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微言大义,常读常新

《乡土中国》篇幅虽小,但上篇说过,描述的是当时全国大部分人口的生活状态,写成鸿篇巨制容易,压缩进一本语言通俗的小册子,却是考验作者取舍功力的一件事。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在阅读《乡土中国》的时候,思维很容易从书中某段话扩展开去,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微言大义”,如同世间对《论语》的评价“常读常新”。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第一章‘乡土本色’包含的内容就不少,不得不分成两部分来品读。上一部分说到全国绝大部分农民,因为种地是生存根本,除非土地不足以维持生存,大多世世代代固定聚居在一个个小小的村庄中。


自我感觉居于在桃花源中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一个虚构的桃花源村,差不多就可以代表所有这些村庄,越接近桃花源这样与世隔绝的状态,村中的居民越会感到幸福。

在遥远的周朝,一位智者李耳在其著作《老子》中,对心中的理想社会做出了描述,“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只要把国改成村,就是‘乡土本色’中理想村庄关系的描述。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姓对居住环境很满意,因为不用对比邻村的大别墅。对村子里的规矩很满意,因为都是本村村民面对日常摩擦反复博弈的最优结果,让不出村的村民感到无比舒服。虽然和邻村距离很近,甚至邻村鸡叫和狗叫都听得见,两个村之间却绝不往来。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也许邻村顿顿吃肉,自家村子顿顿吃糠,但看不到就可以当作不存在,每个人都感到自家村子的生活最美好。眼见为实,与他人的传闻对比自己的当下生活,只会徒增烦恼。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在‘乡土本色’的上半章,作者解释了为什么农民几户或十几户乃至几十户家庭,选择聚居在一个个相互之间孤立隔膜小村里。在文章的下半章,作者开始叙说这种选择的结果。

不需要文字记载的村庄

作者费孝通生于城市,学于海外,对乡村生活并不熟悉,而村中也没有记述民间生活的文字。在作者另一本具体研究村庄生活的《江村经济》中,也记述即使和城市交流已经很普遍的江村,需要有文字记录的也只有家谱。

家谱通常是央求村中的和尚道士记录,也就是每年拜祭祖先时,有文字可以确认相互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家族直接的地位,例如长辈的决定最有权威。因为一年才使用一次,索性交给主持祭祖与家族成员安葬的和尚道士,记录保管这些繁琐的事情。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村民间日常都是熟人,不需要文字记录,家谱中也看不到日常生活。这一点费孝通肯定羡慕国乡村,那里的传统是,需要向全村宣布的事,必有文字记录。传说能看到大科学家牛顿在乡下时,自家的羊啃食了邻家田里秧苗,牛顿不得不为此支付罚款的文字记录。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既然没有当下的记录,费孝通只好去古书中寻找记录。《论语》是孔子学生共同整理的课堂笔记,算是保留了在遥远周朝的学习场景。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可以用来描述农村人如何认知世界的。

生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在没有固定教材的前提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是反馈,时时刻刻在“习”。例如在后边章节里举的例子,城里孩子和乡下孩子可能看到蝗虫蹦蹦跳跳都觉得有趣,都本能的想捉一只。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但蝗虫身上的色彩和当地环境类似,不仔细观察,寻找起来都很困难。而且蝗虫反应机敏,极擅长跳跃。对于城里孩子和乡下孩子,捉蝗虫都是一项挑战。

城里孩子一次又一次捉不住蝗虫,内心感到挫败,索性就跑回家写作业去了。作业写得好,家长会夸奖甚至偶尔给些物质奖励,蝗虫难捉却没什么用处。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而在当时贫苦的乡下,家长会告诉孩子,根据世代流传的经验,蝗虫是可以吃的。而且在亲身验证之后,觉得味道和更贵的虾干差不多。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如果捉得多,可以用来做一道菜,用来佐餐很下饭。有了这层鼓励,乡下孩子必然会开动一切能力捉蝗虫,晚上吃饭时,美美的享受劳动成果时,不亦说乎。



在《乡土中国》第一章,费孝通就开始引用《论语》,之后的章节中,也多次引用,而且越引用篇幅越大越深入。费孝通在文中表示,他从《论语》中,读到了其中对乡土社会特性的描述。


《论语》与乡土中国的心灵联系


因为《论语》是课堂笔记,是学习的体会,不是学习内容。弟子对于学习内容是了解的,就是周礼,而周礼在孔子之前,已经由周天子的弟弟周公制定完成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就是说夫子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写读书笔记。


弟子们向老师求教的也是如何理解周礼,而不是了解什么是周礼。孔子在日常讲课时,也是回答这些问题。


个人感觉,类似蹦跳的蝗虫就在眼前,但捉还是不捉?捉完了是放掉还是做菜?这类疑问,孔子负责回答的是捉,因为捉蝗虫省钱好吃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孔子对学生并不是简单回答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是看学生个人经历,寻找学生过往生活经验中与周礼的契合点进行启发,例如像子贡这样的富豪学员,省钱这种理由自然无法打动,如何让学生乐其学,孔子也是费尽心思。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人虽周游列国,思考却不出内心的村庄


对于其他的学派,孔子也把自己关进一个思考的村里,“道不同不相为谋”,那是邻村的风俗,我们家周礼最好。

乡土社会与此最类似的也在这上,就是对事物的理解,只在自己本村进行检验。符合本村的情况,就承认是规矩典范,认为就该这样做,就像老子说的“乐其俗”。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在老子、孔子与牛顿间迷惘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但费孝通在文章的末尾,对村民认可并遵守的本村的 “俗”,是抱着批评态度的。因为费孝通有过几次长时间在海外的生活经历,目睹西方在大工业下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而这一切的改变,来自于大学教授牛顿在书房里写出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不是村中的俗,之后的工业革命。同样是城里大学者的思考,不是一个小村村民能根据日常经验总结出来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但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生活在乡土社会里,仍然满足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习俗和经验。对比之下,费孝通感到迷惘,整本《乡土中国》,都在表达这种迷惘,并努力寻找改变的可能。


文中图片说明


图片大部分拍摄自北京智化寺,一个幸运的明代残存。因为是引发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的大宦官王振的家庙,所以用的是明朝寺庙建筑的最高规格。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但他的鼓动,让堂堂皇帝明英宗成为瓦剌人的俘虏。乾隆皇帝不喜这等坑主奸贼,拆毁了王振的雕像,磨平了记载王振“功绩”的石碑。没有享受到乾隆皇帝的天下寺庙大修缮,幸运的保留了明朝原貌。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寺中僧人不得不种植果树,以出售水果度日,图片中的果树是寺中种植的海棠,因为味道不好,无人采摘。挂果甚多,寒冬仍然顽强高挂枝头。与智化寺的命运仿佛关联。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发展


为能依然存在而骄傲,莫名觉得放在文中很切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