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线上教学指导手册(九)—提升自身内动力



(记者 张伟 通讯员 常罗文)2020年4月7日,热闹的校园打破了沉寂近三个月的宁静,河南省高三学子走进学校,准备开启新学期的生活。4月13日,初三学生也将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返校复学。随着全国各省市陆续发布的复课复学通知,使不少中小学的学生、家长、教师渐渐失去了线上学习的新鲜感,学习动力和持续力慢慢下降。上周,我校依据学生线上学习动力下降的原因,发布了《第八期线上教学指导手册》,提出了持久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实施建议。根据指导意见,我校教师、学生、家长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充分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巩固深化教育成果,我校在本周及时开展学生、家长、教师的分享交流活动,让我们对“如何提升自身内动力,为学习注入活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现将优秀经验进行总结,并发布第九期线上教学指导手册。

一、规划黄金时间,形成学习习惯

根据脑科学理论,在头脑机能最高的时间段,工作和学习效率可以提升到平均状态的两倍,甚至更多。而我们的大脑在起床醒来三个小时之后最清醒,是人脑机能最佳的时段。我们之所以无法坚持学习,部分原因是学习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或者是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而中止学习。但当我们在一天精力和脑力最旺盛的时候去完成学习任务,相对来说会更加的轻松。所以可以将自己专注力最高的时段固定下来,用做学习,形成习惯,让头脑记住这个“黄金时间”。比如规定每天上午八点学习,头脑可能就明白了“这是集中注意力做事情的时间段”,从而会自动排除杂念,专心学习。

五年级一班 刘恩泽:

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线上教学指导手册(九)—提升自身内动力

我制定了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把学习、生活、运动、休闲都安排得清清楚楚。8:30—11:40按时观看网络直播课,即使是在家听课,我们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更要做好听课笔记,以便于我们课后复习。中午吃完饭13:00—14:30是我的放松、休闲时间,我会听听音乐,或者进行午休,缓解上课疲劳。下午14:40—15:10继续上网课。下课后,我会认真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提交。16:00—17:30是我的体育运动时间,我会进行跳绳、打羽毛球等运动,或者帮妈妈做家务。观看新闻联播后20:00—21:30是我的自主活动时间,我会对当天所学内容进行查漏补缺,然后再进行课外阅读。22:00准时上床睡觉,绝不熬夜。

五年级四班 窦丁莘爸爸:

对于孩子来讲,保持良好的、健康的作息时间,能够让孩子一天都精神满满。在早晨意志力最强的时间段里,我会先让孩子把一天中最重要、最有挑战性的任务完成,然后奖励Take a break,或者听会儿音乐。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保持专注很长时间,意志力也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的。合理规划好黄金时间,保持专注,能够更好的养成学习习惯。

二、明确到达目标,强化学习动力

目标是前进的灯塔,但是过易的目标无法满足自身的成就感,不足以激发动机;难以实现的目标又容易使自己畏难、气馁。所以要设定可以经过努力实现的中等难度目标,使自己从中体验到成功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自己清楚地知道学习向哪个方向发展,应采取什么策略、制订什么措施、开始什么行动、如何安排时间。从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使学习变得紧张而有序。

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线上教学指导手册(九)—提升自身内动力

六年级一班 孙淑琪:

过去,我总是会一下子就立很多大目标,认为这样就可以督促自己进步了。但事与愿违,我经常一个目标还没完成,就想着完成下一个目标,以至于到最后不仅一个都没完成,心里还隐隐有一种挫败感。直到有一次,我的朋友小云点醒了我,她说:“你可以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呀!”听罢我恍然大悟,于是决定开始尝试先从小目标做起。一次只定一个,这样就会大大地提高专注度。每次看着自己努力的结果,自豪感和成就感便油然而生。成绩越来越好,也就越来越有动力去学习了。

四年级四班 魏嘉泽

有了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我会为每次考试制定一个目标,每天早晨起床后,我会再定一个当天的小目标——上课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课余练习毛笔字等。每完成一项,画一个对勾,到晚上的时候,看到一张清单上满满的对勾,我会有满满的自豪感,学习的动力也越来越强了!

三、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并建立奖励机制,会使学习兴趣变得浓厚,动力变得更加持久。例如:每完成一天的任务,就奖励自己看一部电影;每完成一周的目标,奖励自己买一件喜欢的东西等。此外,教师和父母的奖励也很重要,当孩子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时,老师和父母可以给予孩子口头和行为上的奖励。在奖励的作用下,学生会持续不断地完成既定目标。教师面对多名学生,或家长面对家里有多个孩子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树立榜样的力量,使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线上教学指导手册(九)—提升自身内动力

四年级二班 尹子赫:

每次老师把我的作业评为优秀作业时,每次我连麦正确回答问题时,心中便充满了喜悦,这是我以前从没尝试过的!我主持小组直播、参加诗歌朗诵会,我还报名了主持班级的班会,并且非常成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些对以前的我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看见了我的变化,连妈妈都说,我笑起来真好看!

六年级二班 王琦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就是把自己喜爱的长笛,穿插在我的休息时间里,学习生活中,每次我有进步或者写完作业放松时,我会用长笛来进行奖励自己,随着乐曲的缓缓流动,我的心情会舒畅更多,再了解一下名曲背后的故事,我会更加热爱现在的生活和环境。

四、解决具体问题,提升学习自信

自信心不是天生的,而是慢慢通过一点一点的小事建立起来的。当学生遇到问题或者挑战,如果教师和家长只是在旁边鼓励和打气说“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也是远远不够的,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鼓励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孩子没有解决问题,会更加失落。因此,在学习上,如果学生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教师需要告诉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在生活上,如果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家长也应该及时与孩子沟通事情的原委,告诉他们如何解决,并在过程中给予帮助。

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线上教学指导手册(九)—提升自身内动力

三年级七班 刘雨辰:

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会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在课上紧跟老师的思路解决疑问,如果还不明白,我会向老师和妈妈寻求帮助。比如老师告诉我:可以把一个比较困难的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较困难的题目如果一下做不完,可以把题目分成几小组,每组几道小题,做完一组再做一组。妈妈还用“限题计时”的方法帮助我提高效率,譬如用每做对五道题的时间记录比较,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抄写词汇等作业。在教师和妈妈的帮助下,我体验到了成功,提升了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五年级一班 张可欣

在前段时间,我校举行清明节“清明忆先烈”线上故事会活动、安全教育日的《居家学习 牢记安全》等精彩有趣的活动。刚开始我因为胆子小,不敢主动参加,最后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我也能够鼓起勇气参与其中,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特殊的体验,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我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五、主动规避诱惑,坚定学习信念

居家学习期间,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种诱惑,尤其是各种电子产品,这也成为了阻碍学习的一大因素,为了避免在学习的时候,因为各种诱惑而中断学习,我们应该主动规避诱惑,坚定学习信念。例如,可以规定好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时间,在这段时间,主动将手机关机,或放在一个隐蔽的位置,还可以交给父母保管,学习结束之后再玩。只有下定决心去避开诱惑,才能保证学习的长效。

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线上教学指导手册(九)—提升自身内动力

三年级十班 杨梦涵:

大家还记得汤老师在心理课上给我们讲的《21天习惯养成计划》吗?在那之前我也和大家一样,在上课时容易转移注意力,总想着手机里好玩的游戏。但是在那节课之后,妈妈就和我一起制定了习惯养成计划,我下决心避开诱惑,在上课时,我把手机放在看不见的地方,认真听课、仔细作笔记,并控制自己不在上课时乱发信息,效果真的很不错。

五年级十班 姜子涵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在工作之余陪伴孩子时,丢掉手机,远离游戏,用看书的方式充实自己,能为孩子树立一个热爱学习的好榜样。孩子写作业时,我如果在旁边陪伴,或是在看书,或是在写字。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会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也在学习中,从而内心平静,专注学习。

六、注意劳逸结合,缓解学习压力

人的动力不会一直都处于充沛的状态,它会根据人体的疲劳度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如果学生在学习上一直是高强度的状态,反而脑力疲劳,让学习的动力下降,也会影响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学会劳逸结合。当脑力就像一个弹簧已经绷到尽头的时候,就要去转移注意力缓解自己的压力,放松完之后再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放松的时候尽情放松,学习的时候专注于学习,这样一来,学习动力才会持久。

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线上教学指导手册(九)—提升自身内动力

四年级五班 周子涵:

要做到疫情特别时期,时刻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就要做到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比如,我每天除了完成各学科网课学习任务,个人的每日朗读练习之外,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小区的运动场打篮球,打羽毛球,让自己通过每天的适量运动,时刻保持持久的活力和良好状态,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读书效率。

三年级一班 曹俣

每次做完一个科目的作业时,我都会去休息10-15分钟,有时候会闭目养神,有时候会跟妹妹一起做会儿游戏,有时候会喝水之类的,这样的调节能让我更快的进入下一个学习任务。所有作业都做完后,妈妈就会陪我们一起做各种有趣的游戏,我们在追逐跑跳和欢笑声中,早就忘记了学习的辛苦。第二天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学生的学习和未来人生发展成就取决于内心动力源泉的持久程度。教师和家长的作用与价值就在于做学生持久学习内心动力源泉的发掘者。让我们一起积极探索、共同努力,把学习动力变成习惯,在学习的身上安装上一台发电机,提升自身内动力,为学习注入满满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