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再也不見

朋友總跟我說“下次,下次一定給你補上!”

我回她“不用了。”

我並不留戀什麼,也不會渴求什麼,也不會覺得錯過就是一件很不美的事情。其實應該是有了錯過,才會有珍惜的特別之處吧。就像《道德經》裡說的一樣,“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這都算是“劫數”吧,路過的是路過的。只是有些東西你懂的,又有些東西你不懂得。

我喜歡騎行。有一次和朋友騎車遠行,騎了很久,路上剛好經過成都威廉別墅聚會館的時候朋友抱趕上我喊道:“就不能慢一點嗎?沿途的風景那麼美,不會停下來,騎慢一點看看風景嗎?”我沒有回他。我知道他是累了,但依然沒有停下來,一直向前騎著,朋友也只能無奈的跟著。

沿途的風景美或者不美,而我能珍惜的也不多,每個人能珍惜的也不多的,路上終歸是路過了。

而想起自從對朋友之間的友誼有了理解之後,許多朋友說再見之後就再沒有見過。沒了聯繫?不想聯繫?想不起來聯繫?都不知道了。信息方便了,聯繫起來卻變得困難,友誼也變得不可實現了。

“再見,再也不見”,總叫人心驚膽戰,淚眼婆娑。

腦海裡一直浮現著那時跟朋友分別的車站:我站在這頭與他揮手,他在那頭朝我揮手,

“再見!”

“再見!”他興奮的高喊著。

前些日子提起他,說是已經離世了。

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個先來。

且不說意外和明天吧,年輕人的愛情,也總是青澀,總是讓人回味。

“等吧,等過幾年,你還記得我,我還記得你,那再說吧……”

“好吧……”

沒有再見,沒有告別。

我那天特意去翻起舒婷的《致橡樹》,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

一遍一遍的朗誦,一遍一遍的去回憶一些東西,但總也回憶不了多少。只是覺得自己該學會一些東西,懂得一些東西。

不知道如何看待一種感情?如何看待一種友誼?或者情親?

以前有人問過我,你會流淚嗎?如果有一天至親的人離開了你,你會哭泣嗎?我說我不會的。直到後來,朋友的父親去世,我在朋友的帶領下走到堂前那一副棺木面前,我才害怕起來。才真切的感受到一些東西。

如果有人問我有一天至親的人離開了你,你會哭泣嗎?我問他你愛過嗎?

也不去想什麼“大多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不去說什麼再見。但有的人沒有說什麼再見,也就離開了。

我只是想,“下次”就不用了。

也想那些不說再見就分別的,再說一遍“再見”。

再見再也不見

再見再也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