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基礎知識

籃球起源於美國馬薩諸塞州,詹姆斯.奈史密斯於1891年12月21日創造了籃球。

籃球基礎知識

籃球 規則

 籃球比賽的標準場地,長28米,寬15米,四條界線外至少2米處不得有任何障礙物,如在室內則天花板的高度應至少為7米。球場 分中場、前場和後場,中線上的中圈和前、後場罰球區罰球線上的兩個半圓半徑均為1米80。籃圈下面的矩形為限制區,通常稱禁區。前、後場內的拱形弧線外的地區稱3分投籃區,在拱形弧線外投籃命中得3分。

籃球基礎知識

籃球場上共有5個位置,得分後衛(SG),控球后衛(PG),小前鋒(SF),中鋒(C),大前鋒(PF)。

3秒鐘規則:某隊控制球時,同隊隊員在對方禁區內停留不得超過3秒鐘。在比賽過程中或控球后在界外擲界外球的情況下,只要同方隊員在對方禁區內停留超過3秒鐘,裁判員會立即鳴哨,判罰3秒違例。

籃球基礎知識

5秒鐘規則:當一個持球隊員被嚴密防守,在5秒鐘內沒有傳球、投球、滾球或運球時,也將宣判違例。過去5秒違例判爭球,現在則由對方隊員就近擲界外球。

8秒鐘規則:一個隊從後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8秒鐘內將球推進到前場,否則判8秒鐘違例,由對方擲界外球。

24秒鐘規則:一個隊在場上控制球后,必須在24秒鐘內出手投籃,否則判24秒違例。過去如在24秒鐘內球被對方擊出界外後將重新計算24秒,現在則從邊線擲界外球后不再重新計算24秒,而是在24秒鐘中的剩餘時間內必須出手投籃,否則仍被判為24秒違例,判由對方擲界外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