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46-孔子为什么不肯卖掉车


《论语通读》46-孔子为什么不肯卖掉车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学生了。”

你还记得上部《雍也篇》里,鲁哀公问过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也是颜回,并且特意强调颜回能做到“不迁怒,不二过”。此刻听季康子之问,孔子在点了颜回的名字后,并没有多做进一步的说明,只是惋惜他英年早逝、不幸短命。

这一君一臣,问同样的问题: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的回答完全一样,说明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虽然今日已人天相隔,也不能改变他的印象和看法。“今也则亡”这四个字沉甸甸的,你能感觉到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分量。

《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了孔子评论颜回的一句话:“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你看孔子团队,师生之间除了正襟危坐高堂讲章外,平时休闲开个玩笑幽默一把也很常见。

这里孔子就有点用戏谑的反话开颜回的玩笑,说我想给你当管家,其实表达的是正面的高度评价。其中“多财”二字,多少流露出一点辛酸之意。这个话流传到后世,就有了“颜氏之子”的流行用法,这是在赞美人。

唐代的大诗人杜甫在《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诗中就有:“神仙中人不易得,颜氏之子才孤标。”孤标,独树一帜,为时代标杆。千载之下,杜甫完全理解孔子,充分了解孔子和颜回他们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多深。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车子卖掉,给颜渊备个外椁(guǒ)入葬。孔子说:“(虽然)颜渊和孔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对个人来讲都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去给他买椁入葬,因为我还忝居大夫之列,是不可以步行的。”

颜渊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小孔子几岁。椁这个字你有点陌生,但可能听过一个词叫棺椁,古人所用棺材是两层,内为棺,外为椁。

读到这一段,你可能第一反应是孔子很虚伪。颜渊不是他的得意弟子吗?孔子口口声声说颜渊如何优秀,颜渊死了自己如何伤心。但真到了颜渊葬礼的时候,没钱置办外椁,他的父亲颜路请孔子卖掉自己的车子好好埋葬儿子,也算合情合理。孔子不但不同意,还把自家的儿子孔鲤拿出来说事儿,这里我要给你解释一下。

尽管孔子十分悲痛,但他在丧葬问题上主张守礼,不主张厚葬。《左传·成公二年》就有句话:“仲尼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车,也是器;名,这里是指爵位。

这都是礼的组成部分,不可以乱制,大夫步行在当时就是违背了礼的常规。而且你还记得我们讲《八佾篇》的时候说过,孔子主张葬礼上从心为主,平民百姓家里有什么条件就按什么条件来办。

我再引一条材料来帮你理解,《礼记·檀弓下》记载过:

有一次子路说,好可怜哪,贫穷的生活让人在父母生时无法尽孝,死时无法尽礼送葬。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哪怕吃粗粮喝水,能尽其欢,这就是孝嘛。尽快根据条件办理后事,这就是孝嘛。由此可见,对父母之事尚且如此,对子女当然更不能违制了。

所以你看,前边我们学过葬事为重,但决不等于大操大办,而是根据条件妥善处理。这才符合礼,充分反映了孔子对礼的理解与严谨态度。而且拿孔鲤来类比,更看出来孔子把颜渊当作多亲的人。

下面两章还是在说颜渊之死,意思相同。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老天爷真要了我的命啊!老天爷真要了我的命啊!”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悲痛欲绝。跟随孔子的人说:“先生您太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我有太悲痛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痛过度,又为谁呢?”

颜渊早逝对孔子的打击很大,比亲儿子死了还要难过,真的是伤肝伤肺、痛入骨髓,一时无法自抑,无奈向天号泣。

这里的“恸”是指哀伤过度,过于悲痛。而过于悲哀属于越礼,所以旁边的从人有此一问。这里的“夫人”,夫要读二声,不是指女性的“夫人”,而是代词,代指颜渊。

孔子的回复,你细细琢磨体会,很值得玩味。我们都知道颜回之死对他的打击,而他的失声恸哭、向天号泣也是感情的真诚流露,一时无法自抑。

七十多岁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乃是人生几大痛苦之一,结果被他遭遇。这个恸字,形象地表现了老夫子的内心感受。旁边跟随的众人,平时接触夫子,在礼教中熏化,觉得这样有违礼法。

孔子怎么说的呢?他当然明白弟子们质疑的意思了,所以上来先来一句:有这么回事吗?我有那么悲痛欲绝吗?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死去的高足如在面前,自己泪涕横流、哭声在耳乃是事实。所以他跟着就来了一句:如果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为之恸哭,为之悲痛欲绝,那我还能为谁呢?

这话,虽听着有点自相矛盾,强辞为辩,但此刻孔子的失态情出于衷,真真是让他老人家痛不欲生啊,反而更加鲜活地表现出老夫子为人的真诚可爱之处。这段对话非常传神,具体描绘出了当时的情景。

《周易·系词下》: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也许知道众多隐微吧。世间存在不好的事情没有他不知道的,知道是不好的事情没有再去做的。《易经》上说:‘走不远就返回,因没有适宜之事可做而悔改初衷返回,大为吉利。’”

这段话,既可为颜回的“不二过”做个注解,也能看出颜回这个弟子在孔子心中的分量。就连他晚年为《周易》做注解的时候,都不忘用颜回来作典型例子。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用丰厚的礼来安葬他。孔子说:“不可以这样做。”学生们仍然以丰厚的礼数安葬了他。孔子说:“颜回看待我如父亲,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这不是我要这么做,是几个学生们干的呀。”

和上章一样,孔子是反对厚葬、反对违背礼制的。但弟子们非常清楚颜回在夫子心中的地位,为了表达师生之情、同窗之谊,没有听老师的话,厚葬了颜回。

“回也视予犹父”,把我当成亲生父亲看待,不但道出了他们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而且开了中国教育史上师生关系的先河。所以后世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说的就是这种师生关系。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也就是子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孔子说:“人都没能事奉好,怎么能事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孔子这里讲的“事人”,是指事奉父母、上级、长辈、君主。这是把世俗社会生活放在彼岸的鬼神之上。子路这里的两问,涉及鬼神与人世间、生与死,孔子都给了明确的回答。

你还记得前边《雍也篇》里,他在回答樊迟之问时所说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的话吧。看来,虽然弟子们跟随老师学习多年,但仍然受当时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于死后的世界、对于鬼神充满了好奇和疑问。

孔子的应对很巧妙。在整个社会和民间普通存在着鬼神信仰,对于死后的灵魂如何安置充满未知的恐惧和疑惑时,他不断然地否定那个彼岸世界。但是,他现实主义地引导学生首先把此岸、此生的价值放置在优先地位来考虑,不在那个无法把握的虚幻世界上浪费精力。这是他一贯的态度,也是周代人文主义理性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如果做个比较,你看看晚出的墨子,专门写有《明鬼篇》和人辩论,用各种例子证明鬼神的存在,你就能体会到当时的整个思想环境了。孔子的这种人文主义的理性精神,其实是面临很大压力的。

摘自靳大成《论语通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