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苦難的美麗女子——舒婷詩《惠安女子》美讀

在福建泉州惠安縣惠東半島的海邊,有個特殊的族群,這就是惠安女,她們以色彩豔麗的服飾和富於傳奇性的民俗風情而聞名於世。長期以來,她們默默隱忍了生活的苦澀,以勤勞、溫良、孝順呼應著傳統文化。這首詩是舒婷唱給她們的一首悲憫之歌,表達了對惠安女子優秀品質的讚美及對她們苦難人生的關懷。

野火在遠方,遠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裡

詩人從現實中惠安女子琥珀色的眼睛聯想到充滿了原始生命力的野火,讓跳動的火光與女子琥珀色的眼睛產生意象疊加,那燃燒般的眼神,彷彿隱藏著某種渴望,鬱積著未曾訴說的苦難和不曾浮出水面的夢想。

以古老部落的銀飾

約束柔軟的腰肢

幸福雖不可預期

但少女的夢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無邊無際

被古老部落銀飾約束的柔軟腰肢是美麗的,但也是不自由的,“約束”二字,強調了古老傳統對現代女性的束縛,透露出惠安女子的憂傷和痛苦,此時,讀者腦海中就深深烙下了惠安女子優美而苦難的形象。

少女的夢如蒲公英一般輕柔而美麗,在有風的日子裡一次次出發,一次次不能到達,於是,一代又一代的夢想墜落成浪花,無邊無際。詩人以蒲公英喻指惠安女生命的普通,以花飛花落喻指少女的夢,用極輕柔的筆觸,抒寫的卻是極深重的失落。

天生不愛傾訴苦難

並非苦難已經永遠絕跡

當洞簫和琵琶在晚照中

喚醒普遍的憂傷

你把頭巾一角輕輕咬在嘴裡

是的,苦難是海,無邊無際,但苦難被堅忍封鎖,不被傾訴,不為人知。惠安女別無選擇,只能輕咬頭巾,讓憂傷在內心深處霧一般浮起又落下。 一個“咬”字,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惠安女子堅忍個性,而“洞簫”“琵琶”“晚照”等意象又為惠安女子的憂傷增添了古韻和歷史的縱深感。

這樣優美地站在海天之間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過的鹼灘和礁石

當海與天成為形象的背景,當一切鹼灘和礁石的現實被人忽略,詩人痛楚地呻吟著:“於是,在封面和插圖中/你成為風景,成為傳奇”,惠安女子的勤勞勇敢和美麗成為人們畸形鑑賞的“風景”與“傳奇”,而作為個體生命的鮮活被忽略和刪除,這不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在這裡,詩人表達了對世人獵奇心態的不滿,也表達了強烈的女性意識。

琥珀色的眼睛,柔軟的腰肢,輕咬頭巾的嘴,行走於鹼灘礁石的裸足,每一個視點都刻畫著生命的某個特徵,從耐勞耐苦的生命活力到浪漫而早夭的希冀,從普通的憂傷到被人忽略的現實苦難,詩人讓“優美”與“苦難”這兩種原本對立的元素,巧妙地融合起來,這些元素的融合便凝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生命,表現了詩人對人性的深刻關注與呼喚,體現出強烈的當代意識和自由的生命精神。這也正是我們今天重讀《惠安女子》的意義所在。

嫁給苦難的美麗女子——舒婷詩《惠安女子》美讀

嫁給苦難的美麗女子——舒婷詩《惠安女子》美讀

嫁給苦難的美麗女子——舒婷詩《惠安女子》美讀

嫁給苦難的美麗女子——舒婷詩《惠安女子》美讀

嫁給苦難的美麗女子——舒婷詩《惠安女子》美讀

嫁給苦難的美麗女子——舒婷詩《惠安女子》美讀

嫁給苦難的美麗女子——舒婷詩《惠安女子》美讀

嫁給苦難的美麗女子——舒婷詩《惠安女子》美讀

嫁給苦難的美麗女子——舒婷詩《惠安女子》美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