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女生徒》:她的一天,是很多人的少女时代

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总喜欢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

她那么容易快乐,可快乐中又透露着丝丝忧伤。看着粉红色的夕阳美景,会感动得想要落泪,却也会为未知的生活,莫名地悲观担忧。

时而单纯快乐,时而忧郁敏感,时而觉得自己很美好,时而又会对自己有些厌恶……她对这个世界又热爱,又恐惧,像极了每个人的少女时代。

这就是日本作家太宰治带给我们的短篇小说作品集——《女生徒》。

1939年4月,《女生徒》首次发表于《文学界》。

1940年,《女生徒》单行本获第四届北村透谷奖,同时还受到了川端康成等文学巨匠的强烈赞赏。

书内还同时收录了《雪夜的故事》、《货币》、《千代女》、《十二月八日》、等14部短篇小说。


太宰治《女生徒》:她的一天,是很多人的少女时代

01.这是一部关于女性视角的作品

这篇《女生徒》,是根据一位十九岁女读者有明淑寄给太宰的日记所写成的短篇小说,太宰治将女生的日记压缩为一位十四岁女生一天中发生的故事。

书中用少女独白式的口吻,以女性的视角,细腻地描写了这位少女的情绪变化,展示出了她摇摆不定的自我意识和偶尔的厌世心理,也揭示了少女们所特有的内心感受。

关于女性视角作品,日本文学史上最早是出现在935年。

日本文学范畴内的作家,使用女性视角的创作多数是因为女性本身所具有比男性更加敏感、细腻的感情,从而更符合作者本身想要表达的内容。

而事实上以女性视角创作的作品,其多数都要体现女性本身的特点。

说起作者太宰治,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他的另一部作品《人间失格》。即使没有读过这本书,也一定听过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经典的语句。

《人间失格》这部作品虽然是男性视角,但从人物内心到情感描摹,都展现出了太宰治极致的细腻。

所以,也许正是这样细腻敏感也有些脆弱忧郁的性格,才能将《女生徒》这样的女性视角的作品,塑造得如此成功。

因为作家的创作,往往和自身的性格还有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

就太宰治本人的生活经历来讲,他从小周围就围绕着形形色色的女性。出生不久离开母亲由乳母养育,两岁开始由叔母照顾,周围有几个妹妹,家里有庸人照料。

太宰治幼时便与母亲长期分离,身体多病,而父亲过于刻板严厉,佣人还时不时的会侵犯他。

所以太宰治心中一直潜藏着一种不安和恐惧,从而导致了他消极避世的生活方式,并引发了身体和情感的创伤。

这样的成长经历,让太宰治开始寻求一种情感的释放和心灵上的慰藉,而女性正是这一慰藉的主要来源。

这一点,我们从《回忆》、《斜阳》等作品也可管窥。

由于以上的原因,太宰治在其创作中期开始大量创作女性视角的作品,并以其生动细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女生徒》就是太宰治中期的重要作品之一,而这个时期的太宰治,就如同书中的少女一样,是热爱着这个世界的。

太宰治《女生徒》:她的一天,是很多人的少女时代

02.她的一天,是多少人的少女时代

要说早晨精神抖擞,那也是骗人。早晨是灰色的,每天都如此,是最空虚的时刻。早上躺在床上,总会感到悲观,感到厌世,种种令人讨厌的懊丧悔恨,一下子涌至胸口,转侧难安,痛苦不堪。

这个画面,就好似很多人少女时代自己早晨时的模样。

讨厌早晨的女孩醒来后,小声试探着叫着“爸爸”,她知道爸爸已经永远离开了自己。

但这样的呼唤,会给自己一种既内疚又欣快的情绪,甚至连起床叠被子这样的小事,都能因此给自己鼓起劲来。

女孩觉得不戴眼镜,世界是朦胧的,美若梦境,周围的人也显得亲切温和,女孩自己的心境也是平和的,而思想似乎也有些恍惚,喜欢胡思乱想,而没有与任何人争执的想法。

可是戴上眼镜后,女孩就会觉得自己的脸消失了,脸上的喜怒哀乐一切情绪也都被眼镜遮挡住了,她不喜欢这样的世界。她开始想念逝去的父亲,和已经嫁人的姐姐。

就连早饭时咬一口黄瓜,都能在心里发出感慨:五月黄瓜的涩味中带有一种会使胸口空虚、刺痛、发痒的哀伤。

上学路上,女孩被一个毫不绅士的男人抢了座位。

她鼓起勇气说那是她的位子,男人冲她笑了笑,她瞬间又觉得也许是自己过于厚脸皮了。她翻着杂志,又开始胡思乱想。

女孩总想成为众人心目中的好女孩,但又十分讨厌与别人相处时低声下气的自己。

上学的时候,女孩会欣赏很美的老师,也会暗自讨厌那些喜欢装模作样的老师。

在胡思乱想中,女孩时而觉得自己伟大,时而又觉得自己很糟糕。

放学时看到浓妆的女人,会感觉不舒服,觉得女人就是讨厌,也对自己终将有一天变成自己讨厌的女人感到恐惧。

在成长的路上,没有人教会女孩子要如何长大。

正如小女孩心里的声音:

我们的苦痛,其实谁都不了解。如果我们现在立刻变成大人的话,我们的苦恼、寂寞说不定就会变得很可笑,一切只能追忆。可是,在成为大人前,该如何度过这段漫长讨厌的期间呢?谁都无法告诉我们。似乎只能置之不理,就像出麻疹一样。可是,也有人因麻疹而死、因麻疹而失明,放任不管是不对的。

在回家的路上,女孩又试着呼唤爸爸、爸爸、爸爸!眼前的景色让她感动得几乎落泪。

我爱这所有的一切!”女孩在心中暗想,几乎热泪盈眶:

我凝视天空,发现天空慢慢在变,渐渐带了些许青色。望着云动色变,我只顾惊叹,真想让自己裸露在这绝美的天地之间。隔了一会儿,树叶和草已不像先前看上去那样透明、美丽了,我伸手轻轻去触摸青草。

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活得精彩

回到家里,却遇到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客人。因为妈妈只要有外人在,就会对自己很疏离,女孩就更加想念父亲。

可是女孩却没有因此怨恨妈妈,虽然她很任性,却比大人更能理解妈妈。

她知道妈妈也许更孤寂、更痛苦,因为爸爸不在的这些日子,妈妈变得很软弱,很软弱……

女孩甚至可以成熟的想到:夫妇之爱是世上最牢固的情感,比亲人之间的爱还要珍贵。

但又很快为自己想这些大人的事情,而害羞懊恼。

她盼着头发快点长,因为长发可以让妈妈高兴,可是又不想用这样的方式,去讨好妈妈。

真是一个别扭又懂事的可爱女孩,像极了少女时的每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一天即将结束,女孩儿摘下眼镜,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发现看过了美丽夕阳的眼睛,很美好。

这一天,与妈妈有了长时间的交流,很好;帮助妈妈按摩,伴妈妈入睡,很好;自己做了不好吃的料理,很好……

女孩的心里还是爱美的,也向往着美好,她虽然容易悲观失落,但也同样容易欢喜快乐。

她蹲坐着,搓着衣服,看着月亮。想着那些和她同样在半夜里偷笑着看着月亮的女孩儿。

女孩儿干完活,闻着百合花的香味,感到清爽舒适。

虽然仅仅只有这一面之缘,但每当女孩看到百合花时,必定会想起那位不顾危险爬上高高的山崖为她折花的矿工,她始终心存感激,她始终没有忘记这份美好。

她躺在床上,慢慢睡着了,幸福只会迟到一个晚上,明天早上就会到来,对吧?

太宰治《女生徒》:她的一天,是很多人的少女时代

03.独白式书信体小说的聚焦模式,拥有独特的叙事魅力

在文体上,《女生徒》与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非常相似。书信体小说这一体裁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仅有作品内部的故事和感情,还会与外部的读者产生共鸣并发生交流。

单向—无反射聚焦是独白式书信体小说特有的聚焦模式,它主要是指聚焦出自虚构书信中主人公的观察—感知,没有其他人物的视点做参照;

人格化的聚焦对象是聚焦者自己以及故事中的其他被观察的人物,表现为“主人公=叙述者=聚焦者=人格化聚焦对象(之一)”

根据这点,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女孩的内心世界的起伏和变化。

她会因为在公车上讨厌浓妆女人身上的味道,进而来讨厌自己,甚至想在少女时就死掉,这样才能保持冰清玉洁的状态。

可下车后又会因为看到美丽的景色,而感动得几乎落泪。

晚霞映红的天空真美。粉红色的暮霭。大概是黄昏的落日溶入暮霭,洇染开来,暮霭才变成了这样柔和的粉红色吧。粉红色的暮霭轻徐地飘漾着,钻入树林、趋经小路、抚过草地、将我的身体轻轻裹起,我的每一根头发都闪耀着幽微的粉红色的光。它温柔地慰抚着我。更令我感动的,是这美丽的天空,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想对这天空曲躬折腰,此时此刻,我相信神明是存在的。天空的色彩是什么颜色呢?蔷薇?火?彩虹?天使的翅膀?精舍?不,都不是,比这些更加庄严神圣。

回到家里,因为看到客人,怕被母亲冷落疏远而闷闷不乐,可在看到镜子里神采飞扬的自己,感觉自己看过美丽天空的眼睛也变美了,瞬间喜不自禁。

于是来到厨房准备晚餐,可是又突然想起了姐姐、爸爸还在的时候,一家人快乐的样子,悲伤又猝然而来。

又想到了母亲,想到母亲的脆弱和消极,想到母亲说自己不管看到什么都会想起父亲时的模样,女孩又无法去怨恨,反而觉得母亲也变得可爱起来,甚至心生怜惜,想要真心实意地去好好照顾她。

细细想来,这阵子我之所以焦虑不安跟母亲有很大的关系。我很想做个让母亲合心合意的好女儿,但是又不想曲意逢迎来让她高兴,假如不用我自己说什么,母亲便能明白无误地知道我的想法,并且不再为我担心,那是最理想的了。不管我多么任性,也绝不会做出令世人耻笑的事情,不管多痛苦、多孤寂,但至关重要的事情我会坚决固守,我会好好爱母亲、爱这个家的,倘若母亲对我也绝对信任,放下心思、无忧无虑地过她的日子,那样不是很好嘛,我一定会好好做,竭尽全力去做好,这是我现在最大的乐趣,也是我今后的人生道路。

我们随着女孩子的情绪起起伏伏,不自觉地去感受着她的感受,感受着她的快乐与悲伤,也感受着她的别扭与成长。

文章的结尾:晚安!我是个不会被王子注意到的灰姑娘。王子啊,您知道我在东京的哪个角落吗?灰姑娘不会再见到王子了。

这最后一段实际上还是在与读者进行交流。

《女生徒》中少女的一天,就像是一封不知何时被塞进信箱的信,没有来由没有根据,给你讲了一个与每个人的少女时代如此神似的故事,它终又会结束,从此消失在你的人生里。

就像少女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将不会再见,少女时代始终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我们终将会以更加成熟的姿态再见。

太宰治《女生徒》:她的一天,是很多人的少女时代

本文作者:洛子画,烹字为肴,暖心暖胃,成长治愈。好的文,暖的伴。

共读书籍:《女生徒》,作者:太宰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