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

十年前我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写过父亲母亲。那时对他们的认识很浅,我记得写父亲我用《父亲——忍耐》做题目,写母亲我用《母亲——唠叨》做题目,似乎他们留给我的印象中只有这两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渐渐的理解了父母,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亲情。现在再次写写他们二老,心情却不能平静。

十年间,我看到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母亲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但他们二老对生活,对孩子的爱,依然如故。提及父母的时候,我们往往只会谈到母亲,很少甚至忽略了父亲。每个家庭都有个“掌柜的”,在我们家“掌柜的”是父亲。那我就按照这个“顺序”来写写他们吧。

时间在流逝,父亲已度过了人生一大段的时光。对于父亲,我很崇拜!因为他不单是一位父亲,他更是良师,诤友!小时候很喜欢和父亲坐在一起看电视,也喜欢他独自在灯下看书的样子,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也在影响着我们姐妹几个。父亲爱书,家里现在有很多书,大多数都是父亲买的,当然他也会一一拜读那些大家的作品,也许在经济生活不怎么宽裕的情况下,父亲的读书便成为了他“消遣”的一种方式吧。父亲很朴素,朴素到一件衣服可以穿很长时间,这个时间也许他自己都会淡忘!在生活中父亲总是任劳任怨,艰苦的日子中我也没有见过父亲发愁,生活对于他来说似乎是一种方式,按照这个方式过下去就行了,这一点在我长大后才感觉到是多么的厉害!在学习上父亲对我们是很苛刻的,他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上过大学,于是他自学大专考试,当然这种遗憾便自然地落在了我们姐妹身上,这种“过度”也使我们几个更加的头疼,我们姐妹的智商并不怎么高,学习也就成为了一件苦差事,可父亲从来不会因此而放松我们的学习!(那时特别的“恨”父亲,学习真是要命呀!)渐渐的我们也长大了,父亲的生活负担也减轻了,可总感觉现在的父亲反而没有我儿时记忆中的父亲“潇洒”了,时间在流淌,我们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现在的我依然喜欢和父亲坐在一起看电视,只是没有了当时的那种感觉了,我们父子之间依然会谈天,只是更多的内容是生活,工作,是那些令人乏味的话题!别人说父爱如山,但我更认为父爱如水才好,因为父亲的爱也是细腻的!

父亲的一言一行影响了我们姐妹几个,但影响最大的当属母亲。母亲,是我一直不敢直面的话题,我不是逃避什么,而是母亲给予我的东西太多了,我感觉三言两语是说不完,而说不完便是对母亲的大不敬!母亲一辈子没有进过学校,所以对于我们的学习,她只能说说而已(我们有时也会在学习上欺骗她)除此之外母亲也不知道怎么来帮助我们。我上了十几年的学,母亲只给我买过一件学习用具——铅笔盒,这只铅笔盒我现在还保留着(那是母亲在教育上对我无声的教诲)。母亲身上有很多的优点,我不能一一道来,只能把它记在心中。母亲很能受苦,家里的所有事情都有她负责,苦难的日子中,她总是省吃俭用,含辛茹苦的培养我们,又任劳任怨的经营着这个家。没有母亲的辛勤劳苦也许我就没有现在的悠闲生活。小时候我眼中的母亲是一个能做很多好吃的母亲,是一个有时让我感到“烦”的母亲,而现在我眼中的母亲又成为了一个“幼儿园”的校长、老师、保育员(我们姐妹的几个孩子都由她老人家带。这也是我感觉最亏欠母亲的,她带大了自己的孩子,又开始带孩子的孩子)母亲不渴望从我们这儿得到什么,但做儿女的应该懂得去理解她,让她幸福!

我不知道如何去爱父母,我也不会去向别人表白我对父母怎么样!可我懂得“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道理,也知道“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的古训。也只能在心底默默的祝福他们二老,安享晚年!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