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足協青少部部長:“純本土培訓”更有助增加足球人口

武漢足協青少部部長:“純本土培訓”更有助增加足球人口


特約記者一說報道 從武漢尚文成立開始,武漢市足協的青少部部長鬍劍虹就分管尚文青訓項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對尚文青訓成立的初衷、優勢與規劃等都作了解答。


武漢足協青少部部長:“純本土培訓”更有助增加足球人口


◆《足球》:胡部長,能簡單介紹一下尚文青訓的初衷嗎?


胡劍虹:2013年,武漢尚文的投資人跟武漢足協表達了投資足球青訓的想法,有人投資青訓,這個我們當然是支持的,所以我們經過嚴謹的考察之後簽訂了十年的“尚文培星計劃”,大家一起來做好武漢足球青訓,培養更多的武漢足球優秀人才,這就是初衷,很簡單。


你說經過了很多考察才決定和尚文合作做青訓,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考察?


考察是多方面的,有國內好的理念,也有國外的,我們當然是取其精華。首先,我們當時就達成了共識:不能按照中國足球傳統的觀念來,比如只建重點年齡段梯隊,比如需要收費,比如只學足球不注重文化課,等等。


尚文在青訓上對球員全部免費,每個年齡段都會建設梯隊,一方面可以避免政策變化導致梯隊人才缺乏,另一方面這是比較科學的梯隊建設辦法。學習方面,小學以前我們實行走訓制,學生在課後參加訓練,不影響日常學習,進入中學之後統一安排進入區重點初中,去西班牙留洋的學生同樣如此,對他們的定位永遠都是“喜歡足球的文化生”。


武漢足協青少部部長:“純本土培訓”更有助增加足球人口

▲武漢足協青訓部部長鬍劍虹


我們都知道,現在武漢的年輕小球員全國各地都有,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武漢青訓人才流失?


在2013年之前確實存在這種現象,很多武漢的苗子都在很小就離開了武漢,去了上海、廣州等足球發達城市。一方面,當時武漢沒有一個完善系統青訓體系,在各方面都無法滿足學生、家長的實際需求(如就學、費用等方面);另一方面,家長從眾心理比較嚴重,都覺得去大城市才能有出路。不過,在2013年自從尚文青訓出來之後,這種情況非常少了。


尚文青訓在吸引學員上,有什麼優勢?


一、我們對學員全部免費,不管是教練、比賽、裝備,甚至是營養我們都免費提供;二、尚文擁有專業青訓體系,能夠提供專業的青訓足球服務,學員不怕走彎路;三、重視文化教育,從初中階段就安排進入重點中學,18歲以後如果不從事職業足球也會幫助進入重點大學;四、優秀學員可以獲得去西班牙免費學習的機會;五、尚文自己就有職業隊——武漢三鎮,所以青訓精英有一個天然的上升通道,當然我們也鼓勵球員流動,只要按照市場規律來運作就行。


我們都知道投資足球是需要很多資金的,尚文青訓每年在這方面的投入有多少?


我記得當時簽訂十年協議時,協議上寫的是尚文和武漢足協每年各出資200萬,但是隨著足球市場回暖,這點錢肯定是不夠的了,基本上逐年都有增加投入。按照現在的規模,尚文2019年一年的投入已經達到了七千餘萬元,市體育局和足協也會投入幾千萬,加一起每年有一億多了。另外,當時籤合作協議還有一個特別規定,如果今後尚文在青訓方面有了收入,不會將收入的一分錢拿回尚文總部,而是全部繼續投資足球。


武漢足協青少部部長:“純本土培訓”更有助增加足球人口

▲武漢三鎮梯隊小將在埃爾普拉特球場觀看西班牙人比賽


在18歲以前,學生基本上都是家長在管理,如何打消他們學習足球或遠渡重洋的顧慮?


現在的家長對於小孩學習足球比以前開放多了,更加尊重小孩的想法,如果小孩真的特別喜歡足球,家長大多數都會同意他們學習足球或將來從事足球職業。至於留洋方面,可能家長剛開始都會擔心小孩太小出去,但是綜合來看,會對小孩各方面成長幫助很大。有個細節可以講講,當初2002梯隊經過了一年西班牙學習回來之後,我們組織了一次聯歡會,邀請了2003梯隊的球員和家長參加,然後2002梯隊小球員都上臺說了簡單的西班牙語,一下子就吸引了臺下家長的注意,打消了他們對小孩出國的顧慮。


為什麼會選擇請西班牙外教和去西班牙留洋?


西班牙的足球風格和武漢很相似,那就是都是用腦子踢球。他們自身的足球技術很高超,教學水平和理念也很高,同時他們擁有與小球員和家長天生的親和力,很容易被他們接受。


另外,我們都知道國外的足球之所以強除了教練之外,更重要的是擁有完善的競賽體系,這是我們為什麼送精英球員去西班牙的原因,西班牙隨便一個區一個年齡段都有幾十上百支球隊,因為球隊多距離近,梯隊每週都至少有一場同年齡段實力差距不大的比賽,一年下來可以打50場左右,而國內一年差不多隻能打20場不到(距離遠、同級別球隊少)。


我們一直有一個觀念:精英球員需要同級別高水平比賽,就像打戰的戰士需要子彈餵飽一樣!當然,我們也不是完全照搬西班牙模式,比如有時候西班牙教練會固執地要求球員打傳控,當遇到特別強的對手時,是無法執行的,這時候我們可能會靈活地做出改變。


目前,尚文青訓有一些什麼樣的成績?


我們的“造星”計劃,目的不在於隊伍能在比賽中拿第幾,我們關注更多的是這批隊員中,多少人能進入國家隊,為國效力。從2006年開始到現在,每年都有梯隊球員入選過國少了,人數已經有五六十人了,而且很多球員都能在國少打上比賽甚至主力,這說明了培星計劃有效果的!


武漢足協青少部部長:“純本土培訓”更有助增加足球人口

▲武漢三鎮02-03年齡段梯隊


梯隊的小球員到了18歲,按照國內的標準可以進入職業聯賽了,這方面是如何規劃的?


胡劍虹:我們2002年齡段梯隊今年就將滿18歲了,接下來他們有以下幾個選擇:一是在實力允許的前提下進入武漢三鎮一線隊或預備隊;二是進入轉會市場進行流動,可以轉會或租借;三是進入高校繼續學業,目前華科等高校正在和我們接洽相關合作;四是可以進入尚文從事足球青訓的工作等等。


外界可能會將“三鎮模式”和徐根寶的“崇明島模式”進行對比,你怎麼看?


胡劍虹:兩種模式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都將重點放在了青訓,不過,最大的區別是三鎮為純本土培訓,如果全國各城市都參考三鎮模式,整個中國踢球人口基數將會變得更大,三鎮隊也將始終堅持青訓+職業的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