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境界,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并非故意装傻,故意作势,故作深沉,故弄玄虚,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方式,一种态度。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三岁丧父,由母亲把他抚养长大。父亲死后,家境清苦,阮籍勤学,天赋秉异,八岁就能写文章,终日弹琴长啸。他酷爱研习儒家的诗书,不慕荣利,以安贫乐道的古代贤者为效法榜样。

低调的境界,大智若愚

当时魏明帝已亡,曹芳即位,年仅八岁。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但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正始十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阮籍对司马氏集团心怀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钟会是司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虚与委蛇。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使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

低调的境界,大智若愚

阮籍有一子一女。女不知其名,但容貌秀丽。司马昭为了拉拢阮籍,就想和阮籍结为亲家,纳阮籍的女儿为自己的儿媳。当时,司马昭位高权重,掌控朝政,阮籍进退维谷左右为难。若答应,有损自己的声誉,还会落得攀附权贵的坏名;若不答应,得罪司马昭,结果必定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为了躲避这门亲事,他还是每天拼命地喝酒,每天都是酩酊大醉,一连六十天,天天如此,那奉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就没法向他开口,最后,只好回禀司马昭,司马昭无可奈何地说:“唉,算了,这个醉鬼,由他吧!”阴险狡诈的司马昭没辙,联姻之事,也只得作罢。

遇乱不惧,受宠不惊,受辱不躁,含而不露,隐而不发,自自然然,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从从容容,看透而不说透,知根却不亮底,凡事心底里都清清楚楚,表面上却显得不知不懂不明不晰,给人一副混沌无知的样子,实际上用的是心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