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孩子給遊戲充值,智能手機等設備在推出時就自帶了解決方案

熊孩子充給遊戲的錢,家長能要回來嗎?

防止孩子給遊戲充值,智能手機等設備在推出時就自帶了解決方案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的逐漸普及,玩手遊成為了不少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休閒方式。

與此同時,手遊用戶的年齡覆蓋範圍也在逐漸向下擴展。而孩子的自控力不足以及對金額的概念不明確,也帶來了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中,“熊孩子為玩手遊大量充值”一類的新聞更是多年來層出不窮。

防止孩子給遊戲充值,智能手機等設備在推出時就自帶了解決方案


近日,再次有新聞報道稱,有小學生在玩手遊時14分鐘花了4萬元。目前,遊戲平臺已經主動聯繫了家長。在經過了材料認證以及核實協商後,遊戲平臺表示將退還費用的70%。至於剩下的30%,則由於蘋果手機平臺的特殊性,需要尋找蘋果公司進行協商退款。

雖然事情有了後續,但這樣的情況明顯不是孤例。

防止孩子給遊戲充值,智能手機等設備在推出時就自帶了解決方案


回顧以往的新聞,雖然遊戲種類、平臺不同,但事情的走向都出奇的一致。都是年齡較小的用戶通過家長的賬戶進行大量充值,購買遊戲道具等虛擬產品,短時間內大量消費。最後平臺方與家長進行協商解決。

同樣,每次在這種新聞的評論中,都會出現對這種情況該由誰負責的討論。其實,無論是遊戲平臺還是家長都應該進行相應的監管。

遊戲廠商給出的監管方案大家很熟悉,就是在註冊遊戲時的實名認證。而家長該進行的監管,則是利用現有的便利對孩子進行設備使用管理。

防止孩子給遊戲充值,智能手機等設備在推出時就自帶了解決方案


至於如何實現家長的設備使用管理,智能手機等設備在推出時就自帶了解決方案。

以蘋果手機為例,在iPhone設備上“家人共享”以及“屏幕使用時間”兩項功能,即可幫助家長更好地進行設備管理,避免孩子接觸到不良信息以及過度消費。

防止孩子給遊戲充值,智能手機等設備在推出時就自帶了解決方案


其中,“家人共享”可通過“設置”>“[您的姓名]”>“家人共享”>“添加家庭成員”>“創建兒童帳戶”路徑進行設置。

設置完成後,孩子可以與家長共享音樂、影片、電視節目、圖書和 App。但同時監護人也可以在孩子使用的iOS 設備上設置“訪問限制”或“家長控制”,以限制孩子訪問的內容。

且在默認情況下,系統會針對不滿 13 週歲的兒童啟用“購買前詢問”功能。這樣一來,在兒童選擇購買產品時,會直接對監護人進行詢問,監護人也可以明確的瞭解到孩子的消費傾向和意願。

防止孩子給遊戲充值,智能手機等設備在推出時就自帶了解決方案


同時,“屏幕使用時間”中的“內容和隱私訪問限制”,可以阻止不合適的內容、購買和下載,並進行隱私設置。

以此達到對孩子使用時的App安裝/刪除或App內購等操作的限制,防止孩子大量充值的同時,確保孩子接觸內容的健康良好。

用戶可通過“設置>屏幕使用時間>內容和隱私訪問限制>iTunes Store 與 App Store 購買項目>不允許”的路徑啟用。

防止孩子給遊戲充值,智能手機等設備在推出時就自帶了解決方案


此外,“停用時間”功能可在設定時間內僅支持選定APP和通話運行,用戶可據此保證孩子的軟件使用時間,避免孩子過度沉迷電子設備。

“APP限額”則可以為需要管理的APP類別設置每日時間限額,家長可通過這項功能對孩子的APP使用種類及時間進行設定。這將確保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設備操作,且不會過早的接觸不適宜的應用軟件。

防止孩子給遊戲充值,智能手機等設備在推出時就自帶了解決方案


綜合以上信息,蘋果在孩子使用電子設備控制上,已經給出了可實際操作的解決方案。用戶結合使用就可以對孩子的電子產品使用進行一定的監控。

其實,對於年紀較小的用戶來說,過早的接觸電子產品和網絡利弊皆有。網絡使孩子在接收大量信息開闊思路的同時,也承擔著被不適宜信息衝擊的風險。

多次出現的“熊孩子大量網絡充值消費”的新聞也足以證明其確實存在弊端。因此,無論是平臺、家長還是電子產品設備廠商都在尋找完美且平衡的解決方案。

防止孩子給遊戲充值,智能手機等設備在推出時就自帶了解決方案


而鑑於上文提及的新聞發生在蘋果平臺,我們在文章中僅對蘋果平臺的解決方案進行了大致的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