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法院首家诉前和解中心成立

11月5日,安徽省天长市人民法院正式成立安徽法院首家诉前和解中心。这是该院切实践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全力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诉讼服务中心的创新举措,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非诉纠纷解决渠道。

天长法院诉前和解中心自9月20日建成试运行以来,诉前调解成功297件民商事纠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安徽法院首家诉前和解中心成立

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天长市人大常委会、天长市人民法院和调解组织的有关负责人为天长法院诉前和解中心揭

诉前和解中心设有商事、家事、律师、物业、医疗、在线等七大调解平台,其中金桥商事调解室、孝爱家事调解室是该院结合天长市情和地方文化打造的特色调解品牌。

诉前和解中心现有23名专职调解员、行业调解员、退休法律工作者,为当事人提供诉前调解服务。凡是前来天长法院诉讼,诉讼服务中心先征求当事人同意,由调解员对婚姻家事、小额债务、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等21类民商事纠纷进行诉前调解。调解成功后,诉讼服务中心依据当事人的申请,第一时间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安徽法院首家诉前和解中心成立

当天成功调结177人劳务系列纠纷

天长法院诉前和解中心揭牌的当天下午,金桥商事调解室两位资深调解员和法律援助中心律师成功调处一起177名工人和一家玩具厂的劳务合同系列纠纷,法官当场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

2005年至2014年间,钱某等177名工人在天长市一家工艺玩具厂务工,后企业经营困难,资不抵债,拖欠劳务报酬。经多次催讨无果后,177名工人不久前来天长法院提起诉讼,主张113.1万余元的劳务报酬。

为快速化解这起群体性纠纷,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立案法官将系列案导入金桥商事调解室,由张光明、毛开江两位曾受过司法部表彰的专职调解员联手进行诉前调解。

面对群情激愤的工人,两位调解员让代理人先选出代表,并邀请对这起纠纷情况十分了解的天长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共同参与调解。调解员们重点围绕工人诉求,采用“背对背”调解法,一面向企业法定代表人周某释法明理,一面做工人思想工作,体谅企业暂遇困境。最终,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法官当场进行了司法确认。

“真没想到欠了这么久的工资,不打官司、不伤和气就要到了,太感谢法院了!”工人代表赵女士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后,满脸笑容。

看一看特色调解室

安徽法院首家诉前和解中心成立

金桥商事调解室

天长市是安徽省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县市区之一。金桥商事调解室立足企业多、纠纷多的市情,由天长市工商联(商会)派遣两位专职调解员常驻金桥商事调解室,和曾受司法部表彰的调解能手毛开江联手化解企业纠纷,减轻企业诉累,保障企业权益,服务经济发展。

10月22日,诉前和解中心试运行期间,金桥商事调解室就成功调处天长某街道53名居民与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合同纠纷系列案,化解一起群体性纠纷。

2011年12月23日,天长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经招投标,竟得天长某街道的三产用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并与居民组签订了合同,约定53位居民在开发建设获得门面房及商用房后,办证费用由房地产公司承担,合同经公证处公证。后来由于办证费用上涨,房地产公司只愿承担部分办证费用,不愿负担契税。为此,53名居民于10月17日将房地产公司诉到天长法院。

立案法官芦桂兰发现该系列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移交给金桥商事调解室进行诉前调解。调解员陈乃元退休前一直在天长市工商联工作,具有丰富的调解工作经验。接案后,他连续4天,围绕双方争议焦点,做释法明理工作。立案庭庭长徐美琴、副庭长李贻明及时指导调解,告知房地产公司应遵守合同契约精神,否则要承担违约责任。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房产公司同意为53名居民缴齐办证费用,并协助办证,该系列案圆满结案。

安徽法院首家诉前和解中心成立

孝爱家事调解室

根植“二十四孝”之“朱寿昌弃官寻母”的天长孝文化底蕴,聘请曾受司法部表彰的调解能手张光明专门调解家事纠纷。

安徽法院首家诉前和解中心成立

行业调解室

由天长市仲裁委、消协、道交、保险、物业等单位派员到行业调解室值班,对口化解矛盾纠纷。

安徽法院首家诉前和解中心成立

在线调解室

当事人通过手机、电脑,登录“在线法院APP”,实现网上申请、立案、调解、送达一体化,真正省时省力省心省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