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讀雪》

舒婷,原名龔佩瑜,中國女詩人,出生於福建龍海市石碼鎮,1969年下鄉插隊,1972年返城當工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下面是舒婷描寫雪的詩歌及賞析,歡迎閱讀。

舒婷:《讀雪》

《讀雪》

日漸堆積

孤獨已如腐葉肥沃

手指洞穿玻璃伸出窗外

一枚雪花剛測過

阿爾卑斯山的體溫

微微搏動在我的掌心

暗夜零度胎生

關閉一切人工照明

進入幽暗的內心

紛紛揚揚

揚揚紛紛

多邊形的細節經不起觸摸

哪怕懷著

一根火柴的溫柔心情

只有在年齡與經驗的凍土上

保存語音原形

平平仄仄平平


舒婷:《讀雪》

舒婷《讀雪》詩賞析

詩人的心都是寂寞而孤獨的。寂寞孤獨的南方女詩人舒婷,面對著北方的一場雪,她是如何讀雪、品雪、聽雪的呢?

詩的第一段,我們不妨這樣倒著解。獨處屋中的詩人,看見窗外下雪了。“雪”觸動了詩人敏感的神經,她想像著將“手指洞穿玻璃伸出窗外”,去接那“一枚”“暗夜零度胎生”,帶著“阿爾卑斯山的體溫”的“雪花”;“雪花”“微微搏動在”詩人的“掌心”,就像詩人“日漸堆積”“已如腐葉肥沃”的“孤獨”,擊穿了詩人的心靈!在這裡,詩眼是“孤獨”。這“孤獨”是通過“暗夜”、“體溫”“手指”、“玻璃”、“阿爾卑斯山”、“雪花”等等的動名詞,具象而藝術地“堆積”起來的。

接下來的第二段,詩人進一步品味“雪”帶給她的“孤獨”。她“關閉一切人工照明/進入幽暗的內心“,望著這”紛紛揚揚/揚揚紛紛“的”雪”,詩人產生了想和”雪”親近的感情;然而,這“多邊形的”“雪”,其”細節”卻“經不起觸摸”,“那怕懷著/一根火柴的溫柔心情”。

雪是冷的,心卻像“一根火柴”般明亮溫柔。至此,詩人憐雪、愛雪、親雪之心表露無遺!

如果說,第一二段是“讀雪”和“品雪”,那麼,詩的最後一段,就是“聽雪”和“頌雪”。自然界冬天年年有雪,但“只有在年齡與經驗的凍土上”,才能“保存”雪的“語音原形”,那“雪”落在大地上的音律,是那麼優美,如詩歌“平平仄仄平平”的韻律般優美。大自然的這種“雪音”,只有多情的詩人才能聽到!

崛起於70年代末中國詩壇的舒婷,她和同代人北島、顧城、梁小斌等以迥異於前輩的詩風,在中國詩壇上掀起了一股“朦朧詩”大潮。她們的詩一改新詩明白如話、幾近分行散文式的傳統特點,意蘊深厚而不顯露,變詩的單一形象為多層次的意象迭加,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闡述的餘地,蒙上了一層朦朦朧朧的氛圍。舒婷的詩,在朦朧中更顯出一種女性楚楚動人的美。舒婷那種長於自我情感律動的內省,在把握複雜細緻的情感體驗方面,特別表現出女性獨有的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