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自杀不是因为穷

摘要:迷失的京山老了,病了,没用了,该死了。这是湖北京山县农村老人的生活逻辑,或者说,这是他们的生活秩序。外人看来触目惊心,但在湖北京山县农村,老人自杀却显得稀松平常。媒体在陈述这种现象时用了“平静”、“惨

迷失的京山

老了,病了,没用了,该死了。这是湖北京山县农村老人的生活逻辑,或者说,这是他们的生活秩序。

外人看来触目惊心,但在湖北京山县农村,老人自杀却显得稀松平常。媒体在陈述这种现象时用了“平静”、“惨烈”这样极具反差的词语。“惨烈”只是我们的感受,“平静”才是他们的世界。京山老年人的自杀并不是在表达他们要反抗什么,只是他们的心早已死去。所以,他们静悄悄地自杀。在很多村庄里,这都是一个不值得谈论的话题。

“不值得讨论”更加剧了外人的疑惑。很多人在谈论京山老人自杀时,都会把原因归咎为贫穷,缺乏经济的保障,老无所依促使他们走上自杀之路。实际上,与中国其他穷乡僻壤相比,京山农村的老人并不是特别贫穷。京山农村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远高于温饱,农村老年人很少有吃不饱饭的。即使是生病,也并非不可救药。京山农村的老年人为什么这么轻易地选择自杀呢?

有比贫穷更可怕的“秘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念在这里是行不通的,主导老人生活轨迹的不是物质基础,而是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文化。在京山农村,有一种强有力的“地方性规范”,这种规范向老人灌输一种价值观:人老了,就不值钱了。

在中国很多农村地区,“人老了不值钱”就是一句口头禅。“不值钱”没关系,晚辈们不会因为老人没有了“剩余价值”就弃之不顾。如果不好好赡养老人,除了会遭到村民们的道德谴责外,老人去世后晚辈们也会被“问责”的。在很多农村地区,为老人办丧事时,丧事办得顺利不顺利,取决于母亲一方娘家人的态度。如果平时没有善待老人,母亲这一方的娘家人,比如舅舅辈儿的亲戚就会以各种理由“刁难”晚辈,以此惩戒他平时不够尽孝。这些文化在湖北京山农村并不存在,所以,在京山,至孝似乎很少见。

这里流行的“价值观”是,老年父母不应该对子女抱有太多期待,应该多从子女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在自己病痛时拖累子女,不应该在超出子女经济能力情况下治病,不应花费除了生活必需品以外的闲钱,不应参加多余的娱乐,能劳动则要天天劳动以减轻子女负担。总之,“养儿防老”在这里似乎就是一种谬误。父母虽然生养了子女,却没有理直气壮要求子女养老的权利,子女也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如果子女们特别孝顺,甚至在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条件下改善父母的处境,村庄舆论会批评父母不会做人,不懂得怜惜自己的子女。

文绉绉地说,在湖北京山农村,“代际期待”是不存在的。所以,代际之间的剧烈冲突也极为少见。正因如此,京山老人自杀才会如此平静。或者是“得病后死了”,或者是“觉悟高”自杀,这已经是京山农村对老人自杀合法化、日常化的一套合乎当地生活逻辑的说法。外人觉得是“天大的事”,而他们已经完全“去事件化”了。

在解开京山农村老人平静自杀之谜后,我一直觉得这里是“愚昧”的。他们对了结生命的轻率和不敬畏完全颠覆了我已有的价值认知。传统中国农民是很少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的,只要完成了养育子女、传宗接代的使命,他们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但在京山,这些传统意义上不言自明的价值系统被摧毁了,传宗接代不再能给予他们以超越性的意义体验,他们更在乎的竟然是“有用”“没用”的生命体验。他们不在乎面子荣耀等问题,而更在乎自己是否活得“有意思”。可以佐证这一“京山农村人价值体系”的例证还有,与老年人自杀潮相对应的是,年轻人的生育率也并不高,哪怕头胎是女儿而且还有二胎指标的情况下,很多农村年轻人也选择不再生育,因为他们怕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

在一些研究者看来,“当人们只关心自己生活得舒服与否,不再对未来寄以期待,也不再追求子孙延续的无限事业时,人们就会失去对生命意义的基本拷问,其行为往往缺乏内在的约束,社会的基本秩序也就容易出现问题。”

京山农村的问题到底是不是在这里?或许在,或许不在。总之,这是一个让我感觉“奇怪”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