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分類施策幫扶困難群體 已救助3665人

記者/柯文翔

4月24日下午,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舉行第83場新聞發佈會,介紹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武漢市脫貧攻堅和困難群體幫扶情況。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強,武漢市民政局局長李國漢,武漢市黃陂區委副書記、區長何建文,武漢市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張百香先生,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陽出席會議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武漢市分類施策幫扶困難群體  已救助3665人


據介紹,疫情對武漢市貧困人口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收入降低、務工受阻、產業發展等方面,為此該市分類施策給予支持和幫扶。開展貧困人口疫情感染情況“大排查”,共摸排重點幫扶戶138戶,因戶因人分類施策,對重點戶安排基層黨員幹部、駐村工作隊員進行對接,對臨時性困難實行一事一議進行幫扶。加強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工作,及時將因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個人,以及靈活務工人員納入臨時救助範圍,及時發放臨時性救助金。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救助3665人,共發放臨時救助金1000萬元。另外,投入約1.2億元,對外來臨時滯漢人員給予救助。加大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增發春節慰問金1.1億元;今年以來,已連續4個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加上增發一次春節價格臨時補貼,共計約1.3億元;對近13萬城鄉困難群眾分別按500元、300元標準發放生活物資救助4300萬元;對罹患新冠肺炎的困難群眾增發1個月生活補助,現已發放約30萬元。

疫情期間,對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按跨省務工500元/人、省內區外務工300元/人的標準給予轉移就業交通補助,並在此基礎上,再按200元/人的標準給予額外補貼。疫情結束後,新增的綠化、護林、護路等非全日制扶貧公益崗位,優先安置本村有勞動力的貧困人口就業。武漢市省級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83家,全部復工復產,具有重要的帶貧益貧功能。全市140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今年80%的收益主要用於貧困人口承擔公益崗位工資和參加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勞務費用支出,現已安置貧困戶941人。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為貧困家庭學生髮放補助資金2584萬餘元。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補充醫療保險“四位一體”健康扶貧政策,區內住院、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達到90%左右,大病和特殊慢性病區內門診、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達到80%左右,年度個人負擔政策範圍內醫療費用不超過5000元。為解決農村貧困人口和邊緣人口的特殊就醫困難,各區還推出了“防貧保”保險。全面進行房屋安全性評定、鑑定,共投入資金2.5億餘元,改造危房7628戶,實現了貧困戶存量危房應改盡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