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低真的讓人受傷嗎?

昨天較轟動的就是黃子韜事件了。小編看了感覺特別酣暢淋漓,對黃子韜那是實力圈粉啊。這樣一個鋼鐵憨男敢說出大眾不願接受的話,退出微博。那可是爭流量的戰場啊,也算筆墨江湖。但小編真心希望在沒有外界的干擾下,黃子韜能激發自己潛在的能量,創造出優秀的作品,帶著話題和流量再次回到微博的主戰場。

情商低真的讓人受傷嗎?

情商低真的讓人受傷嗎?

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能活出黃子韜那樣的真性情嗎?我們真的需要磨掉自己的稜稜角角去適應社會以及變成討好型人格?

情商低真的讓人受傷嗎?

黃子韜事件又被人貼上低情商的標籤。好像這個世界的人不提情商二字就顯得沒文化和沒水平。

朋友小博在例會上反駁了他的老闆。因為三番五次提醒, 老闆依然我行我素,忽視了一個重大數據,而這部分數據關係到輸出結果,客戶以及公司形象。小博說當時權衡了很久,真不能再順著老闆了。

如果小博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做個討巧的人,那最後的結果會是什麼:小博所在的小組解散。小編不相信任何一個公司只喜歡討巧的人。

情商低真的讓人受傷嗎?

那麼情商到底是什麼?

它是個人識別自己情緒的一種能力,通過分辨不同的感知去標籤這些情緒,以此憑藉這些情緒信息指導思維和行為,以適應壞境和達到目的。但小編認為這種能力背後的支撐卻恰恰是個人的品德和修養。

你是個高尚的人,便會懂得剋制隱忍。

你是個謙卑的人,便不會計較得失。

你若冰壺秋水,便自然會吸引心地純潔得朋友。

當然, 高尚不代表沒有態度,謙卑不代表沒有底線。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其中忿思難指的就是憤怒發火前要考慮後患。

思考之後再去行事,而不是一味的乖巧討好。

相應的,我倒更喜歡“逆商”這個詞。高情商可以說出令人愉悅的話,卻也不如高逆商的百折不饒。

小編想黃子韜一定是深思熟慮後才會如此發聲。希望他逆流而上,也願我們不被生活磨去更多的稜角。

情商低真的讓人受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