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但被小說抹黑成這樣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念過往,不畏將來。

本來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但被小說抹黑成這樣

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在上面兩期,我們都說成王敗寇,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我們這一期說的人物和上期秦始皇非常像,兩個朝代都結束長久的戰亂,但存世時間短,後面一個朝代繼承它倆的制度都進入大發展,大繁榮。

上一期的秦朝一統天下,是建立中央集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而秦二世以後,走向滅亡,漢朝基本繼承了秦朝所有制度,逐步在漢武帝時期走向繁榮盛世。而今天小編說的隋朝,同樣是兩世而亡,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制定的重要的制度,在後面的唐朝也是在李世民的帶領下,走向繁榮的“貞觀之治”。

本來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但被小說抹黑成這樣

富大龍在《隋唐英雄傳》飾演楊廣

如果楊廣知道後世對他的評價,絕對會喊冤。

“如今,朕開運河,行科舉,築長城,萬國來朝,那些小國,都稱朕為聖人可汗,為了國家東征西討,但那些暴民!朕讓他們活!朕給他們飯吃,他們反朕!”這句臺詞是富大龍在《隋唐演義》飾演楊廣時說的臺詞。我想,這真的是楊廣當時的獨白吧,就是不明白自己做了那麼多之前的皇帝沒做過的事,這麼務實的皇帝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反對自己,還想把自己的王朝推翻。

後世對楊廣的諡號為“隋煬帝”,這個“煬”字真的把楊廣給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本來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但被小說抹黑成這樣

楊廣和大臣宇文化及

隋煬帝楊廣,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的次子。開皇元年,冊立為晉王,為幫助他的父親楊堅滅陳朝立下汗馬功勞,開皇二十年,冊立為皇太子。在位期間,興修大運河,遷都洛陽,並將度量衡重新規制,為統一國家,西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

為什麼說楊廣如果知道後世評價會喊冤呢,楊廣絕對算得上被小說和唐史黑的最慘的一位皇帝之一。首先楊廣在位期間最重要的舉措便是修建大運河。在《隋唐演義》中被說成為滿足自己的私慾,去揚州賞花看美女。確實在當時科技比較落後的年代,修建大運河這種大工程之時免不了勞民傷財,因此加重徭役賦稅,對人民進行嚴酷的剝削,人們對這位皇帝的評價便是大興土木的暴君。

本來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但被小說抹黑成這樣

《隋唐演義》

但是在2014年6月,卡塔爾多哈隆重舉行世界遺產大會,大會對中國大運河作出肯定,第 38 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執行主席宣佈——“中國大運河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現在的運河江蘇段,來往船隻依舊繁忙,大運河卻一直沿用至今,由此可見楊廣是一位多麼有遠見的君王。

在楊廣執政期間,還有一件影響至今的政策“科舉制”,雖然如今的高考選拔與以前的科舉選拔已經有了質的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科舉制是非常公平公正的選拔考試,昨天小編還在某抖音平臺上看到許多網友評論楊廣說“誰都可以說楊廣不好,但是讀書人不行,他將科舉制度運行開來,對寒門學子有了一次公平公正的選拔機會”。由此可見楊廣在外期間實行的科舉制是非常受肯定的。

本來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但被小說抹黑成這樣

繁忙的大運河

那為何這麼勤奮的皇帝結局這麼慘,根其原因是楊廣三徵高句麗、西征吐谷渾將隋朝軍隊基本耗盡,再加上修建大運河,花費巨大;還有大興科舉,給了寒門子弟機會但對門閥世家造成傷害,損害了其權益。

雖然看上去這些舉措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國家機器的運轉,一下子運轉這麼多舉措,必然會應接不暇,所以楊廣失敗也是有這這個原因。

本來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但被小說抹黑成這樣

古代科舉考試

但是在《隋唐演義》中,被寫成謀權篡位殺死父親和兄弟,霸佔父親的後宮妃子,為了自己的好色淫慾,修建大運河,三下揚州城,在揚州建立行宮,在朝廷內殘害忠良,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我想在這個小說中,為了謀和大勢,故意抹黑了楊廣,這是被小說抹黑最慘的一位皇帝。

本來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但被小說抹黑成這樣

《隋唐演義》中楊廣下揚州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見非常多的事,有成功和得勢,也會遭受失敗和失意。

所以我們不應該糾結此時的一切,我們要朝前看,不被心和情所羈絆,不要迷失過往,不畏將來的挑戰。祝所有廣大意氣風發的青年,青年節快樂!

努力寫出好文,幫忙點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