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接受不了“变老”,也请教会孩子好好告别


哪怕接受不了“变老”,也请教会孩子好好告别

我们都知道自己终将会死,于是在有生之年努力着、拼搏着、梦想着……但我们却常常对死亡这件事讳莫如深。仿佛我们不说、不提、不探讨,这件事就可以这样过去,或者是延时来到。

新冠病毒来临时期,我们经历了太多了的分别和死亡,在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时,我们似乎对死亡有着些许的“免疫”,随口一句“今天又有多少人死了”。可事实上,我们真的了解我们人生的终点吗?

哪怕接受不了“变老”,也请教会孩子好好告别

2011年日本震后,北野武有一段话被很多人记住,“灾难并不能笼统地概括为‘死了两万人’,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之所以被记住是因为这句话真的直戳人心。

因为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死一次”就是我们一生中天大的事情了。

我常想我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这件事对于个人来说是“天大的事情”,但对于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甚至是整个宇宙来说,这个事情微乎其微到甚至比不过一阵大风。

直到我看到这本《长长的回家路》,我才有了一些思路。

哪怕接受不了“变老”,也请教会孩子好好告别

我们的父辈,把潜意识中对死亡的恐惧加诸于我们的身上,以至于我们在成年之后的很多年里,仍旧缺失死亡教育。等他们看透了,无畏了,已经垂垂老矣,早忘了该如何跟孩子说这件事。

父辈们担心自己老无所依,也担心子女老无所依,于是衍生出了催婚、催生等词汇,这些担心的潜意识中,都包含着对死亡的恐惧。

但也是这种写在人类基因密码中的恐惧才让人类得以繁衍至今,我们不探讨这种恐惧的种种正向或反向意义。我们来说说,当我们怀抱这种恐惧时,如何来和孩子谈论死亡。

那些死后飞到天上,或者变成星星、蝴蝶、花朵、树木……的浪漫阐释或许会让孩子对死亡抱有一些美好的幻想,可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他们对生命和世界探索的边界日益扩大,浪漫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因为,不是所有的告别,都有下一次相见。

很多告别,不但不浪漫,反倒痛彻心扉,那些悲恸从发生的一瞬间开始便有足够的分量让我们背负一生。

哪怕接受不了“变老”,也请教会孩子好好告别

死亡就是这样的一种告别,一种想到就泪流不止,一种想忘也无可奈何,直到你也迎来这样的告别,这样的思念才会终止。我想将这样的告别解释给我的孩子听。

诚然,我在解释的过程中会不经意带着我与生俱来的恐惧,但更多的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感受到我更多的爱,因为大多数时候,这两者相生相伴。

回想我的读书生涯,语数外、史地政、物化生等等,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思想到行为似乎都有章可循,但我没学过“死亡”。以至于我初次经历亲人离世时,是那样惶恐而不可置信。

尽管也曾目睹过严重疾病或者老年生活的种种难处,但也因为年轻,所以始终无法感同身受,直到我自己经历了一次小手术,术后无法进食只能靠打针维持营养供给的状态,而且周身时刻伴随着疼痛感才让我对“变老”这一事实,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那就是,你的身体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你想做的事了。


哪怕接受不了“变老”,也请教会孩子好好告别

也许还不止是身体,就像《长长的回家路》里的爷爷说得那样,“我去过这个广场的所有地方,过了一晚,它又变小了。”脑海中很多珍贵的记忆会随着变老而逐渐凋零,最后都被风吹散了。

如果没有意外,多数人可能都会在这种情况下和亲爱的家人告别。

爷爷的孙子诺亚问老人,“我们是要在这儿学习如何告别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小男孩说,“我想,告别总是艰难的。”

是啊,告别很难!但孩子有时总会体现出惊人的智慧,如果我们耐心解释,他们一定会找到自己的方式来解读他们看到的一切。

只是,在告别来临之前,小小的身躯里有着和成人一样的困惑和恐惧,这时便需要有人陪着他,理解他,并告诉他,是时候告别了。

哪怕接受不了“变老”,也请教会孩子好好告别

《长长的回家路》讲述了生活在一个再也无法识别和记忆的世界里的恐惧和爱,也讲述了一个男孩和他的祖父,一个父亲和他的儿子之间的和解与告别。

正如书里的小男孩说的那样,“我不擅长告别”。

我想没有谁是生来就擅长这件事的,都是一路走来,一边经历,一边或无奈或强大地迎来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告别。

正如爷爷说得那样,“我们还有很多机会去实践,所以你会擅长的。周围走来走去的成年人对于告别都有一种遗憾,他们都希望可以回到过去再一次好好告别。我们的告别不需要这样,你会不断地与人告别,直到你会完美地告别。”

哪怕接受不了“变老”,也请教会孩子好好告别

读书的好处之一就是,总有一些相似的情绪,让我们内心震颤却又不知如何述说,恰巧此时,有一些文字映入眼帘,抵达我们的内心,于是那些漂浮无根的感情落地生根,于是我们的心有了寄托。愿这些文字也能抵达每一个人的心,大家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