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西紅柿成為壺關農業發展“金招牌”

和風熙熙,陽光明媚,正是春耕好時節。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認證的壺關旱地西紅柿,也開始了新一年的種植。

4月8日,壺關縣紹良村陽光種養專業合作社的育苗大棚裡,工人們正在給穴盤盛裝育苗基質,播種機精準點籽,再由工作人員覆蓋基質、擺放整齊,一派忙碌景象。

“這些年,壺關旱地西紅柿越來越得到市場的認可,村民們種植的積極性逐步提高,對種苗的需求明顯增加。為提高育苗效率,2018年合作社引進了播種機,實現了西紅柿穴盤工廠化育苗,一天可育90萬株苗。”該合作社理事長慄交忠介紹,“截至目前,合作社共收到250萬株種苗訂單,預計5月10日出苗,可滿足800餘畝旱地西紅柿種植需求。”

這裡,只是壺關縣旱地西紅柿“春耕圖”的一角。

旱地西紅柿成為壺關農業發展“金招牌”

工人正在檢查種子發芽情況

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山大溝深、十年九旱,素有“幹壺”之稱的壺關,近年來深入挖掘本地光照時間長、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全面推廣旱地西紅柿種植。

為推動旱地西紅柿規模化種植,該縣制定實施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當年種植旱地西紅柿每畝補貼300元,規模種植戶當年集中連片種植旱地西紅柿10畝以上每畝補貼200元,繳納旱地蔬菜種植保險每畝補貼50%保險費,使用防雹網每畝補貼300元,規模戶每帶動1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增收脫貧的補貼1000元等多項惠農政策……旱地西紅柿種植產業在壺關大地上取得長足發展。

“壺關旱地西紅柿發展歷史比較長、品質優良,再加上規模化種植、產量高,多年來已經有穩定的銷路。每年還不到採摘季節,產品就都預訂出去了。”壺關縣佳利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利兵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為把旱地西紅柿更好地推入市場,縣裡成立了銷售信息服務中心,採取網上發佈銷售信息、公佈客商聯繫方式、舉辦旱地西紅柿採摘節等多種形式,和全國各地蔬菜批發市場互通信息,市場銷路被進一步打開。目前,我們合作社種植旱地西紅柿50畝,年產量80餘萬斤,產品供不應求。今年,我們準備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

“市場是農業發展的動力引擎,科技是農業發展的加油站。只有科技不斷進步,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才能不斷提升,給產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郭文君表示。

為了將這一富民產業做大做強,縣農業農村局積極組織農業專家針對性開設培訓課程,深入鄉村農戶、田間地頭大規模開展技術培訓,培養了大批西紅柿種植專業大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並帶動形成了大批專業村,促進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為旱地西紅柿長久健康發展提供了方向。

目前,該縣旱地西紅柿已經發展到10個鄉鎮170多個村,167個種植合作社、2萬餘個家庭進行種植,種植面積達到6萬畝,總產值達到10億元。旱地西紅柿已成為壺關農業發展的“金招牌”,同時也成為百姓脫貧的“致富果”。(來源:長治日報 記者 張力雲 牛惠 通訊員 牛月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