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之戰”之後,“關中十將”的結局分別是什麼樣的?

在東漢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在關中地區爆發了一次規模比較大的、影響比較深遠的戰役,就是"潼關之戰",也叫作"渭南之戰"。它的主要戰鬥是在潼關附近、渭水以南的地方,作戰雙方分別是曹操和關西軍閥。

“潼關之戰”之後,“關中十將”的結局分別是什麼樣的?

"潼關之戰"可以說是曹操的一次經典戰例,在小編看來是曹操打得最漂亮的一仗,曹操使用了很多手段,比如用"聲東擊西"的計策順利度過蒲阪津;利用修築甬道和冰屋順利渡過渭水以南;然後用反間計瓦解關西軍閥聯軍的軍勢,最後一舉擊潰。在"潼關之戰"中,一些關西軍閥在當場戰死;一部分作為餘黨堅持抵抗,但是被陸續擊敗;還有一些投降曹操,獲得一個比較好的結局。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些人在"潼關之戰"後的結局。

“潼關之戰”之後,“關中十將”的結局分別是什麼樣的?

“關中十將”


其實曹操能夠一舉擊敗善使長矛的、規模達十萬之巨的關西軍閥聯軍,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關西軍閥並不是鐵板一塊,而是由至少十個軍閥組成,導致他們之間存在裂痕。在這裡面最強大的兩支軍閥應該是韓遂和馬超。而這兩個人之間就存在矛盾。

“潼關之戰”之後,“關中十將”的結局分別是什麼樣的?

馬超的父親馬騰和韓遂曾經關係特別鐵,甚至結為異姓兄弟,但是利益的衝突足以破壞這種關係,兩個人反目成仇,韓遂殺死過馬騰的妻子(大概率不是馬超的生母,馬超有可能是庶子),韓遂的部將閻行(後來還成為韓遂的女婿)還差一點幹掉馬超。雖然在東漢朝廷的調解下,雙方的關係有些緩和,但是韓遂和馬超的矛盾並沒有完全消弭。

韓遂和馬超之所以能夠走在一起,甚至以父子相稱,完全是迫於曹操的軍事壓力。曹操打著進攻漢中張魯的旗號,但是很明顯是針對關中各個軍閥,於是馬超放棄馬騰等人,和韓遂聯合。關西軍閥聯軍中最強大的兩支軍閥的關係都很微妙,其他的軍閥更加是一盤散沙。

“潼關之戰”之後,“關中十將”的結局分別是什麼樣的?

除了韓遂和馬超以外,還有楊秋、李堪、成宜、侯選、程銀、張橫、梁興、馬玩八個人,被稱為"關中十將"。其實按照史料上的記載,並不只有這十支軍閥,至少還有劉雄鳴這一支,屯兵在武關道口。或許是劉雄鳴並非自願(被部曲綁架對抗曹操),或許是沒有在渭南的主戰場,這個小勢力沒有算在"關中十將"之內。

總而來說"關中十將"之間的信任的基礎非常薄弱,他們聚集在一起不僅沒有讓曹操感到棘手,甚至還十分高興。在潰敗之後"關中十將"也沒有統一有序的撤退,而是各自分散,最後被各個擊破。

“潼關之戰”之後,“關中十將”的結局分別是什麼樣的?

韓遂與馬超:活躍於隴右


首先來說一說"關中十將"中最強大的軍閥韓遂和馬超在"潼關之戰"後的經歷。馬超和韓遂在戰後都退回了隴右,有過一段時間佔據隴右對抗曹操的經歷。當時曹操本來是想繼續追擊徹底消滅馬超、韓遂的,但是在河北地區又發生蘇伯、田銀等人的叛亂。河北可以說是曹操的大本營,曹操被迫撤軍,留夏侯淵等人鎮守關中,給馬超發展的機會。

“潼關之戰”之後,“關中十將”的結局分別是什麼樣的?

馬超聯合隴右的一些少數民族,率領軍隊進攻漢陽郡冀城,由於長期沒有援軍,涼州刺史韋康向馬超投降,結果被馬超所殺。馬超暫時控制了隴右各郡縣。但是馬超殺韋康的事情非常敗人品,這體現出馬超和公孫瓚是一類人,雖然作戰很勇猛,但是並沒有什麼政治才能。

結果韋康的故吏楊阜、梁寬、趙衢、姜敘、趙昂等人聯合反叛馬超,大概的過程就是姜敘等人先在滷城、祁山起兵,引誘馬超出兵,然後趙衢等人封鎖冀城,驅逐了馬超。

馬超無奈之下只能向南進入漢中投奔張魯,但是在張魯處也受到其他將領的排擠。而這個時候劉備已經進入益州,並且和劉璋撕破臉皮反攻成都。劉備令李恢挖走馬超,馬超突然出現在成都城下讓劉璋徹底絕望,投降了劉備。後來劉備也讓馬超參與過一些軍事行動,但是戰績並不怎麼理想,馬超在蜀漢內心也比較憂懼,最後算是抑鬱而終。

“潼關之戰”之後,“關中十將”的結局分別是什麼樣的?

韓遂在戰後跑到了金城郡,是他的老家。是在馬超活躍地區的西北方。馬超失敗撤出隴右後,韓遂一度也來到漢陽郡,與夏侯淵發生戰爭,但是被擊敗。這個時候韓遂與閻行也發生了比較大的矛盾。韓遂強迫閻行娶自己的女兒,希望能夠用這種方式把閻行徹底綁在自己的陣營上,而且韓遂對閻行還是比較信任的,讓閻行單獨控制西平郡。

結果閻行率領軍隊進攻韓遂,在失敗後投奔夏侯淵。在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曹操進攻張魯的時候,韓遂發動數萬軍隊進攻閻行,但是卻在這個時候病死,田樂、陽逵、麴演、蔣石等人斬下韓遂首級投降曹操。

“潼關之戰”之後,“關中十將”的結局分別是什麼樣的?

“關中十將”其他人的結局


馬超和韓遂一度活躍於隴右,馬超最後投降劉備,成為蜀漢重臣;韓遂一直終老於隴右,雖然屍體被破壞,但勉強算是一個比較好的結局。那麼"關中十將"中其他人的結局分別是什麼呢?大體上可以分為這樣幾類:1臨陣鬥死;2投降曹操;3下落不明;4繼續抵抗。

“潼關之戰”之後,“關中十將”的結局分別是什麼樣的?

1臨陣鬥死:李堪、成宜

這個沒有什麼好說的,直接貼一下史料。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曹操)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

2投降曹操:楊秋、程銀、侯選

這三個人投降曹操的時間也不一樣。楊秋在"潼關之戰"後撤退到安定,曹操追擊到安定,於是投降。就在這個時候,蘇伯、田銀反叛,曹操只能撤軍;而程銀和侯選先是投奔了漢中張魯,在建安二十年張魯被消滅之後,才投降了曹操。類似的情況還有未計入"關中十將"的劉雄鳴。值得一提的是楊秋在後面還有所表現,和郭淮等人平定過鄭甘以及涼州盧水胡的叛亂。

3下落不明:張橫、馬玩

沒有史料記載。

4繼續抵抗:梁興

“潼關之戰”之後,“關中十將”的結局分別是什麼樣的?

在"潼關之戰"後,還有一支軍閥既沒有撤退到涼州,也沒有投奔張魯或者投降曹操,仍然在關中地區活動,就是梁興。這個時候關中地區基本上被曹操所控制,梁興的實力也不算很強,那麼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夏侯淵、徐晃等人討伐並斬殺梁興。好了,以上就是"關中十將"在失敗後各自的人生經歷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中國歷史地圖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