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花費多年研製出國產坦克,軍方為何拒絕使用?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軍武之鋒。印度自從1972年就開始研發"阿瓊坦克"到現在也有40多年了,但一直都沒有到達到軍方要求的標準,近日印度國防部長推翻了該坦克的計劃,表示不想再接受國產坦克,而是通過戰略合作伙伴購買大批戰車與裝甲車。


印度花費多年研製出國產坦克,軍方為何拒絕使用?

不過對於印度軍方來說政策執行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目前印度的年度防務預算根本沒什麼資金用於購買新武器,這些資金中的一部分就是支付給了阿瓊坦克的研發,印度的阿瓊坦克可能是全世界研發時間最長的坦克了。

印度花費多年研製出國產坦克,軍方為何拒絕使用?

"阿瓊"坦克因研製週期過長被稱為"最難產的坦克"。1972年,印度軍方根據與巴基斯坦作戰的經驗,提出用新型坦克代替原先裝備的"勝利者"主戰坦克。研發工作於同年展開,新型坦克最初被稱為MBT80,後改用印度古代神話中的戰神"阿瓊"來命名,顯示印軍對"阿瓊"抱以厚望。1974年3月,印度政府正式批准了新主戰坦克的研製計劃,但是由於遭遇重重技術困難,加之研製機構的技術實力不足,實際研製進度大大落後於計劃。直到1996年國慶閱兵時,時任總理的拉奧才勉強宣佈"阿瓊"研製成功。

印度花費多年研製出國產坦克,軍方為何拒絕使用?

但是,印度軍方卻不買賬。在1994年和1995年的試驗中,"阿瓊"仍無法滿足已經降低的使用要求和戰術技術指標,軍方試驗報告的評價是"不適宜上戰場",印度媒體則戲稱"阿瓊"主戰坦克為"主敗坦克"。1996年用於部隊試驗的該型坦克又遭嚴重損壞,引起了一些陸軍軍官的不滿。他們公開稱"阿瓊"是"白象",即無用的累贅東西。

印度花費多年研製出國產坦克,軍方為何拒絕使用?

2005年10月,"阿瓊"在印度陸軍面前再次"丟臉"。在拉賈斯坦邦沙漠高溫條件下進行的新一輪測試中,"阿瓊"再次令軍方失望:它的多種主要技術系統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故障,就連發動機和火控系統也未能倖免,時任國防部長普拉那布·穆克吉不得不正式向國會通報了這一消息。

印度花費多年研製出國產坦克,軍方為何拒絕使用?

雖然印度到目前已經服役118輛阿瓊坦克,主要裝備西部沙漠地區的兩個坦克團,但有分析指出,印度迄今為止原本需要裝備500輛阿瓊坦克,還遠遠沒有達到目標,如果產量過低將會影響生產線的穩定性,對未來坦克的研發也會造成阻礙。

軍迷朋友們,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