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牛連和

牛連和,1950年生於吉林省,自由藝術家,曾先後就讀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美國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早年師從我國著名藝術家袁運甫、袁運生學習裝飾繪畫及油畫。從藝四十多年來,牛連和在油畫、國畫等方面均有所成就,形成了鮮明的個人藝術語言。


其油畫多為風景,以大漠胡楊為其代表,自成體系,歌頌中華民族堅韌不拔之精神,弘揚華夏文明蔚為壯觀之氣魄。畫風寫實,筆觸細膩,畫面時而恬靜,時而激昂,且具備了極高的色彩修為,讓作品充滿了視覺衝擊力,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引人深思。國畫彩墨作品,筆墨意趣豐富,色彩靚麗清新,構圖新穎大膽,大作動人心魄,小品微中見大,題材多為人物和花鳥,均具備極高的藝術修為。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牛連和曾多次在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北京、香港、臺灣等地舉辦個展,作品先後被國內外多家權威收藏機構及個人收藏。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畫家牛連和


【油畫特色】

早在青年時期,牛連和在我國著名美術教育家、大藝術家袁運生的指導下,深受啟發,並把袁運生的藝術理念融入到自己對油畫現代美的實踐之中,開始對中國式的油畫創新進行探索。為此,牛連和曾赴美國學習進修,完成了碩士學業,並和袁運生一起在美國通過繪畫弘揚中國的藝術精神。多年來,牛連和通過自己的藝術創作,弘揚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與歌頌祖國的自然風光,是一位極具愛國情懷與藝術情懷的藝術大家。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牛連和作品:《大將軍》340cmx340cm 2008年

在牛連和油畫的創作理念中,由於其藝術視覺與視角的不同,區別於傳統歐洲油畫的繪畫語言。如他經常表現的新疆與內蒙的胡楊樹,東北的野花帚苕梅這些不令人關注的形象,在顏色的運用上多強調固有色的運用,強化植物的原生形態。在光線上強調光影,在造型上突出物象的肌理效果,沒有受到傳統油畫技術的困囿,沒有把顏色模糊化;在理念上始終把明朗與真實來還原大自然的本色。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牛連和作品:《金秋》160cm×160cm 2008年

牛連和的油畫色彩明麗、形象真實,視覺形象讓人猶如身臨其境一般。他在寫實的基礎上,融入了大自然與人類和諧共生的諸多理念,因此在繪畫語言上和形象塑造上形成了畫家獨特的藝術個性,最大限度地客觀展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彩墨畫特色】

牛連和的彩墨畫以重彩畫為主基調,構思巧妙、用色大膽,多運用各種顏料、材料的特性,輔助地完成自己審美意境的構建。牛連和深受袁運甫繪畫藝術理念的影響,在彩墨畫中注重本體語言的鮮明性,水墨色相融,視覺效果極佳。以畫家筆下的荷花系列尤為具有代表性。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牛連和作品:《四聯彩墨荷花》248cm×129cm 2018年

牛連和的彩墨畫色彩渲染熱烈,通過不同明度的色系來表現肌理,用墨襯托、調和及勾線,形成獨特的視覺效果。彩墨人物多以東北農村兒童和婦女為表現對象,牛連和將現代藝術觀念融入畫面,以全新角度詮釋和表述心象,通過誇張與變形、定型化與規律化等手法,創造出充滿審美趣味的人物形象。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牛連和作品:《母女》120cm×120cm 2004年

經歷了四十多年的打拼和人生磨礪,牛連和的心與繪畫永遠是形影不離的一對載體。無論他在事業上、財富上取得的成績和積累有多大,他所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對繪畫藝術的痴情不泯。他經歷了東西方藝術最激烈的碰撞的時代,體悟東方藝術的神韻和西方藝術的精髓,然後融入到自己的繪畫創作中,無論是極其寫實的油畫,還是充滿中國風情的彩墨畫,都彰顯出藝術家對美的理解,對藝術的深刻認識。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作品欣賞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牛連和作品:《採荷》120cm×120cm 2004年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牛連和作品:《芭蕉》80cm×80cm 2019年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牛連和作品:《花開八月》80cm×80cm 2019年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牛連和作品:《春暖》80cm×80cm 2019年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牛連和作品:《彩雲》80cm×80cm 2019年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牛連和作品:《芭蕉》80cm×80cm 2019年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牛連和作品:《三月桃花》170cm×170cm 2010年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牛連和作品:《鳳凰嶺上》170cm×170cm 2008年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牛連和作品:《玉蘭花開》690cmx340cm 2008年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藝博會藝術館簽約名家 | 牛連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