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生复读自测指南

本科提前批的录取结果稀稀拉拉的出完了。不知道有多少宝宝们没有看到“恭喜你”这样的绿字。忐忑的心在“本二艺术”、“本二文化”、“复读”中晃来晃去。我们当然都知道,好学校、好城市意味着什么。不然北京专科小五百、600+走艺术名校,除却北京的“帝都光环”,当然还有的就是,一个底蕴深厚、专业优良的学校,在大学四年给你潜移默化的改变,给你搭建的平台,和你毕业后自然骄傲的荣光。

传媒生复读自测指南

  其实在高考成绩发布当天,各种公众号就轮番给大家当“复读指南针”了。这些公众号的头条无一不传达着一种社会共识——“大学不好、就业更难”。很多艺术生当初选择艺考,其实也是奔着一条捷径。众所周知,传媒类艺考有几个特点,相对学习周期短,相对文化要求高,相较于传统的美术、音乐、舞蹈竞争压力较小。但是当捷径越发陡峭、专业课不好、艺术课不好、不甘心等种种情况涌入大脑,你是为艺术梦选择复读,还是为大学梦选择复读呢?小编这里有三个复读的案例,有人华丽蜕变,有人不甚理想,如果你能从他们身上看见自己,请对照他们的经验,为自己的人生路做出不后悔的选择。

   例一:门同学 中央戏剧学院戏文在读

  我叫阿阔,是2016届中央戏剧学院戏文专业的一名在读学生。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复读经历。

  2014年冬天,我辗转来到了雕虫。那个时候我将一篇以为是散文的东西甩给了夏姐,并说我要学戏文。夏姐说学吧,但是,你得改。那年我过了几个学校,高考考了460。妈妈说我南广导演戏文都能走,走吧。我说,我要复读。

  2015年的暑假,仔细回想起来是一个癫狂的暑假。我常常为了北电二试的陈述去找我的小时候,大晚上骑车子飞奔到儿时小院。听从老师们的建议,上了能把自己放下来的表演课。说实话,我唱歌的调应该在北极,还有一点大舌头,贯口总是说不利索。但是我依旧敢了,敢唱、敢说,并且心平气和。当时来上课的俊婷姐一直在强调中戏表演的精气神,我觉得精气神不仅是表演学生的面貌,也是备战艺考应对复读和磨练的品格。

  时间飞快,一个没成想,就到考试了。一个脚滑,南艺广编制片都验证了这一年不停的面试后再修正面试的成果。后来出成绩的时候我才知道,南艺的初试不是我脚滑,是老师一直手滑。

   北电成绩有所进步,从第一年的导演二试没过,到第二年导演三试没过,还因为这个耽误了国戏的复试。

  当时名校的证就剩中戏戏文了,我也记得,当时考完面试,整个人状态舒缓神清气爽,总觉得这一年多多少少没有遗憾了。

  说实话,这一年里,我反复翻看的书、烂熟于心的电影细节,每次讲述都能有新感受的晃荡青春,大家熬夜改着散文议论文影评、辩论起来火光四溅,以至于那一年,我们热火朝天的小屋子里十几个人,刷到了十几张名校的合格证。欲望不是坏东西,欲望是我成长的里程碑。

  4月15中戏合格证到手,我专业全国22,小圈。6月22晚,高考出分454,过了本一线80%。

  妈妈同意我复读的前提就是,文化够了名校和一部分综合类的要求。还有就是,梦想。借用今年刚上映的电影《后来的我们》中的一句话,复读这事,想做到一种无愧此生,或许很难,无愧本心就好。

传媒生复读自测指南

  例二:曲同学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录取

  我是在模联一个活动上认识雕虫的老师的,然后我就去了雕虫,学了两年,2017年参加艺考,本一的证刷了几张,四大名校全都进到最后一试,最后拿到的只有中戏戏文的一张大圈证,嗯,是名次没用的大圈。

  抱着可能随时走不了的忐忑,我考了547,报了中戏。没录取。填了补录也报了本一,当时都想去北师浸会学电影。后来,我想到了我在北电戏文三试时候的种种不足,想起了我看的一摞摞书,想起了那些下来后悔当初没有答出来的问题。在妈妈的万般纠结中,选择了复读。

  二中南的生活闭塞,我将给专业做准备的努力都放在一个小小的kindle里。我看了很多书,也请假去北电蹭了很多课,夏姐和考上的同学都给我发来各种资料。我衡量了自己的各种条件,综合考试时间多点开花的报考院校。与我而言,只有最为一流的名校才能完成我想死在创作和电影这条路上的愿望。

  最后拿下了国戏戏文和中戏戏创,戏创小圈,抠脚能上。说实话戏创不是我这一年准备最多的专业,北电文学系,电影学系,国戏戏文,甚至为了中传文编我都学了半年跳舞。我平时是一个嘴炮起来疯狂输出的人,辅以今年看了一些电影理论书籍,以至于我加的很多学长学姐都和我说,电影学就是为我准备的专业,主力专业,如何如何……

  可是谁能想到,电影学复试电影方言对白,没有字幕。

  可是谁能想到,上海飞机晚点,耽误了唯一一门上戏的考试。

  可是谁能想到,中传数媒今年需要河北省美术联考成绩。

  可是谁能想到,去年过了中戏史论的我今年死在北师大的初试议论文。

  没有天生适合的专业,只有一直在努力接近名校的自己。

  看着自己复读这一年的书单、层叠的笔记、我也为书写了读笔,所有的作业都找老师、学长、朋友们轮着挑毛病。在北电蹭课的时候,那个太空舱一样的小宾馆,再见吧蓟门桥,现在我填完志愿了,579,开学要在昌平写读笔了。

传媒生复读自测指南

  例三:小飞 选择三战艺考

  饮冰十年血未冷。我将第三次坐在高三的教室里。说实话真正决定要把影视行业当做追求,是在我认识了一群新的小伙伴之后。

  我那个时候复读失利,是一个颓丧的人。通过了一所分数死高的学校,普通学校发自内心的不想去。而且令我非常非常遗憾的是,北京的学校、上海的学校我一个都没有报考。我觉得凭借我高四的经验和聪明才智,怎么也得去试试。我之前的小课老师和我说要是有梦想的话,你去雕虫试试吧。我很感谢他。并且开启了我的高五生活。

   氛围很重要,你周围是不是一群能带动着你学专业的小伙伴,他们的拼搏和感召,让我觉得,这条路很值得。犹记那个时候我们组成了一个非常强的拍摄组,两届摄影大佬,三届名校学长齐聚,大夜连刷了两次。公映的时候,小伙伴们都欢呼的此起彼伏。

   我高考因为文化课失利,所以妈妈让我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平时没有手机,雕虫的课也落下了不少。当时没有跟着每周的文常小测,也没有刷那些公众号,当我参加四期考试的时候一度被大家的文常进度惊呆,只能集训拼命赶上。

  集训其实挺考验人的,小聪明被硬专业屡次压制。每篇作业上都改的勾勾画画依旧不能让老师完全满意。面试的时候大家突然拿出了各种才艺特长也令我目不暇接。晚上的文常测试基本都要半条命。每天只能靠四五个小时的睡眠回血,复读这一个集训像老了四五岁。

  其实复读的成绩不理想,身边好友那些耀眼的合格证和夺目的名次让我咬碎牙齿但是全是艳羡。让家长接受“高六”并不容易。所以我一口气将文化努力到500+,拿着高考成绩去和家长谈判。差不多谈了有一个礼拜,家长点头了。

  我自己联系了复读学校,尽自己可能去做了很多的事儿。去剧组帮忙,打工,积累的书单片单都提上了日程。

  我真的会一直努力,一直梦想。

   在这里,小编将落榜的考生分成不同情况,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各自打算。

  1、专业课小圈,文化课落榜

  如果自己扎扎实实学习过专业,并在专业考试中有了新的感悟和探索,建议调整重心。不要将全部精力投入在专业课学习上,用6成的时间,将文化课盘算好,每科制定目标分数,针对薄弱科目重点进行攻克。剩下四成的时间,查漏补缺,补足专业漏洞。当然,一个全程的寒假集训是必要的,这是一个在艺考前逐渐找回状态的过程。

  当然,如果你想在艺术类名校上更进一步,建议你可以去寻找这个小姐姐,并寻求帮助。

   2、头一年没有明确规划,目标过高,但高考文分正常

  这样的孩子,在文化课理想的情况下,如果目标是500分左右上一个本一、400+能走一个本科院校的话是可以考虑复读的。当然,如果文化课努力过,在复读的过程中,小幅提升文化课,并制定完备的考学目标,与文化课和专业水准相对应,一般也可一击即中。走一个比前一年更好的学校是没什么问题的。

  如果大家想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艺考市场中寻求一个助力,可以点击这个链接

  插入传媒类艺考的宝宝们,你们的病有救了

  3、高考文化不算理想,想突击个艺术专业

  这样的孩子小编劝你在选择艺术类专业之前务必要慎重。平心而论,没有任何专业课是不耽误文化课的。在选择复读时,务必选择靠谱的机构进行咨询和测评,看看自己能否牺牲足够的文化课时间,并且是否适合艺术类专业的学习。不然,强学一波艺术,还耽误了文化就得不偿失了。

  当然,复读还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因为这不仅仅是“晚一年毕业”这样听起来没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更是你的父母要陪伴关心照顾你的一年。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当你去复读学校报名,坐在教室里面的时候,无论是什么选择,都只能咬牙走下去。

  如果同学你不确定你是否要复读,或者复读要不要学艺术,也可以关注这个二维码进行在线测评。

传媒生复读自测指南

  选择播音专业的小朋友们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进行操作

传媒生复读自测指南

  想选择编导专业的小朋友们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进行操作

传媒生复读自测指南

  这星球天天有五十亿人在错过

  多幸运陪你一起做梦想的守护者

  这一刻,让距离都沉默

  让雕虫家族带着你逃离平庸

  去爱去梦去放肆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