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坦言我曾歷經滄桑

我坦言我曾歷經滄桑

作品:《我坦言我曾歷經滄桑》

巴勃魯·聶魯達(1904.7-1973.9),智利當代著名詩人,被譽為“二十世紀所有語種中最偉大的詩人”。曾選為國會議員,被選進世界和平理事會,並獲智利國家文學獎,斯大林國際和平獎、諾貝爾文學獎等。

代表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西班牙在我心中》、《詩歌總集》和《情詩·哀詩·贊詩》等。

《我坦言我曾歷盡滄桑》是巴勃羅·聶魯達撰寫的一部自傳體回憶錄,文筆奇崛。

裡面藏著不少作家和藝術家的軼聞趣事,讀來引人入勝。就像詩人自己所說:“我是雜食動物,吞食感情、生物、書籍、事件和抗爭。我真想把整個大地吞下;我真想把大海喝乾。”

從流淚到親吻,從孤獨到人民,都活在這些歷久彌香的文字中。詩人所有的生活和智慧,那些歡喜和悲傷,那些執著和信念,那個始終保持一顆童心的偉大的人,從智利的大森林中,從大海的濤聲中,從遼遠的星空下,從綠色的墨水中,第一次完整而真實地朝我們走來。

“我的生活豐富多彩,這是詩人的生活。”

我坦言我曾歷經滄桑

聶魯達擁有厚重的閱歷見識,從懵懂的孩童到流亡、鬥爭,最後回到智利、直至阿連德的死亡,都那麼有趣、精彩,跟著他孤獨、憂傷。

用這充滿詩意的筆觸帶領人們去領略他冒險、激情、投身現實追求正義理想,充滿未知、動盪和不安的生活。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不可複製的一生,也曾道路坎坷,也曾雲淡風輕。所有走過的路,都是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生命之路。

有人說,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剩下的便是走向死亡。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危言聳聽,但是十歲、二十歲、再到往後的三十歲、四十歲......那滴答滴答越走越快的時鐘和日子,心底裡騰昇出來的是飽滿的生活理想?還是“被掏空後”的悵然若失?

生活,不會給予答案,答案在自己掌中,在一步步行進的腳下。

也曾渴求那生活的“五彩斑斕”,即便那是“歷經滄桑”之後才能勾勒完成的。這樣的“滄桑”,是詩人的意義,也是生活的意義。

“世上有足夠的地方,容納彩虹般色彩各異的馬匹和詩人”

有限的生命時間裡,願生命不止是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