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夼:咱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舒心

春風拂面,環翠區羊亭鎮王家夼的桃花、杏花、梨花競相開放,整個村莊被果樹花包圍著,寧靜中充滿生機。“自從有了這個大棚,每年都能拿到分紅,還一年比一年多!”曾經的貧困戶,85歲高齡的王大爺臉上透露著幸福的笑容,站在乾淨整潔的大路邊,他高興地說:“咱們王家夼真是越來越好,你看看這個小廣場建的多好,村裡的路都修了,廁所也都改造了,大街小巷乾淨了,環境更美了,咱們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舒心了!”

王家夼: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王家夼: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王家夼村日新月異的變化贏得了王大爺真心實意的稱讚。實際上,脫貧攻堅戰打得怎麼樣,群眾心裡也有桿秤。只有把脫貧攻堅工作實打實地做好,才能給貧困群眾帶來更多看得見的實惠,脫貧成果才能更好地被群眾認可。

在以前的王家夼,像王大爺這樣的老年貧困人口有40多戶,基本上沒有勞動能力,也沒有任何收入。貧困戶要脫貧,產業扶貧是根本。為保證貧困戶獲得長期穩定分紅,提升“造血”能力,王家夼村利用35.5萬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流轉村民土地10餘畝,深入實施溫室大棚產業扶貧。村裡將建成的4座大棚對外出租,利用租金收入每年給村裡47戶貧困戶分紅共計4萬餘元,讓群眾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去年,這4個大棚重新對外出租,我們嚴格篩選有實力的承租方,並與之簽了10年合同,每年的固定租金收益都是4.8萬元,這下咱們貧困戶的分紅收入有了較為長期的保障。”對於這個結果,王家夼村黨支部書記王明德很滿意,“棚裡的櫻桃樹是去年新栽的,成熟後將打造成採摘園,預計收益非常可觀。”目前,3個大棚的櫻桃樹長勢喜人,鬱鬱蔥蔥的嫩葉之間,已經能看到櫻桃開始掛果。

王家夼: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王家夼: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在草莓大棚,草莓採摘已進入尾聲,村民王大姨正忙著把殘餘的枝葉掐掉,保證草莓的正常結果。“這個大棚的草莓採摘還挺不錯的,這兩天老有人來。”王大姨邊幹活邊說,“去年我在這個大棚打零工,掙了5000多。這個活輕快,離家又近,掙的也不算少,非常滿足。”在家門口就能掙錢,是多少村民曾經的願望,而現在扶貧產業大棚圓了他們的夢。

要想脫貧致富,僅僅依靠大棚是遠遠不夠的,如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給村民更多實惠,是王明德每天都要思考的問題。

王家夼地形起伏大,難以形成連片種植區,種植的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產量、質量都不高。經過一番調研考察,王明德發現,王家夼的山耩地、沙土地非常適合種植地瓜。抓住這個優勢,王明德立即行動起來,聯繫採購備受好評的“煙薯25號”地瓜苗,發動廣大黨員幹部義務勞動,召集村裡沒有工作的村民參與有償勞動,一口氣種了20多畝,去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10多萬元。村集體經濟壯大了,居住的環境更好了,村民得到的福利更多了,幸福感也更強了。

在王明德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村民種上了新品種的梨、葡萄、桃子、杏子、蘋果、櫻桃等經濟作物,每年的收入起碼能有兩三萬,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王家夼: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王家夼: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一手抓脫貧攻堅,一手還要抓鞏固提升。王家夼立足綠水青山的生態資源優勢,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村民長久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大力培育和發展生態種植採摘園、文化旅遊產業,增強村民“自我造血能力”,調動村民發展增收產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據進駐基層的“四進”工作組第七組組長曲廣輝介紹,他們幫助協調了5萬元的文創基地資金,用於後續引進膠東花餑餑項目,建成從小麥種植、石磨磨成麵粉、引子粑粑發麵等集農耕文化、非遺項目傳承、深度文化遊等為一體的文化基地,吸引更多遊客。

“接下來,我們將在鞏固脫貧成果的基礎上,立足玉皇廟、狀元府、百年桂花樹、鄉村記憶館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村莊特色文化旅遊,帶動採摘園蓬勃發展,從而增加村民收入。與此同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轉,做大特色農業,通過盤活集體房產,流轉閒置農房,建設民宿、農家樂、加工車間等,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切實增強貧困群眾的獲得感,確保村民們都過上更舒適、更幸福的生活。”看著美麗的村莊,王明德談起未來的發展底氣十足。(來源:中國威海環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