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南口之戰:中共第一次高度評價國民黨中央軍

抗日戰爭南口之戰:中共第一次高度評價國民黨中央軍

1937年7月7日,隨著北平城外盧溝橋上的一聲槍響,中日戰爭徹底由局部衝突演化成了殊死決鬥的全面大戰,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終於露出了企圖一口吞下中國的貪婪面目。七七事變後緊緊22天,日軍便以少數兵力一舉擊敗防守平津的中國軍隊第29軍10萬大軍,佔領了中國北方政治和軍事中心的平津地區。

初戰告捷,使得原本就瞧不起中國軍隊的大多數日本軍政要人更加輕視中國的抵抗能力和決心。日軍於是開始制訂在整個華北的作戰計劃,目的是對防守在縱觀中國南北兩條大動脈——津浦路和平漢線上的60萬中國軍隊予以毀滅性打擊,從根本上解決華北問題。

於此同時,日軍狂妄的宣稱:“所到之處將敵消滅,在華北作戰結束之前,絕不與中國作外交上的任何交涉,也不允許第三國干涉!”

為了解除後顧之憂,日軍決定先拿下側翼平綏線上的張家口,也為日後攻打內蒙古、綏遠和察哈爾打開通道。

擔負攻擊張家口的任務是日軍的甲種師團——第5師團,因為尚在開進途中,擔任前鋒為第5師團開道的任務由第20師團和獨立混成第11旅團完成,目的是掃蕩八達嶺長城一線的中國軍隊據點。

平綏鐵路東起北平,向西北經張家口、大同,直到綏遠省首府包頭,是連接華北北部的一條交通大動脈,同時也是連接蘇聯的一條必經之路,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國民政府將其視為第二戰區的生命線。平綏線東段坐落於崇山峻嶺之上的重鎮南口,是出北平通往綏察的第一道門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北方著名的天險要塞。中日雙方無論是誰要掌控山西、察哈爾、綏遠三省,首先就要控制南口。

國民政府當然也意識到了南口的重要性,還在平津作戰期間,蔣介石就針對南口防禦給華北的中國軍隊下達了一系列作戰命令:命令位於綏東的中央軍第13軍緊急備戰,擔負南口的正面防禦;察哈爾省主席兼第68軍軍長劉汝明、綏遠省主席兼第7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也都做好應戰準備,隨時開赴平綏線作戰。

第13軍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軍長湯恩伯更是蔣介石的心腹愛將,該軍下轄第4師和第89師,師長分別是王萬齡和王仲廉。按說南口是察哈爾省主席兼第68軍劉汝明的防區,應該由劉汝明派兵防守。但是劉汝明的68軍是剛剛從防守北平失敗後南撤的第29軍改編後由該軍所屬的一個師又一個旅改編而成,並且是屬於西北軍序列,在蔣介石眼裡,這些只顧保存實力的雜牌軍如何能擋得住日軍?大敵當前,唯一靠得住的還是自己的嫡系部隊。

蔣介石的擔心不無道理。平心而論,當七七事變爆發後,蔣介石曾一再督促第29軍軍長宋哲元立足於戰,切不可被日本人釋放的和談煙幕迷惑從而貽誤戰機。但是軍閥出身的宋哲元在大敵當前依然無法從軍閥割據時期的那種保存實力的固定思維中轉變過來,總是認為這不過是蔣介石企圖擠佔他掌控下的平津地盤所耍的一個花招。基於這樣一個判斷,宋哲元企圖在蔣介石、日本人之間玩平衡術。只可惜,帶兵出身的宋哲元在政治外交上比較低能,最終釀成了平津迅速陷落的悲劇。

但是在南口戰役期間,軍閥思維並沒有隨著平津的陷落而消失。劉汝明便是和宋哲元一樣的心思,把張家口和第68軍當做自己的地盤和本錢,不容任何人染指。蔣介石派第13軍赴南口布防,並且由湯恩伯擔任總指揮,張家口則是必經之地。這不得不讓劉汝明對蔣介石此舉產生有擠佔張家口地盤的念頭。

於是,當滿載第13軍的軍列到達張家口時被劉汝明的部隊攔下,並且帶來劉汝明的命令:不允許第13軍經張家口去南口,要去就繞道而行。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劉汝明耍的花招,阻止13軍開赴南口。因為當時無論公路還是鐵路,張家口都是必經之地。

軍情如火,地方軍卻還在搞軍閥時那一套,這不禁讓湯恩伯大為光火。憤怒之餘,湯恩伯還是派了自己的參謀長吳紹周與劉汝明交涉,但是得到的答覆還是和上次一樣。湯恩伯按捺不住了,直接電告蔣介石說明劉汝明阻攔13軍過境之事,並且把吳紹周從張家口帶來的劉汝明置軍委會備戰命令於不顧的情況一併報給蔣介石。但是大敵當前,精誠團結為上,蔣介石也沒別的辦法,只好把西北軍前輩馮玉祥和鹿鍾麟請出來,由他們出面做劉汝明的工作,好說歹說總算使劉汝明答應放13軍過境了。

這樣一折騰,13軍開赴南口的時間比預定計劃整整晚了4天!還沒到南口,首先就遭到日軍的空襲,開進時間再次被耽擱,每天只能完成一次運兵任務,每次僅有1個團。等到8月3日抵達南口的13軍僅僅只有3個團,第二天,日軍先頭部隊獨立第11混成旅團便向南口發動了進攻,南口之戰正式開始!

作為中央軍的主力部隊和心腹愛將,蔣介石對第13軍和湯恩伯寄予了厚望,要求他們在南口至少堅守半個月。作為中央軍嫡系戰將的湯恩伯,蔣介石耳提面命,自然不敢由半點疏忽。但是,戰事一起,湯恩伯才覺得半個月實在是太長了!

湯恩伯到達南口後,把13軍主力沿八達嶺、居庸關、南口的平綏線正面佈防,特別是位於南口東南的龍虎臺,更是重中之重,守衛在這裡的是89師265旅。

日軍的第一個攻擊目標也是龍虎臺,獨立混成第11旅團也是日軍的精銳部隊,下轄2個步兵聯隊,2個炮兵聯隊,1個騎兵聯隊以及工兵、輜重兵各1箇中隊,總兵力4000人。其旅團長鈴木重康位列中將,比其他旅團長軍銜都要高一級。

在飛機、火炮掩護下,日軍猛攻龍虎臺,雙方廝殺一整天,13軍以重大的傷亡代價打退了日軍的進攻。8月7日,日軍增加了坦克掩護步兵衝鋒。在航空兵集中掩護下,步兵分散成小股部隊向龍虎臺頑強推進,至黃昏時分仍未能得手。惱羞成怒的鈴木重康下令使用毒氣彈,守軍1個加強排全部中毒犧牲,傷亡巨大的日軍這才艱難的爬上了龍虎臺。

龍虎臺失守,整個南口戰線為之震動。89師師長王仲廉嚴令529團團長羅芳珪組織並兵力反擊,務必奪回龍虎臺。對此,王仲廉親自趕到南口車站坐鎮指揮。羅芳珪以兩個連的兵力組成突擊隊,在二營營長李瑾帶領下趁夜向龍虎臺發動反擊。剛剛拿下龍虎臺的日軍沒料到中國軍隊會發動夜襲,李營長帶領的突擊隊打得機智頑強,以傷亡50人的代價奇蹟般的奪回了龍虎臺。

日本人當然不會善罷甘休,8日清晨,日軍再次向龍虎臺發動進攻。炮火打擊比之前更加猛烈,守軍529團傷亡慘重。當天晚上,湯恩伯下令放棄南口車站,集中力量固守龍虎臺。

從開戰至今,雙方圍繞龍虎臺已經血拼廝殺了四天,日軍進攻之前總是集中強大的炮兵火力,猛轟中國軍隊陣地。當雨點般的炮彈、炸彈傾瀉到中國軍隊陣地上時,中國軍隊根本沒有藏身之處,防禦工事也完全化成一片焦土。13軍雖然也配屬炮兵部隊,但是與日軍相比卻少得可憐,僅有日式山炮9門、蘇制戰防炮2門,炮彈也沒多少,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日軍步兵也不停的變換戰術,加強步炮協同,使用小規模兵力分成奪路向龍虎臺陣地滲透。這時,89師官兵的情緒逐漸焦躁起來,紛紛向上級請求實施主動的短促突擊與日軍白刃格鬥,與其待在陣地上被日軍炮火炸死不如衝下去與之拼命。

看著旺盛的士氣,王仲廉於是也組織小股部隊不分白天黑夜不停地襲擾日軍,迫使日軍的攻勢放緩。

但是到了11日,得到增援的日軍再次對南口陣地發動全面攻擊,守軍每一個陣地都發生了激烈的戰鬥。激戰至12日,日軍在大量火炮和坦克掩護下從龍虎臺與南口之間突破。當日軍坦克衝上來後,既沒有反坦克武器也沒有反坦克經驗的守軍部隊只好以血肉之軀撲向這些嗜血怪獸。529團7連連長隆桂銓帶著兩個排的戰士迎著橫衝直撞的日軍坦克衝了上去,奮不顧身的戰士爬上日軍坦克,把手榴彈塞進坦克炮塔。居然以傷亡過半的代價一舉摧毀六輛日軍坦克。

但是,已經在龍虎臺苦戰八天的529團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全團僅剩不到400人。在如此殘酷的拉鋸戰中,兇狠殘暴的日軍遭遇了自開戰以來最為頑強的抗擊,儘管付出了代價,眼前這個早已經屍首相疊、血流成河的龍虎臺依舊屹立在那裡,擋著日軍的前進道路。中國軍隊雖然也傷亡慘重,但是目睹眼前這屍橫遍野的景象,打紅眼的守軍官兵還在進行著收復汕頭的較量,明知不可為還是拼死衝殺,殘酷的激戰令中國軍隊幾近瘋狂。

到了13日,守在指揮部不分晝夜精密指揮的13軍軍長湯恩伯自開戰以來幾乎沒怎麼睡覺。整天以電話地圖為伴,時時關注戰場上的一舉一動。13軍是中央軍嫡系部隊,也是他湯恩伯賴以起家的部隊,無論如何也不甘心在這一戰中報銷。但是因為有蔣介石的嚴令,湯恩伯不敢在規定時間之外放棄陣地。所以,在指揮作戰之外,湯恩伯還有一件事,那就是不停地催促增援部隊。但是,哪支部隊會趕來增援呢?遠的不說,整個華北戰場上的中央軍部隊就他一個13軍,剩下全部是西北軍、晉綏軍、東北軍這些在數年前的中原大戰中與自己交過手的雜牌軍。舊有的積怨可不是喊一句“抗日”就能一筆勾銷的。不然也不會發生受阻張家口的事,所以13軍在南口苦戰,湯恩伯根本不敢指望這些雜牌軍來增援他。他只好像蔣介石呼救,但此時淞滬會戰已經在華東沿海展開,中央軍主力部隊全部向華東集中,根本不可能向華北派一兵一卒。但湯恩伯可顧不上這麼多,一個又一個電話加電報,連續不斷的向蔣介石呼救。同時,為了儘可能的保存實力,湯恩伯於13日下令放棄已經屍積如山的龍虎臺,把部隊收縮至居庸關、八達嶺一線。

但是對南口志在必得的日軍可不給湯恩伯以保存實力哪怕是喘息的機會!

16日,日軍又增添了生力軍——第5師團,緊接著又開始了新的攻擊行動。擔負居庸關守備的還是王仲廉的89師,師部也設在這裡。筋疲力盡的89師如何擋得住更為兇悍的第5師團?很快,居庸關各個主要陣地很快失守,整個南口戰線很快動搖。

湯恩伯苦撐到了18日,也就是到了蔣介石規定的半個月期限。正是在這一天,蔣介石的電令到了。但不是要求湯恩伯撤退,而是固守待援。因為蔣介石已經命令自己麾下的五虎將之一——衛立煌率第14集團軍從保定全速北上增援南口戰場,同時晉綏軍傅作義部也奉蔣介石之命從綏遠出動向南口靠攏。

就在日軍攻擊居庸關、第13軍力漸不支的緊急關頭,湯恩伯盼望的援軍總算開到了一支——李仙洲指揮的第21師和朱懷冰指揮的第94師,很快與正在繼續進攻的第5師團殺成一團。但是這兩個師加入,與戰局不過是杯水車薪,日軍雖然放緩了對居庸關的攻擊,卻虛晃一槍直撲長城關口,一舉拿下長城防線上的制高點——1390高地。這一招可謂十分狠毒,佔據制高點日軍可以居高臨下逐個掃蕩中國軍隊的據點,直指湯恩伯軍部所在地——懷來,然後切斷居庸關方向13軍的退路,徹底摧毀中國軍隊的整個南口戰線。

至此,南口防線可謂十萬火急!

在湯恩伯一再求援和蔣介石的嚴令之下,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派兵增援南口,並且命令劉汝明第68軍、趙承綬騎兵第1軍餉張北、商都一帶的偽蒙軍發起攻擊,以策應南口方向的作戰。騎兵第1軍執行了這一命令,一舉擊敗偽蒙軍收復商都。但是劉汝明依舊按兵不動,不僅張家口側背面臨日軍威脅,就連增援南口的傅作義部也受到阻礙。但是南口形勢已經危如累卵,傅作義當機立斷,率72師、第200旅、獨立第7旅馳援南口,於20日到達懷來。

而早就從保定啟程的衛立煌第14集團軍兩個師經過艱苦跋涉,也逐漸逼近了南口。

在得知各路援軍即將抵達的消息後,神經緊繃了16天的湯恩伯終於鬆了一口氣,自己的13軍總算熬出來了。於是,湯恩伯與傅作義商定待衛立煌部到達後如何對當面日軍實施反擊以期把日軍趕出整個長城戰線。

但是就在湯恩伯、傅作義、衛立煌圖謀這一戰機時,又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了。

早在傅作義率部馳援南口到達張家口時,由於擔心側背安全曾向閻錫山建議掉頭重新攻擊張北。但是閻錫山擔心南口失守對整個戰局不利,因此沒有同意。沒想到南口方面的反擊尚未開始,又一支日軍部隊已經兵臨張家口了!

和南口一樣,張家口始終也是日軍覬覦的目標,因為拿下張家口可以確保滿洲國側翼的安全,並且早在南口之戰打響前就制定了攻擊張家口的計劃。

就在第5師團與中國軍隊打得難解難分之際,另一支日軍部隊——關東軍也開始集結兵力。還在傅作義向南口推進時,關東軍已經從張家口的東北、西北兩個方向撲了過來,一旦拿下張家口,就可以和第5師團一起對南口戰線上的中國軍隊形成全面合圍。

就在傅作義與湯恩伯商量準備反擊南口日軍的當天,關東軍向張家口發動進攻。劉汝明的68軍抵擋不住,僅僅4天,關東軍便抵達張家口城下。

為了保住張家口,傅作義只好命令尚未到達南口的部隊原路返回。這樣,反攻南口的計劃便泡湯了。更讓湯恩伯失望的是,衛立煌第14集團軍被突然氾濫的永定河水擋住,插翅難過。

這樣一來,中國軍隊增援南口的計劃便告無效了。幾近絕望的湯恩伯只好再一次縮短戰線,繼續死守陣地,因為他沒有接到蔣介石下達的撤退命令。相反,蔣介石的命令是死守勿退!

於是湯恩伯率部死守到25日,這一天,日軍坦克開上了居庸關。當晚,湯恩伯向蔣介石彙報戰況時,蔣介石的答覆讓他等待衛立煌的援軍,並且還附上一句:反正是一死,逃跑而死,不如固守而死。

但是湯恩伯這次沒有服從命令,於次日下午13時30分下令南口守軍全軍突圍。當日,日軍第5師團佔領了懷來獨立混成第11旅團佔領延慶,張家口也於這一天陷落。

至此,南口會戰結束。中國軍隊傷亡2.6萬餘人,第13軍幾乎被打殘,日軍傷亡2600餘人。

雖然雙方傷亡比例達到10:1,這其中有中國軍隊戰場指揮不統一,官兵裝備和素質都欠缺等因素,面對強大的日軍,中國軍隊沒有長期固守的可能。但是湯恩伯及其領導下的第13軍在防守上超過了預定的時間,以一場血戰顯示了中國軍人的不屈與無畏,完全可以稱得上一場勝利之戰。對此,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刊物《解放》高度評價這一戰役稱:“不管南口陣地事實上的失卻,然而這一頁光榮的戰史,將永遠與長城各口抗戰、淞滬兩次戰役鼎足而三,長久活在每一箇中華兒女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