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與改變》

三嫂感覺食道不舒服二三年了。

《堅持與改變》

直到今年正月才悄悄告訴我,肩胛骨下面疼,而且疼得越來越厲害。老媽就是就是這個病去世的,也是那地方疼,我聽了嚇一跳。因為我知道那是臟器神經輻射區,沒有大毛病,不會那麼疼。

我趕緊讓三哥帶她去大醫院檢查:惡性腫瘤晚期,一下子驚動了所有的孩子。

《堅持與改變》

他們一共育有四女一子。都在城裡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那樣年頭,不要談培養他們需要吃多少苦,單說一般人能把他們幾張嘴顧全了,把他們養活,就要像樣的本事。何況養大孩子養孫子,孫子有了小孩,他們還操心第四代人,真不知道這一生他們是怎麼過來的!。小病小災他們根本不給孩子們說。平時跟孩子說的都是輕微腦梗,這回把孩子們嚇壞了,五家幾十口人,也不管單位,公司準不準假,齊刷刷的來到她的床前。

《堅持與改變》

可是,晚了,江南海北,找不到救命的良藥,上天入地請不來力挽狂瀾的聖手……

三嫂倒輕鬆,看著孩子們急得想哭,她說,沒事的,不用住院,不用手術,小毛病,歇兩天就好了……孩子們這回不信她的……

但檢查後第三個月的第一天,三嫂,安詳的走了……大姐哭啞了嗓子,二姐哭暈了三次,三姐抱著小妹昏迷不醒,兒子媳婦不吃不喝,老爸一個大男人,哭了三天三夜……

葬禮沒有帶走一家人的悲哀……幾十口人一個也沒有走遠,一致想到,這個時候不能扔下老爸一個人。大姑娘是大酒店面點掌案,三姑娘大公司銷售部經理分不開身,乾脆辭職,跟姐妹們一起留下來陪著老爸。

他們一直享受著爸媽的操心,習慣了爸媽呵護,這回為什麼要這樣?

他們就是要讓老爸知道,孩子們的心從來沒有走遠;還要讓老爸看到,我們不僅有能力照顧好自己,我們還有能力照顧好需要照顧的人,尤其能照顧好老爸;更明顯的是要向老爸宣示:照顧的和被照顧的該換個角色了!

《堅持與改變》

前些日子,孩子們終於說服了老爸,一大家集體組團,江南七日遊。並且邀請我跟老伴陪同三哥一起前往。在這期間,為孩子們操慣了心的我們,變成了他們重點照顧的對象。每當上坡過坎的時候,便在“小心”,“臺階”的囑咐聲中,享受拉扶攙駕的照顧。此時,親情的暖流便油然而生;幾個月不見的笑容,不時地出現在三哥的臉上!

《堅持與改變》
《堅持與改變》

臨結束的前一天晚上,兩個辭職的侄女,怕我擔心她們的事業問題,悄悄告訴我:她們公司沒有批准辭呈,只是按違規處罰,另外還以社會救濟的形式,給她們一大筆救助金!

突然,一陣暖流從心裡升起,流遍全身——

《堅持與改變》
《堅持與改變》
《堅持與改變》

和諧社會,幸福溫暖,遍及每個角落!

我想,在和諧幸福的氛圍中,堅持是一種責任;而主動的改變,也應該是為家庭和樂,為社會福祉的造就,而採取的積極、負責任的舉措。

《堅持與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