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贷孟庆丰:金融科技迎接To B新机会,服务能力成最大考验

飞贷孟庆丰:金融科技迎接To B新机会,服务能力成最大考验

寻找中国创客(ID:xzzgck)原创

作者 | 刘景丰

产业互联网时代,金融科技的这场换道发展,已经成为新趋势。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金融科技在包括证券、基金、私募在内的资管业务中的渗透率为22%;至2017年底,中国金融科技的市场渗透率已达42%,用户人数超过5亿,居全球首位。

在已经上市的10多家金融科技公司的财报中,一个变化越来越明显:金融科技输出对于公司收入的贡献日益增大。从To C转向To B的金融科技,正迎来一波新的机会。

一份行业报告显示,金融科技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各国金融竞争和金融资源布局的新兴领域,预计到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在互联网金融核心业务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

然而行业的痛点也越来越明显:在服务银行等机构的同时,金融科技公司自身服务能力的考验越来越大。

5月24日,在寻找中国创客和天图资本共同举办的“消费新变量”专场路演现场,飞贷金融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孟庆丰称:“这种考验体现在你服务的思维中,试错成本中,以及经验积累中。”

作为一个有着9年小微金融服务行业经验、已经助力金融机构放款超400亿元规模的金融科技公司而言,这个机会不容错过。

9年前,飞贷金融科技在国内推出了“信贷工厂”系统。彼时的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处在萌芽之中。跟传统流程下的贷款最大的不同是,其将行业内普遍需要3天才能完成的贷款业务流程缩短至1天。尽管大大缩短了线下贷款的业务流程和审批时间,但这种方式始终未能打破金融服务的空间限制。

2015年,飞贷金融科技正式上线飞贷APP1.0,将所有贷款的申请、审批、放款等全流程搬到线上手机端,全线上系统自动化处理,只需“5分钟4步骤,随时随地、随借随还”。

飞贷孟庆丰:金融科技迎接To B新机会,服务能力成最大考验

孟庆丰说,这次飞贷APP的推出,标志着飞贷金融科技向移动互联网的成功转型。

到了2017年,在国家宏观层面对普惠金融的支持下,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正在积极转型,从过去赚牌照的钱转向赚能力的钱,金融科技也在成为它们努力打造的核心能力。

2017年10月,飞贷金融科技开启新一轮的战略升级,基于自身原有的业务及技术沉淀,聚焦移动信贷整体技术的输出。这次转型的目的,就是将自身积累的金融科技输出给金融机构,支持金融机构的完成“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建设”。

孟庆丰介绍,飞贷金融科技的移动信贷整体技术涵盖三大平台——神算移动科技平台、天网量化风控平台、慧眼智能大数据平台;通过这几个平台,提供移动信贷产品、品牌与营销、核算与清算、风控运营、智能客户运营以及经营决策分析等六项服务。

“这样一来,我们就逐步把业务升级为服务金融的To B市场,支持合作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试错成本极低的情况下,规模化发展移动信贷业务。”

作为首个且唯一荣获由世界银行和G20共同颁发的全球小微金融最高奖的中国企业,同时也是唯一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中国金融案例,飞贷金融科技通过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已经助力金融机构放款超400亿元规模,新增信贷用户近千万、服务百万小微企业主。

产业互联网时代,金融科技的另一条赛道渐渐明晰。

项目档案

飞贷孟庆丰:金融科技迎接To B新机会,服务能力成最大考验

项目名称:飞贷金融科技

公司简介:飞贷金融科技是一家移动信贷整体技术服务商,通过全面输出移动信贷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支持金融机构向移动信贷转型,解决了“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落地”的重大难题。

创立时间:2010年

团队构成:唐侠,飞贷金融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二十八年国内外金融行业从业经验, 2018年“十大普惠金融人物”;曾旭晖 ,飞贷金融科技总裁,曾任建设银行高级管理职务,PPF高级专业职务。

融资轮次:C轮

核心优势:飞贷移动信贷整体技术输出的是完整的移动互联网信贷体系,涵盖了在产品、科技、风控、大数据、品牌营销、运营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在经过大规模实践验证,不依赖特定资源的情况下,支持合作机构的能力建设。

运营数据:飞贷移动信贷整体技术输出仅一年,即与人保财险、北京银行、华润信托、通联支付等多家涵盖保险、银行、信托、支付四大金融子行业的头部企业达成整体技术输出合作。

截止目前,飞贷金融科技通过其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已经助力金融机构放款超400亿元规模,新增信贷用户近千万、服务百万小微企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