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啟動行為的改變

如何啟動行為的改變

前邊寫過一篇文章《 》,講了改變的本質以及很多人難以改變的原因。

改變的本質是創造新經驗,並通過強化,養成新習慣。

難以改變是因為人們對控制感的需求過於強烈,難以走出心理舒適區。

人都有追求安逸的惰性,面對改變,都會有點本能的抗拒。

所以很多人覺得改變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既要割捨掉已經適應的安逸狀態,又要去迎接意想不到的突發狀況。

有人害怕開始,有人中途放棄,敢於堅持能夠抗壓的人費勁很大力氣,才達成改變目的。

改變真的很難麼?其實不難。覺得難只是因為你沒掌握好的思維方式和有用的技巧。這裡分享讓你輕鬆改變的五條妙招。

01

找到阻礙改變的力量

我們做一件事,繼續不下去了,那一定是被某個東西卡住了,必須要找到這個東西把它解決掉,才能把事情做得完整。

改變也是一樣,當你確立了一個目標,想要做出改變的時候,會不經意的發現自己常常做出與目標背道而馳的行為。改變就不能徹底進行,這時候你需要找到阻礙它進行的力量。

比如我曾經想要有個改變,就是可以勇敢去做各種嘗試,不再像過去那麼安安分分,但事實上我有很多想法卻不去實施,或者做著做著就放棄了。

為什麼明明想改變,卻不知不覺的做著與目標相反的行為?

其實是因為這些行為背後有很多隱含的好處,一直吸引著我。我不用為失敗負責,我也不用接受事情做的糟糕時其他人的譏諷。

但我失敗的代價真的很高麼?我嘗試的東西沒做好只會引來他人的譏諷麼?

其實不一定,真正在乎我的人只會支持安慰我,何況他人的眼光不應該對我的行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擔心失敗帶來的負面評價,這只是我內心的一個假設罷了。但就是這個假設,成為了阻礙我改變的力量。

所以找到阻礙改變的力量,就是要找到潛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重大假設。具體而言就是確立改變目標,找到那些與改變目標相反的行為,分析這些行為背後的好處,從而得出讓這些好處成立的重大假設。

心理學家榮格曾經說過:

如果潛意識的東西不能轉化為意識,它就會變成我們的命運,指引我們的人生。

如果不知道阻礙改變的力量,不知道這種力量背後的重要假設,看起來你是活在常識裡,實際上,你是活在自己的假設裡。

02

驗證內心假設

當你意識到阻礙改變的力量僅僅是內心的假設,而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東西時,這些內心假設就會進入到意識中經受理性的拷問,它們對你心理的隱性操控力就被打破了。

還是剛才的例子,我在嘗試更多新的事情的時候,經常會存在這些事情沒做好他人會嘲笑的內心假設。比如公號寫文章,起初就會覺得如果文章水平不高,有人會笑話,所以有些文章不敢發佈,有些內容不敢動筆。

但仔細想想,誰一開始寫文章水平就很高呢?每個人也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啊。

在這種想法的推動下,我也開始表達自己的觀點,發佈自己的文字。有的內容不溫不火,有的卻被點贊和被誇獎,但從未被人笑話過文字水平不高,反而收到很多鼓勵。

慢慢的,曾經潛伏在內心的假設開始鬆動,直至消失。

所以內心假設只不過是一種不確定性,你需要通過行為的檢驗,把它變成確定的東西。如果你覺得重要的東西,就要去爭取,而不是背後抱怨。

03

小步子原理

“小步子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在改變的路上邁出小小的一步,獲得一個小小的成功。讓每一次的小成功,成為下一次改變的基礎。

一下子發生改變,達成目標是不可能的,很容易被困難嚇倒。但是如果邁出小小一步,你能體會到改變的好處,就會有希望感,能讓你相信改變是可能的,促使你不斷邁開步伐。

比如,我想提升文字表達能力,寫出好點的文章,於是制定了每天寫一小段文字的目標。不限字數,300 字可以,1 個字也可以,但就是要去寫,每天要有動作。剛開始是自己逼迫自己,寫幾個字跟擠牙膏似的,耗費的時間也不少。慢慢地就成為了習慣,感覺寫上千個字也不那麼困難,質量和效率都在提升。

所以,有時候改變就是這樣,它像是一副多米諾骨牌。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夠推動改變的那塊牌,找到第一個小小的改變,並把它推倒。

04

養育環境場

我們都知道,餐廳是吃飯的地方,辦公室是工作的地方,寢室是睡覺的地方,圖書館是學習的地方。這些能產生特定行為的環境,就是環境場。場會包含我們大量的行為線索。

我們的感性對「場」很敏感,它總是比理智先感受到「場」所暗示的行為線索,並照著這個線索行事。比如我們躺床上無論去看書還是看電影都容易犯困,而我們坐書桌前學習就能保持精神。

場對人的狀態也有影響,比如在公司就會努力工作,在家裡就容易懈怠。在公開場合容易沉默不語,在私下朋友面前就會滔滔不絕。

場能刺激我們不由自主的做事情,那它的力量從哪來呢?

一是別人在這個空間裡的行為,比如高中教室裡學習。

二是你以前在這個空間裡的行為,比如家裡書桌前學習。

在這個空間裡,養成做事習慣,就能形成穩定的心理預期,進而又會鞏固習慣的行為。

這樣看來,「場」其實是我們心中的一個關於空間功能的假設。選一個空間,經常去做這件事,甚至貼一些激勵自己的話,為場提供線索,這個場就製造出來了。而且在這個空間做的事情越純粹,越持久,這個空間場的力量就越大。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鍛鍊身體,健身房可以,家裡同樣可以。

05

情感激發

很多人聽過一句話:知道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我們的情感沒有受到觸動,道理根本聽不進去。

改變的發生,需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需要先讓情感的大象有所觸動,才能聽得進去道理。如果沒有情感認同,就不會有改變的發生。大象既容易被焦慮、恐懼這樣的消極情感觸動,也容易被愛、憐憫、同情、忠誠這樣的積極情感觸動。

比如老師批評學生,公司的末位淘汰制就屬於消極情感激發學生或員工發生改變。而朋友的支持家人的鼓勵就屬於積極情感觸動。

我們尋求改變,可以適當的採用消極或積極的情感激勵自己。

06

小結

啟動行為改變的五個技巧就介紹到這裡,簡單總結下:

1. 找到阻礙改變的力量。即看見內心假設。

2. 驗證內心假設。即找到限制自己的規則。

3. 小步子原理。即走出改變的第一步。

4. 養育環境場。即讓新行為變成新習慣。

5. 情感激發。即讓改變自然發生。

—— END ——

如何啟動行為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