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量:推演中國經濟基本盤》:探究中國趨勢與未來

《人類三部曲》是站在全球視角對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進行描繪,這本書則著眼於中國社會,著眼於當下,探尋那些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小趨勢,這些小趨勢會逐漸成長,使得中國經濟更具活力和韌性。

上海交大何帆教授在2018年啟動了一項研究項目,每年用一本書記錄中國的變化,持續30年,2019-2049,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叫《變量》。2019年出版的第一本讓我大開眼界,很難想象在自己身邊竟然有這麼多新探索新改變,而我對此一無所知。何教授用接地氣的話語講述了那些接地氣的事兒,讓我能夠看的更深更遠。今年,三胖趕緊帶來本系列的第二本書,也是我推薦的第10本書:

何帆教授《變量:推演中國經濟基本盤》。

所謂“中國經濟基本盤”,何教授認為,它是指彙集了我們的傳統優勢、制度基礎、資源稟賦,同時又能前瞻性地把握未來格局的一個集成系統,是中國經濟的操作系統,更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生態系統。通過演化算法解讀中國經濟基本盤,是本書的核心內容。演化算法的五個重要招數:試錯、突變、適應、寫作和混搭,也成為本書的基本架構。下面,三胖就從這五個方面入手,看看這一年的變量是什麼。

《變量:推演中國經濟基本盤》:探究中國趨勢與未來

一、試錯:教育領域的“微創新”

在未來20年會爆發一場教育革命,下一代父母會拋棄這一代父母的育兒理念。

在書中,當代家長被比作“直升機”和“推土機”,盤旋於孩子頭頂,親自過問每一步,並且掃平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一切障礙,結果,教育變成了一場軍備競賽。究其原因,這一代家長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考上最好的大學。即使出國留學,也要按所謂的大學排行榜從上往下選。

各種課外補習班的出現,更讓家長覺得孩子的前途似乎取決於今天給不給他報班,報什麼班。即使最初你有所牴觸,遲早會因為“羊群效應”陷入一樣的焦慮,最終屈服。目前的招聘體制也存在著文憑歧視,進一步加劇了教育的扭曲。並且,2017年,中國高中升學率僅57%,也就是說,還有大約一半的學生,沒有參加高考。那麼,變量來自哪裡?

書中列舉了三個例子:一是先鋒學校,2002年由劉曉偉老師創辦。學校的學生自主選擇課程,獨立學習,老師與學生平等交流,簡單來說,就是你想幹什麼都可以。看似無為而治,實際上大部分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目標;第二個,是百年職校,一所公益性的職業技術學校,卻在育人方面遠遠超越了絕大多數高等院校。這所學校,重視的是通識教育、社群建設和終身學習;第三個例子,由湯敏博士牽頭成立的“常青義教”,其3.0版本為“青椒計劃”,旨在建立農村青年教師社群,努力幫助鄉村教育。除了這些,還有種種各式各樣的方式,這些微創新中,可能就蘊含著解決教育難題的最優選擇。

最後,應試教育的終結,不是因為曾經相信應試教育的父母改變了想法,而是因為不相信應試教育的新的一代終於長大了。

《變量:推演中國經濟基本盤》:探究中國趨勢與未來

二、突變:當代年輕人的“嗨動力”

什麼東西很“嗨”,我才有興趣去做。

當代青年是一邊吐槽著996,一邊自發地為自己喜歡的廢寢忘食,比如“飯圈女孩”。粉絲團的分工比公司還要精細,號召力與執行力同樣強大無比,在“814大團結”那天,帝吧男孩與飯圈女孩站在同一陣線,力挺共同的偶像阿中哥哥。他們關心的,早已不是金錢上的回報。

之所以老一代人無法理解,是因為上一代人是被“貧窮”激勵著前行,我不努力賺錢,家裡就揭不開鍋,孩子就吃不上飯。而在這個年代,想餓死自己並不容易。生存壓力釋放後,年輕人追求的,是做一些激動人心的事情。

這中間其實無分對錯,年輕人想要的東西,實際上跟以往是一樣的:想要自我實現,想要得到體面和尊敬。他們評判工作的標準,是這個企業好不好玩,這份工作有沒有意思。

《變量:推演中國經濟基本盤》:探究中國趨勢與未來

三、適應:市場中的“苟且紅利”

中國經濟面臨一個巨大的斷裂帶:一方面是強大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是旺盛的消費能力,但這兩種力量之間缺少一座橋樑。

2019年8月,何教授與助理一起,去探尋中國的特色小鎮,臨洺關鎮、塔嶺村、陳家港鎮……這其中有一種巨大的反差。一方面,很多小鎮各有各的特色產業,很多還都是世界銷量冠軍;

另一方面,小鎮的基礎設施得到改善,人民群眾渴望更美好的生活,但是中間隔著的流通渠道,阻斷了中國龐大生產能力抵達小鎮父老鄉親手中。

通過分析拼多多的探索、江蘇沙集鎮政府的政策、莆田的迷茫,何教授認為當前連接中國巨大的生產能力和不斷增長的消費能力的方式,有兩個:

一個是把握住“苟且紅利”,也就是在別人不那麼認真的地方,多較勁一點,深想一步,認真一點,你就能享受到別人的苟且為你帶來的紅利。不管是對於企業還是政府,都是這樣。

第二個是潮,90後和00後對於品牌和名氣並不太看重,他們更在意的是產品的質量和產品的氣質,氣質就是所謂的潮,而不是潮流,更多的是一種風格和調性。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代青年更願意穿李寧,而不願意將莆田鞋穿上腳。

《變量:推演中國經濟基本盤》:探究中國趨勢與未來

四、協作:全球供應鏈

雖然中國企業遇到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圍追堵截,但只要它們能夠維持自己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就不會被市場拋棄。

當孟晚舟事件發生的時候,通信行業股票紛紛下跌。華為的供應商超過2000家,孟晚舟事件影響的其實是全球供應鏈上的每一家企業,市場的震盪源自各國投資者對全球供應鏈的擔憂。

真實的世界裡,風平浪靜得多。

你在媒體上看到的是中國的企業和美國的企業互相對壘叫陣,而在真實的世界裡,風平浪靜的多。全世界的企業都想安安心心地賺錢。何教授提醒,在分析貿易摩擦的時候,千萬不要低估全世界的企業家聯合起來一起賺錢的決心和智慧。美國在挑起貿易摩擦的時候,實際挑戰的是全球供應鏈。

同樣的,我們應對全球供應鏈的最優解,就是跟著它一起變:關注需求、研發與製造結合、改變信任方式。 

《變量:推演中國經濟基本盤》:探究中國趨勢與未來

五、混搭:九又四分之三車站

新技術革命還沒有到來,我們仍然處在兩次技術革命中間的高原區,混搭是這個時代技術創新的主題,混搭也是中國最擅長的技術創新方式。

無論是中國航空業累計起的開發平臺,還是優必選公司的市場驅動,快速迭代,抑或華為的批量上傳,等待爆款……何教授認為,雖然他們的道路、經歷各不相同,但都找到了九又四分之三車站,登上了一列開往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列車。

具體來說,就是在別人看不到出路的地方看到出路,在別人不敢嘗試的時候嘗試,在光天化日的十字路口找到秘密通道。並且還要掌握微妙的平衡:九車站和十車站其實是刻板的邊界,而你需要的是在現實中求解出最為恰當的分寸感。

如果將技術比作一個插線板,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及時把自己的充電器插上去。


 這本書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感謝您的閱讀。不得不提一句的是,這本書的裝幀與紙張的觸感都很棒。下一本要推薦的書是:《極簡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