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檢測之失效分析

失效分析是對已失效產品進行的一種事後檢查。使用電測試以及先進的物理、金相和化學的分析技術,找出失效機理和失效原因,並在生產工藝、器件設計、試驗或應用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進措施,防止失效重複出現,提高電子產品和整機設備的可靠性。

被測試的種類涵蓋了分立元件(阻、容、感、繼電、接插件敏感元件);分立器件(小、中、大功率晶體管敏感器件);集成電路;射頻微波器件;各種電源/光電模塊等;各類型電子產品。

失效分析對產品的生產和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失效可能發生在產品壽命週期的各個階段,涉及產品的研發設計、來料檢驗、加工組裝、測試篩選、客戶端使用等各個環節,通過分析工藝廢次品、早期失效、試驗失效、中試失效以及現場失效的樣品,能夠確認失效模式、分析失效機理,明確失效原因,最終給出預防對策,減少或避免失效的再次發生。

元器件檢測之失效分析

對於企業來說,進行元器件的失效分析檢測目的在於四個方面:

1.對於元器件生產商:深度介入產品設計、生產、可靠性試驗、售後等階段,為客戶提供改進產品設計和工藝的理論依據。

2.對於組裝廠:劃分責任,提供索賠依據;改進生產工藝;篩選元器件供應商;提高測試技術;改進電路設計。

3.對於器件代理商:區分品質責任,提供索賠依據。

4.對於整機用戶:提供改進操作環境和操作規程的依據,提高產品可靠性,樹立企業品牌形象。(轉自融融網-元器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