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少年戒網癮身亡:父母的失職,正在“謀殺”孩子

2017年8月3日,少年李傲因為經常去網吧,被父母送到一家戒網癮機構,這個名為“合肥正能青少年特訓學校”的機構,自稱能改掉青少年網癮,解決厭學、叛逆問題。在進入這家學校的43小時後,校方通知家長,稱李傲因中暑不幸逝世。事實上,在學校的這短短一天多時間裡,李傲遭受了限制吃喝、毆打等殘忍的對待,所謂因中暑離世的遺體上,佈滿傷痕。

2018年12月28日,安徽省高院做出終審裁定,涉事學校負責人羅鏗因涉嫌故意傷害罪獲刑16年,4名教官分別獲刑1年至8年6個月不等。

2月23日,李傲的母親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咱們一家受到了血的教訓,很後悔。”


18歲少年戒網癮身亡:父母的失職,正在“謀殺”孩子


李傲的悲劇,已經不是第一例,但是我們多希望,這是最後一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的中國式父母,總是容易重複這樣的悲劇。

事情也許沒那麼嚴重

很多時候,讓父母如臨大敵的很多事,也許沒有他們以為的那麼嚴重。

“網癮”一詞的出現,最初只是美國精神科醫生伊萬·戈登伯格在社交網絡上的一個調侃,沒想到卻逐漸演變成為人們避之不及的一種壞習慣,2008年11月,在北京軍區總醫院陶然支持制訂的《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中,首次將網絡成癮納入精神病範疇。


18歲少年戒網癮身亡:父母的失職,正在“謀殺”孩子


那麼,網癮真的是一種嚴重到足以影響人的身體機能,影響社會和諧的疾病嗎?

其實不然。

2007年,美國醫學會針對網癮進行了一場激烈辯論後,拒絕向美國精神病學會推薦把“網癮”列為正式的精神疾病;2009年,我國衛生部也否定了將“網癮”作為臨床診斷的精神疾病,並認為“網絡成癮”,只是網絡使用不當。

孩子愛玩遊戲,可能與家長喜歡追劇、喜歡刷抖音沒什麼兩樣。

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有趨向高刺激事物(讓人輕鬆愉悅的),排斥低刺激事物(乏味的、需要集中精力的)的趨勢。

所以,不管我們多麼努力地定下每天閱讀、每天學習、定期健身的目標,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誘惑,導致我們把時間消耗在那些令人輕鬆愉快的事情上,讓一個個目標淪落成“flag”。正因為如此,自律才成為一種令人欽佩的品質,自律的人也往往被我們當成榜樣。

家長應該站在孩子這邊

在孩子面對一些問題時,作為家長,應該陪著孩子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幫著問題一起“解決孩子”。

試著回想一下,孩子的壞毛病開始出現苗頭的時候,有多少家長是一罵了之的。如果小罵一頓不管用,還以為是孩子“老油條”了,不服管了,拿出更厲害的手段,比如大罵一頓,再比如來一個“男女混合辯論”、“夫妻混合雙打”。有多少家長,只告訴孩子“不行,你不能這樣做”,卻不告訴他們,應該要怎麼做。有多少家長,沒能耐心幫著孩子分析問題、提出策略、解決問題。


18歲少年戒網癮身亡:父母的失職,正在“謀殺”孩子


父母也都曾是孩子,也是一次次犯錯,一次次跌倒,才知道成長的路上哪些事最好不要去做,哪些岔路最好不要去走。只是長大的時間太長了,長到已經忘記做孩子時候的感覺。

所以當孩子遇到問題,家長首先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幫著一起找找原因,一起想想方法。如果孩子的所謂壞毛病,碰巧家長身上也有,那麼還可以試著陪孩子一起改正。

有些事本該家長來做

我有個朋友,是某一項體育運動的青少年培訓學校的老師,有一次閒聊時,她說起了讓她最不舒服的一種家長類型。

有些家長帶著孩子來的找她報名的時候,會當著孩子的面說:

“老師,我家孩子缺乏運動,您課上帶他多練練”

“老師,我們孩子很皮,我聽說您這裡上課管得很嚴,他要是不聽話了您幫我教訓教訓他,要是還不聽話,罵兩句或者小小地懲罰一下也行的,不要怕我心疼”。

不管是在學校還是校外培訓班,這種類型的家長還真不少。他們的邏輯是,老師,我家孩子有XX毛病,我是管不了了,您幫我管管。


18歲少年戒網癮身亡:父母的失職,正在“謀殺”孩子


其實有些事,尤其是事關孩子性格習慣的養成方面,由家長來做、由家長來引導會比較好,也是家長應該做的。一個好的老師,確實能讓孩子受益匪淺,但是因為家長自己沒時間、沒精力、不知道怎麼辦······這種種藉口,就把對孩子的教育一股腦往外推,找不同的老師不同的機構來分攤本應由家長擔負的責任,事實上是家庭教育的缺位,是為人父母的失職。

李傲的媽媽對記者說,“逢年過節的時候,看到別人都是一家團圓,想想李傲,我跟他爸爸就吃不下睡不好。不管怎麼說,我們一家人得到了血的教訓,我們也希望通過孩子的事情,讓其他家長也重視這個問題。”

爸爸媽媽,不要像李傲媽媽一樣,等到教訓來到自己家,嚐到眼淚和後悔的滋味,再去檢討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