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詩歌丨舒婷:初春

重溫經典詩歌丨舒婷:初春

舒婷詩歌既充滿浪漫主義與理想主義色彩,又兼具古詩韻味和現代主義神采。其繁複、細膩、充滿矛盾的情感世界,感染著濃重的時代色彩,具有歷史的深邃感和思想穿透力。其獨特的藝術形式,以多意象並列迭加形成立體意象、整體象徵和網狀結構。舒婷作為朦朧詩的傑出代表人物,在時代的災難和不被理解的夾縫中,忍受著巨大的精神痛苦,以永恆不變的熱情省察自己的內心律動,把內心真實的感覺、情緒,揉合成醇淨的詩章。在她之前,當代詩人很少像她這樣以挑戰者的姿態無拘束地裸露自己的情感世界。

重溫經典詩歌丨舒婷:初春

本期音頻選自朦朧詩代表詩人作品:《致橡樹——舒婷經典詩歌誦讀集》

重溫經典詩歌丨舒婷:初春

初 春

舒婷

朋友,是春天了

驅散憂愁,揩去淚水

向著太陽微笑

雖然還沒有花的洪流

沖毀冬的鐐銬

奔瀉著酩酊的芬芳

氾濫在平原、山坳

雖然還沒有鳥的歌瀑

飛濺起萬千銀珠

四散在霧濛濛的拂曉

滾動在黃昏的林蔭道

但等著吧

一旦驚雷起

烏雲便倉皇而逃

那是最美最好的夢呵

也許在一夜間輝煌地來到

是還有寒意

還有霜似的煩惱

如果你側耳傾聽

五老峰上,狂風還在呼嘯

戰慄的山谷呵

彷彿一起嚎啕

但已有幾朵小小的杜鵑

如吹不滅的火苗

使天地溫暖

連雲兒也不再他飄

友人,讓我們說

春天之所以美好、富饒

是因為它經過了最後的料峭

重溫經典詩歌丨舒婷:初春

舒婷詩歌中,通過通感手法構成的複合意象,在《初春》中:“雖然還沒有花的洪流/沖毀冬的鐐銬,/奔瀉著酩配的芬芳,/氾濫在平原、山坳”等詩句。如果我們按照欣賞習慣或從生活真實的角度去分析,都難以或者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但我們根據事物的形狀、色澤、聲音等外在因素,通過聯繫主體依據的審美情感自由規定事物的性質,去作真正的感受,就能得出這樣的理解:因為洪流與漫山遍野的鮮花;無情的鐐銬與嚴酷的隆冬;歡快的飛瀑與此起彼伏的鳥鳴山澗,都具有形狀、色彩、聲音等外觀形態的一致性。

重溫經典詩歌丨舒婷:初春

重溫經典詩歌丨舒婷:初春

舒婷

舒婷

中國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原名龔佩瑜,從小隨父母定居於廈門,1969年下鄉插隊,1972年返城當工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曾獲中青年優秀詩歌作品獎,莊重文文學獎。

重溫經典詩歌丨舒婷:初春

重溫經典詩歌丨舒婷:初春

狄菲菲

狄菲菲

配音演員、譯製導演。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電視藝術系。國家一級演員。1987年7月進入上海電影譯製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