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和機會

〖一旦擁有了抽別人耳光的權力和機會,越是時常被抽者,越是不放過每一個抽別人的機會,這就是暴民心理與弱勢者的思維和價值觀〗

曾經有個重量級人物,重重地抽了下屬一記耳光,由此而來的是“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嚴重到何種程度?以至於用“蝴蝶效應”下的一場風暴來形容,甚至說這一記耳光有載入史冊之可能。所以,真正擁有“絕對的”抽別人耳光權力者,會慎重使用抽耳光的權力(不包括其它權力)。

有意思的是,那些理論上和實踐中都不曾擁有抽別人耳光權力者,往往對抽耳光的權力特別嚮往,他們不關心耳光背後的成因,也就是失控的權力,只在意自己何時也擁有抽別人耳光的權力。

真的有一天,因為特定生態或環境氛圍變化,讓其擁有了這種權力,他會不失時機的不假思考的向別人揚起手臂,狠狠地抽耳光。這就是近些天網絡熱議戴紅箍者“抽耳光事件”的背後成因。

該事件的發展結果符合大眾預期,故可以翻片,但由此折射的社會心理抑或民族文化心理,不應輕易過去。補充一個素材道理更加清晰。網名李慶者髮帶有調侃性質的帖子:“小區有個紅袖章保安老頭,最近越來越牛B,動不動就罵人。我就騙他說月底就解禁了。他很失望地說:不能這麼快吧?我說市裡文件都公佈了。他的腰突然就不是很挺了,從意氣風發變成意志消沉。”

其實,戴上紅箍就意味擁有了某種超級權力,特別是抽耳光的權力,很多年前曾經存在過,後來政治文明啟發了越來越多的人,慢慢地便少了。但是,導致這種現象的思維和觀念並沒有一起消失,只要環境氛圍適宜,潛意識就會變成顯意識,並且迅速轉化為行動。

所以,我們必須藉機往民族心理深處探究,以求根源和出路。原因不難尋找,根源於封建統治。歷代王朝從來都沒有實行過與民共享權力和利益,而是持續強化等級利益,久而久之形成為民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民眾們再不追求平權與人格獨立,而是執著於獲得抽別人耳光的權力。

最能夠深刻反映這一點是農民運動,所有造反起家的無不追求“打天下坐天下”,也就是民眾下跪的方向變更,及其華蓋下人的變化,而不是文明的進步。所謂“山河依舊,物是人非。”

上述價值觀念深印在民族思想和心理深處,綿延不息,時時湧動,即便面上會發生一些變化,骨子裡很難更易,更不可能斬草除根。所以,只要不是有意識遏制,就有冒出並蔓延開來。由此決定了更新價值觀念,提升人文品質十分重要,十分現實,十分迫切。

怎樣才能改變?極重要的是破除權力崇拜,尤其要避免形成不受約束的權力,因為“絕對權力”往往與惡其同行,隨時滲入私權領域。

制度層面重在為公權劃邊界,特別是將權力關進籠子,同時還要讓掌握公權力者“知敬畏”。觀念層面是大力推進民族啟蒙,讓國民普遍理解現代文明的本質內涵及其遵循。後者也可以理解為自省和自覺,意義和作用不亞於前者。

借一小故事證之。光緒六年,俄國皇太子送李鴻章一把金質手槍,李鴻章很喜歡,常隨身攜帶。有次狩獵,情不自禁掏槍瞄準獵物,慢慢地又收了起來。隨從問故,李鴻章說:“身懷利器,殺心自起,慎而重之。”由此而言,認識到抽耳光的絕對權力十分可怕,是推進政治文明的重要一環。

總之,我們應當舉一反三,加大公民意識的塑造和提升,保證大國道路奠基於更加優良的人文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