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孩子给游戏充值,智能手机等设备在推出时就自带了解决方案

熊孩子充给游戏的钱,家长能要回来吗?

防止孩子给游戏充值,智能手机等设备在推出时就自带了解决方案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逐渐普及,玩手游成为了不少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休闲方式。

与此同时,手游用户的年龄覆盖范围也在逐渐向下扩展。而孩子的自控力不足以及对金额的概念不明确,也带来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中,“熊孩子为玩手游大量充值”一类的新闻更是多年来层出不穷。

防止孩子给游戏充值,智能手机等设备在推出时就自带了解决方案


近日,再次有新闻报道称,有小学生在玩手游时14分钟花了4万元。目前,游戏平台已经主动联系了家长。在经过了材料认证以及核实协商后,游戏平台表示将退还费用的70%。至于剩下的30%,则由于苹果手机平台的特殊性,需要寻找苹果公司进行协商退款。

虽然事情有了后续,但这样的情况明显不是孤例。

防止孩子给游戏充值,智能手机等设备在推出时就自带了解决方案


回顾以往的新闻,虽然游戏种类、平台不同,但事情的走向都出奇的一致。都是年龄较小的用户通过家长的账户进行大量充值,购买游戏道具等虚拟产品,短时间内大量消费。最后平台方与家长进行协商解决。

同样,每次在这种新闻的评论中,都会出现对这种情况该由谁负责的讨论。其实,无论是游戏平台还是家长都应该进行相应的监管。

游戏厂商给出的监管方案大家很熟悉,就是在注册游戏时的实名认证。而家长该进行的监管,则是利用现有的便利对孩子进行设备使用管理。

防止孩子给游戏充值,智能手机等设备在推出时就自带了解决方案


至于如何实现家长的设备使用管理,智能手机等设备在推出时就自带了解决方案。

以苹果手机为例,在iPhone设备上“家人共享”以及“屏幕使用时间”两项功能,即可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设备管理,避免孩子接触到不良信息以及过度消费。

防止孩子给游戏充值,智能手机等设备在推出时就自带了解决方案


其中,“家人共享”可通过“设置”>“[您的姓名]”>“家人共享”>“添加家庭成员”>“创建儿童帐户”路径进行设置。

设置完成后,孩子可以与家长共享音乐、影片、电视节目、图书和 App。但同时监护人也可以在孩子使用的iOS 设备上设置“访问限制”或“家长控制”,以限制孩子访问的内容。

且在默认情况下,系统会针对不满 13 周岁的儿童启用“购买前询问”功能。这样一来,在儿童选择购买产品时,会直接对监护人进行询问,监护人也可以明确的了解到孩子的消费倾向和意愿。

防止孩子给游戏充值,智能手机等设备在推出时就自带了解决方案


同时,“屏幕使用时间”中的“内容和隐私访问限制”,可以阻止不合适的内容、购买和下载,并进行隐私设置。

以此达到对孩子使用时的App安装/删除或App内购等操作的限制,防止孩子大量充值的同时,确保孩子接触内容的健康良好。

用户可通过“设置>屏幕使用时间>内容和隐私访问限制>iTunes Store 与 App Store 购买项目>不允许”的路径启用。

防止孩子给游戏充值,智能手机等设备在推出时就自带了解决方案


此外,“停用时间”功能可在设定时间内仅支持选定APP和通话运行,用户可据此保证孩子的软件使用时间,避免孩子过度沉迷电子设备。

“APP限额”则可以为需要管理的APP类别设置每日时间限额,家长可通过这项功能对孩子的APP使用种类及时间进行设定。这将确保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设备操作,且不会过早的接触不适宜的应用软件。

防止孩子给游戏充值,智能手机等设备在推出时就自带了解决方案


综合以上信息,苹果在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控制上,已经给出了可实际操作的解决方案。用户结合使用就可以对孩子的电子产品使用进行一定的监控。

其实,对于年纪较小的用户来说,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和网络利弊皆有。网络使孩子在接收大量信息开阔思路的同时,也承担着被不适宜信息冲击的风险。

多次出现的“熊孩子大量网络充值消费”的新闻也足以证明其确实存在弊端。因此,无论是平台、家长还是电子产品设备厂商都在寻找完美且平衡的解决方案。

防止孩子给游戏充值,智能手机等设备在推出时就自带了解决方案


而鉴于上文提及的新闻发生在苹果平台,我们在文章中仅对苹果平台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大致的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