广大的受损疫区也在尝试进行复养,但成效尚待观察。近期支持政策加码和养殖利润上涨,有助于提升养殖户补栏意愿。

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天邦股份,被认为是养猪业四大龙头。

温氏股份在最新公告中表示,下半年将加快养猪项目建设和投产、复产工作。

天邦股份也表示,2019年下半年该公司将在继续防控疫情的同时,优化配种方案,加快投产进度,快速增加母猪存栏。

牧原股份在8月份计划斥资1.2亿元,在黑龙江、辽宁、河北等6个知名养殖县设立子公司。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将打造集饲料加工、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为一体的生猪产业链。


海通证券表示,乐观假设上述稳定生猪养殖的措施能在9月及时减缓生猪存栏的跌势,考虑到从补栏母猪到生猪出栏存在繁殖和生长的时滞,预计猪价到明年二季度仍有上行压力。

相关板块为何还未异动

目前,猪肉的供应是出现了一些缺口,价格也是在高位,但相关的畜禽养殖类的板块和股票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动,

这是什么原因呢?之后是否还存在一些市场机会?

近期,韩国和日本也都出现了非洲猪瘟疫情,结合目前国内的情况,猪价后期走势如何?

天风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表示,最近股价表现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受到疫情的冲击,包括企业的压栏等因素的影响,各家企业的短期的出栏量不是很理想,从而使得市场对于企业未来的出栏量产生了忧虑,压制了近期的股价。


对于后市,生猪养殖板块还是存在一定的机会。首先,高猪价会带来高盈利,从目前价格层面来看,根据互联网的数据来看,8月份的猪价上涨幅度接近40%。目前,育肥猪的投运盈利应该在1300-1500左右,而且盈利还会随着未来猪价的上涨继续走高。我们判断2020年全国的肥猪的投运盈利有可能达到甚至突破1500元一头。而且从上市公司的出栏量来看,虽然短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公司产能的恢复,预计2020年各家公司的出栏量应该都还能维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速,从而驱动各家盈利的高增长。


另外,从公司的估值来看,目前依然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因为从头均市值的角度来看,目前头部上市公司的头均市值,普遍是有上一轮猪周期的50%-80%左右,从PE来看,当前市值对应明年的利润,低的只有三四倍,高的也不到十倍,整体来看,这个板块的估值仍然还是比较低的,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