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總追思往事,主席大笑:你就是第三次反對我,我也同你合作


陳老總追思往事,主席大笑:你就是第三次反對我,我也同你合作


在目前正式出版的15種毛主席著作中,主席筆下所涉及的人物有305人,言及次數最多的是蔣、馬、列這三人,分別為1044次、 913次、 663次。

此外,主席在著作中提到次數最多的就是陳毅陳老總了。

由此可見,陳老總在主席心目中的分量之重。

與其他開國元帥相比,陳老總的身上洋溢滿了詩人的氣質。

因此,陳老總有“儒帥”之稱。

不可否認,主席與陳老總交往,經常會談詩論文,互相唱和。

陳老總回憶,1928年4月,自己與朱老總率領部分南昌起義部隊和湘南暴動農軍轉移抵達井岡山,在寧岡礱市同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大家行走在山間小徑間,一邊分析軍情,一邊討論革命根據地的建設,突然之間,聽到林中松濤陣陣,自己和主席幾乎是異口同聲地朗誦出了“憶昔午橋橋上飲,座中多是豪英”這句詩。

這句詩出版宋代詩人陳與義的《臨江仙》。

當日,兩人相見甚歡,惺惺相惜。

主席表示:相見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

當年秋天,主席欣喜於井岡山發展形勢的一片大好,揮毫寫下了《西江月•井岡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陳老總是這首詞的第一個讀者,大受鼓舞,馬上安排人把這首詞油印在紙上,分發給戰士,激勵鬥志。

補充一下,當時的陳老總才27歲,意氣風發,對革命充滿了如火般的激情。

現在我們看由八一電影製片廠、福建電影製片廠等聯合出品的《古田軍號》,看到裡面由青年演員劉智揚飾演的陳老總,以及王仁君飾演的主席,不得不感慨一聲:他們當時真年輕啊。

陳老總追思往事,主席大笑:你就是第三次反對我,我也同你合作

《古田軍號》講述的就是他們這一批青年革命領袖帶領紅四軍面對重重磨難,堅守信仰,堅持不懈探索革命真理與出路的非凡歷程。

影片中,我們看到了年輕的他們為了革命隊伍的建設,爭得面紅耳赤的情節。

這可不是編劇憑空想象,而是歷史真事。

話說,1929年6月22日,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在福建龍巖召開。

會議主持人就是年輕的陳毅。

參加會議的有主席、朱老總、林彪、伍中豪、胡少海、劉安恭、傅柏翠等前委委員,大隊以上黨代表,部分軍事幹部和士兵代表四十餘人。

陳毅在會上講完了革命形勢後,公開對朱、毛兩人展開了激烈的批評,說主席說的馬克思主義要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聯繫,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低估和信任不夠,是認識模糊;又批判朱老總是舊軍隊裡面出來的,不重視政治思想工作等等。

結果,會議選舉時,陳毅被選為紅四軍的前委書記。

而主席以一票之差落選了紅四軍前委書記。

為此,三人在會後曾展開了一場言辭激烈的辯論。

不久,主席離開紅四軍前往蛟洋養病去了。

陳老總追思往事,主席大笑:你就是第三次反對我,我也同你合作

朱老總此後曾多次寫信請主席回紅四軍工作。

主席的答覆是:“陳毅主義”既然不重視考察和實踐,回來了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紅四軍的問題。

也因為紅四軍的問題沒能從根本上解決,陳毅到上海向中央作彙報時,遭到代表中共中央領導人的批評。

中央要求紅四軍維護主席和朱老總的領導,主席“應仍為前委書記”。

陳毅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回到紅四軍後,深刻地作了反省:“陳毅主義”是非無產階級的東西,我這次回來,也要和同志們一起打倒這個“陳毅主義”。

隨後,他寫信給主席:“我倆之間的爭論已得到正確的解決。七次大會我犯了錯誤,八次大會的插曲更是錯誤的。見信請即歸隊,我們派人來接。”

這樣,1929年12月28日,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福建上杭古田的廖氏宗祠召開,這,就是著名的古田會議。

會議通過了主席主持起草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的決議案》,改選了紅四軍前委,遵照中央的指示,選出了以主席為書記,主席、朱老總、陳毅、林彪、羅榮桓、譚震林等11人為委員,楊嶽彬等三人為候補委員的紅四軍新的前敵委員會。

陳毅從此徹底服膺了主席。

1932年10月上旬,中共蘇區中央局在江西寧都召開全體會議,史稱“寧都會議”。

項英在會上聯合了任弼時、顧作霖、鄧發、劉伯承等,以多數人意見促使“免去”主席的紅軍總政委。

不久,臨時中央又撤銷了主席紅一方面軍總政委職務。

陳老總追思往事,主席大笑:你就是第三次反對我,我也同你合作

陳毅對此大為不滿。

項英對陳毅進行了批評。

陳毅反唇相譏,說:“你為什麼要迷信博古啊?你不信潤之,只能說明你沒水平。”

不過,陳毅和項英雖有爭執,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開始戰略轉移進行長征。腿負槍傷的陳毅就和項英一同留在江西蘇區領導留守紅軍和地方部隊游擊戰爭。

在贛粵邊的三年游擊戰爭中,陳毅和項英共患難,同生死,也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

這期間,陳毅一手拿槍,一手握筆,寫下了大量彰顯英雄本色的壯麗詩篇,贏得了“一柱南天百戰身,元帥本色是詩人”的讚譽。

主席深喜陳毅的《贛南遊擊詞》、《梅嶺三章》等篇,經常當著廣大紅軍幹部吟誦:“大軍西去氣如虹,一局南天戰又重……”

……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建國後的某天,陳毅在天安門城樓追思往事,談起歷史上自己曾有兩次與主席的意見相左,主席擺擺手打斷了他,爽朗地笑道:“你就是第三次反對我,我也同你合作!”

的確,幾十年的革命風雨歷程,又兼在詩詞上唱和對答,兩人的情誼已遠非他人可比。

1956年6月,主席在武漢暢遊長江,寫下名篇《水調歌頭•游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陳老總隨即創作了一首《長江》,記述主席橫渡長江的壯舉,詩云:“有人雄今古,游泳渡長江。雲此得寬餘,宇宙莽蒼蒼。”

主席讀了陳老總的詩,對身邊的人說:“陳毅的詩豪放奔騰,有的地方像我。陳毅有俠氣,爽直,這些特點反映在他的詩中。”

陳老總則在回家後,把家裡的孩子們召集起來,帶領孩子們一起朗讀和背誦主席的《水調歌頭•游泳》,熱情洋溢地對孩子們說,毛主席已是60多歲的高齡了,但革命豪情仍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青春煥發,你們這些正當年華的孩子,一定要在大風浪中培養和鍛鍊自己的革命意志。

1962年秋,主席和陳毅還有總理等人在香山賞紅葉,主席站在雙清別墅的涼亭上,信口吟誦起了一首詩:

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

革命亦如此,鬥爭見英雄。

這首詩,是陳老總的舊作。

陳老總意想不到自己的一首小詩,竟然被主席一句不差地背誦了出來。

主席誦完這首小詩,還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陳毅有詩在上頭。”

陳老總為此感動不已。

1971年12月,陳老總患了結腸癌,在北京日壇醫院就醫。

做了手術後,多日未進食的陳老總,突然在12月26日清晨提出要吃麵條。

但他只是費力地吞嚥了幾根,就無力再吃了。

醫生來查房了,他對醫生說:“今天是毛主席的生日,我早上吃了麵條……”

大家都非常奇怪:病房裡沒有掛曆,也沒有任何人提醒他,他又怎麼知道今天是主席生日的呢?

在這生命的最後歲月,陳老總還這樣念念不忘戰友和詩友的生日,讓所有人聳然動容。

1972年1月6日深夜,陳老總逝世。

1月8日,主席簽發了中央有關陳毅追悼會的報告和悼詞送審稿。

1月10日,年近八旬的主席親自參加了陳毅追悼會,他在陳毅骨灰盒前,深深地三鞠躬。這是繼1963年主席到北京醫院向羅榮桓元帥的遺體告別以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出席悼念活動。

不久,有一首《沁園春•步詠石韻悼念陳毅同志》作為“毛主席未發表詩詞”廣為流傳:“星隕朔方,天地失色,山海無光。是人傑蓋棺,丹心一片,詩豪絕筆,青史千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