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话好听,真话难得


假话好听,真话难得


《弟子规》中曾言:“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每个人都爱听好话,如果听到别人的赞美,不要得意忘形,理应感到受之有愧;

如果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不要生气,理应欢喜接受,反躬自省。


俗话说,心善之人敢直言。


假话好听,人人都愿意说;真话难听,人人都选择闭口不谈。

比起那些口若悬河的阿谀奉承,能够真诚地对你说真话的人更难得。


《战国策》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邹忌的人,身高八尺多,外形俊俏,容貌艳丽。

一日清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

“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更俊美?”

妻子回答说:“您非常俊美,徐公哪能跟您比呢。”

徐公是齐国出了名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更俊美。

第二日,家里有客人来拜访,邹忌又问客人同样的问题,客人回答说:

“徐公不如您俊美啊。”

后来,徐公到邹忌家里做客,邹忌把徐公认真地观察了一番,深深感到自己远不如徐公。

邹忌这才顿悟:“妻子说我俊美,是偏爱我;客人说我俊美,是有求于我啊。”


假话好听,真话难得。


人人都愿意说好听的假话,既让人心里舒服,又不会把人得罪;

伤人的真话谁都不肯说,因为往往会让人难以接受,给人心里添堵。


正因为如此,那些愿意和你说真话的人,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敢和你说真话的人,是贵人

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手电筒一样,能照见别人,却不能照见自己。


有句话说得很对:

“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放纵他的缺点。”


人在事中迷,就怕没人提。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个旁观者,来指出我自身存在的问题。


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在事业上屡屡碰壁。

尽管他每天很拼命工作,早出晚归,但是收入却依然少得可怜。

有一次,他到一家寺院推销保险,遇到了一位高僧,便开始极力劝说高僧购买,滔滔不绝地向高僧介绍自己所知的保险知识。

等他推荐完,高僧只是淡淡地说道:

“听完你的介绍,我没有丝毫想买的冲动。”

年轻人第一次听到如此直白的拒绝,深受打击。

高僧接着又说:“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只有真诚地为对方着想,才能打动人。回去先好好改变自己吧。”

高僧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把年轻人泼醒了。

从寺院回去后,他自我反省了一番,决心要改变自己。

于是,他开始改变自己犹豫不决的性格,挑战很多以前不敢尝试的事情,不断突破自己。

并让身边的人督促自己有什么不够好的地方,直接说出来,好让自己及时改正。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卖出了第一份保险。

并在几年后,取得了全公司销售第一的好成绩。


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正身。”


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其实是需要听真话的。

甜言蜜语虽不伤人,但是不靠谱;

忠言真话虽不讨好,但却最真诚。

乐于听取真话,方可明辨是非,心明如镜。


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